七一社区        注册

援疆干部讲述新疆故事

基层干部的楷模——师延林

彭金平

2015年07月17日09:0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4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阿克陶县委以典型和标杆引路,响亮地提出“远学焦裕禄,近学师延林”的口号。

师延林,这个一心一意为牧民群众谋幸福的新疆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又一次深刻地矗立在我的灵魂里。

今年53岁的师延林,有一张铜色的脸颊,那是在昆仑山深处的乡镇工作20年留下的标记,他曾经在偏远贫困的三个乡任党委书记,他走到哪里,就把为民造福的好事做到哪里;他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能把干部群众凝聚在一起。如今,他任阿克陶县政协副主席、现代农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第一次见他,是2013年9月,初到阿克陶县的四套班子见面会上,县委书记介绍道:“这是有名的劳动模范,县政协的副主席师延林”。一个壮实黝黑、衣着如农民的汉子站起来憨厚地朝我笑着点头。第二次见他,是在戈壁农业示范园区里,他蹲在大棚里,我还以为是蔬菜种植大户呢。

随着接触的加深 ,他身上比星星多的故事,让我肃然起敬。

造福农牧民,坚守昆仑二十载

1990年,只有27岁的师延林,到恰尔隆乡担任乡长助理。从此以后,牧民的毡房里就多了一个汉族干部的身影,他和牧人们一起吃硬邦邦的粗面馕,一起喝热腾腾的酥油茶,一起骑马骑牦牛,走遍了恰尔隆乡的角角落落。两年多时间过去了,师延林已经能操一口流利的柯尔克孜语和农牧民拉家常了,还能用柯尔克孜语唱优美动听的歌曲,不认识他的人,常误以为他就是大山里土生土长的柯尔克孜人。

渐渐的,恰尔隆的乡亲们不拿师延林当“外人”了,听他说一口标准的柯尔克孜语,看他黑红的脸庞,闻一闻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毡房里的气息,当地干部和农牧民似乎忘记了他是一名县里来的干部。

1999年8月,恰尔隆乡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300多户村民的房屋被冲垮,数以千计的牲畜被淹死,道路被毁,通讯中断,与外界失去了联系。为了在入冬前,不让一户村民露天过冬,师延林组织党员干部,带领受灾村民开展自救,重建家园。

在恰尔隆的14年当中,师延林走遍了每个村民家。有人替他计算过,这十多年中,他走过的山路超过十万公里,牧民们亲切地称他是“长征书记”。

2003年,阿克陶县委调师延林去克孜勒陶乡任党委书记,他离开的那个夜晚,宿舍里挤满了恰尔隆的农牧民,在他们心目中,师延林就是山里人,就是他们的亲人。许多牧民流着泪拉着他的手,不愿意让他走……

走进克孜勒陶乡,这里条件同样艰苦,群众增收无门。2005年初,经县委批准,他带领全乡80多名干部,携被褥、带锅灶、穿戈壁、宿荒野,拉开了开发塔木柏孜的序幕。经过十几天的辛勤劳动,他们在这里开挖了35.6公里的沟渠,种下了沙枣、红枣、杏子等树苗近7万株。

2006年初,塔木柏孜的开发被列为阿克陶县“江西省对口支援的十大项目”之一,2007年6月,融抗震安居建设、村舍规划、水土开发、经济林示范基地及农牧民搬迁为一体,总投资370万元的克孜勒陶乡塔木柏孜抗震安居集中连片点建设项目——“江西新村”建成并通过验收,并被列为阿克陶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库斯拉甫乡也是阿克陶县最贫穷的乡之一,年人均收入仅有900多元,师延林来到这里任党委书记后,积极推广小麦、玉米良种,增加农牧民种植业收入。四处奔走联系,每年都组织农牧民外出务工,不到三年,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2007年,库斯拉甫乡有8名农牧民的孩子分别考取了华东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等。为解决贫困学生“无钱上学、上不起学”的问题,师延林积极奔走,最终与金鑫公司达成协议,凡库斯拉甫乡考入大专以上院校的贫困学生,由金鑫公司提供全部学费,直至大学毕业。

