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一号”调研课题,一揽子解决方案,一系列政策措施

筑人才高地  上海再发力(深度关注)

记者  李章军

2015年07月14日08:4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陆家嘴人才金港开港。
  资料图片

制图:张芳曼

 

7月初,走进位于梅园路的上海人才大厦,记者看到,国(境)外人士来沪工作咨询处柜台前,在沪留学的法国小伙子巴斯蒂昂正在询问毕业后直接在上海就业创业问题。而就在7月1日之前,外国留学生毕业直接留沪就业创业还“此路不通”,按规定,外国留学生必须要有两年工作经验才能在沪就业。如今,这一政策“坚冰”已悄然融化。

变化,源自上海市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事实上,这一意见刚一出台即显现力量。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国(境)外人员就业处处长丁峰介绍,随着人才新政陆续出台,每天前来咨询的由以往的70人左右提升到100多人。

2014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工作时,要求上海“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参加上海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这一要求。根据总书记指示,上海市委把“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2015年“一号”调研课题。上海当前构筑国际人才高地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出台的一批极具“含金量”的政策措施,正来自于此。

开放: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回望历史,上海因开放而找到方位。放眼未来,上海续写辉煌路在何方?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谋划,上海将目光聚焦到集聚万千人才上。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直指问题要害,激发创新动力和活力,核心是人才,关键要出台管用、有效、实在和符合规律的措施,“要在创新人才发展上更加放开、大胆突破。”

上海还缺人才?有人疑惑。上海市人社局局长周海洋认为,总的来看,上海在创新人才发展方面有基础有优势:高校、科研院所集中,承担大量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产学研用结合紧密,国际学术交流广泛,对人才的吸引力、集聚度相对较高;总部经济特征明显,产业基础发达,在一些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走在前面。“但对照科创中心建设的需要,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从国内看,人才的绝对优势还不明显;从国际来看,优势更不突出。”他说。

为此,上海实施更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大力培养国内创新人才的同时,更积极主动地引进国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让有志于来沪发展的海内外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

吸引海外人才动作频仍:设立上海“外专千人计划”;放宽外籍高层次人才永久居留证限制;自行制定需给予永久居留便利的人才目录;进一步便利和简化来沪创新创业外国人的入境和居留手续;建立《外国人就业证》和《外国专家证》一口受理机制,消除外国人才就业年龄限制;开展在沪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留沪就业试点……

吸引国内人才硬招打眼:充分发挥户籍政策在国内创新创业人才引进集聚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对重点引进的四类人才,在居住证积分、居转户、直接落户三个政策梯度上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获得一定规模风险投资的创业人才及其核心团队,市场价值达到一定水平的企业科技和技能人才,取得显著经营业绩的企业家人才,在上海取得经过市场检验的显著业绩的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及其核心团队等,都可直接落户上海。

变化悄然而来。7月初,耐克森(中国)线缆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塔努焦约走进上海出入境管理局的办事大厅,递交了永久居留申请。作为外资企业高管,塔努焦约过去只能申请工作类居留许可,但是上海的海外人才新政降低了外籍人士永久居留证的申办门槛。已经取好了中文名的塔努焦约,这一次终于有望一圆“中国绿卡梦”。

中国人事科学院研究员吴江长期关注上海市引才制度,他认为,上海在原有较好引才制度基础上又有新拓展,在引才上形成了制度体系,对人才的吸引力将更为彰显。“上海始终瞄准国际引才规则,善于在体制机制上营造‘类海外环境’,对国际高端人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他说。

搞活:让市场“一言九鼎”

采访中,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马兴发告诉记者一件事:某重点高校拥有一项技术成果,经第三方评估价值1000万元,但拟合作企业只愿意接受600万元。因为该校没有处理权,若降价成交,须报请教育部、财政部等批准,而报批通常至少需要2—3年。最终,该成果只好被束之高阁。

马兴发连叹可惜,应用人才、创新技术好不好,还是要看“市场”认不认,条条框框多了,不利人才成长、技术转化。他分析,当前我国人才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激励机制不完善、科技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不顺畅、人才评价的市场决定机制不健全、人才培养模式不优四个方面。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沈荣华也认为,人才评价机制是人才工作的指挥棒。现有的人才评价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重个人、轻团队,对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也强调论文等指标,评价主体单一,行业组织、市场主体参与不够,“问题的核心是人才评价没有体现市场导向,解决的关键是要与市场充分对接,突出市场在人才评价中的决定性作用。”

为人才松绑,解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不合理因素,成为此次上海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

改革之后,在人才激励方面: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下放给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引入科技成果市场化定制机制;划定研发团队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不得低于70%……

在人才流动方面:允许科研人员在职或离岗创业;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研人才兼职……

在人才评价方面:课题申报、项目申请等与职称逐步脱钩,实现社会评价与企业评价的衔接;对应用开发人才,强化创新创造业绩贡献评价,破除对论文不适当的要求;开通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打破学历、任职资历要求……

一项项“含金量”极高的政策措施落地引来一片叫好。上海市市长杨雄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有活力,经济社会才有活力。上海必须着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制度环境,更好地靠事业成就人、靠机制吸引人、靠环境留住人,让各类人才愿意来上海追梦、能够在上海圆梦。

做优: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人才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人才环境的竞争。

上海2015年度“一号”调研课题作出人才环境结论是:目前创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依然突出;房价、商务成本对初创期企业、成长型人才“挤出效应”加剧;创业服务中介组织不发达,人才服务环境亟待优化;人才创新创业法治保障环境和生活环境亟待优化。

这一结论,是从大量调研、座谈集众智而来。人才专家、院校学生、上海自贸区和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青年才俊以及为数众多的干部群众,既是这些问题的提出者,也是这一结论的认同者。

上海市委副书记应勇说,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是建设科创中心的基础,是人才创新创造的土壤。上海必须为各类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包括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生活环境、法制环境等,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缺“钱”怎么解决?上海强化金融创新对人才创业的支持,完善商业银行与风投、天使资本的投贷联动模式,缓解人才创业初期融资难题;扩大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风险补偿机制;试点推出创业保险新产品,降低创业者创业风险……

缺“氛围”怎么解决?虽然创业孵化器发展较早,已具一定规模,但尚未形成类似中关村创业大街、车库咖啡等品牌效应和影响力的创新型孵化器。为此,上海提出引导和鼓励各区县“拿出当年招商引资的劲头”,培育发展“众创空间”,汇聚一批“志同道合”者。

“居不易”怎么解决?针对人才生活成本较高的现状,上海也在降低人才成才成本和提高创业成功率方面不断改进,鼓励人才集聚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和产业园区利用自用存量用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

千秋伟业,人才为先。由一个战略谋划肇始,上海在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必将推动上海这块改革前沿阵地成为万千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14日 18 版)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党建周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