师延林坚守昆仑20年的故事,告诉我一个朴素的道理:“你跟百姓有多近,百姓对你就有多亲。”

服务群众,好钢用在刀刃上

2010年底,师延林从山上下来担任县政协副主席,本以为可以轻松了,但一副重担又选中了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主任。

20多年在牧区工作,现代设施农业对他真是个全新的考验。于是,他从头学起,从书本理论上,从种植大户手里,到外面考察学习,几经努力,他又变成当地设施农业的土专家。

少数民族群众虽然祖祖辈辈从事农业种植,但在戈壁滩上种植蔬菜,在大棚里冬天种瓜果,没有几个人相信,更没有人来做,怎么办?土办法,先引进了部分种植大户,然后自己带头干。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群众喜欢的是带头干的干部。

师延林率先种植了一座大棚,体验着种植的每一个环节,同时,亲自上门,找群众做说服工作,一户、两户……通过种植大户结对子,干部现场指导,终于有几户来了,从试着做,尝到甜头后,就离不开了,主动要求来承包,一个棚年收入2万多元。

戈壁农业示范园一期6000多亩,投入2.3亿,建设成2000座蔬菜大棚,高科技大棚4座,其中2座全智能育苗大棚和2座人工智能控制大棚,每座大棚收入2-6万元,从最初要求棚棚见绿,现在是棚棚见效益。2014年,产值5400多万,3100多当地农民在此从业。

看到大棚的效益,师延林又在思考,每户投入一个棚,光棉被就要花1.4万元,还有塑料布等。到大风天气吹得到处都是,还有没有更好办法,让大棚基地充分利用?

通过多方调研,找投资商洽谈,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6月,引进汉能集团设备,投资3.14亿元,对700座大棚进行升级改造,建成光伏发电站,公司也不需要另外花钱租赁土地,而种植户棉被和塑料布也节省了。同时,又可以增加200多人就业,同时,公司也多元化发展,在部分大棚种植南方水果和花卉,建设农业休闲庄园,发展休闲旅游和餐饮娱乐业,预计今年10月底可以全部建成。

去年10月,农业部确定在阿克陶县召开戈壁农业现场会,充分肯定并向全疆及部分省区推广阿克陶县戈壁农业示范园模式。

从业人员多了,就面临其他的一些问题,如何稳定、解决从业人员小孩入幼儿园、农民安居等问题?师延林主动向上级争取富民安居项目,帮助12户大棚种植户在这里安家;又找到分管教育的我,希望能建一所幼儿园,解决60多个幼儿入学不方便问题,按照布局和学生生源是不够条件的,本来就敬重他,面对他对农牧民的关心和一次次的真读的请求,我便多方协调,支持他的工作。

库斯拉甫乡曾是他付出心血的土地,群众更是信赖他。目前的国家重点项目--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进入实际阶段,需要移民四个村,1100多户,4500多人,几年来因多方面的原因总是定不下了,县委领导又想到了他。

2014年,师延林协助县移民领导小组开展工作,他一次次回到乡里,找群众谈心,征求意见,终于摸清群众的心思,当地牧民生产上习惯了放牧,也不想离开叶尔羌河流域。在他的建议下,本着尊重群众意见,全部安排在金胡杨景区对面,多年的移民安置难题终于画上句号。

就这样,在阿克陶县,师延林做了大量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实事好事。

师延林为什么能做通群众的工作?依我看,是因为他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群众真心实意地拥护他。

在与师延林的相处中,我特别佩服他的群众工作方法,佩服他解决问题时,“办法总比困难多”的执行力,更佩服他信念如磐、无限忠诚的高尚品德。

从 “搬石头的山乡书记”, 到现代设施农业园区的“土专家”,师延林孜孜不倦的奋斗历程,让我读懂了一位新疆基层干部朴素的执政理念和服务之道。(作者系江西省援疆干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娟、秦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