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邢宇昕 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记者 华南

2015年07月06日16:0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几年来很多人问我:从城市到农场,你后悔么?每一次,我都坚定地回答:我不后悔!”

6年前的3月,黑龙江共青农场依旧春寒料峭。一个个头不高的年轻人兴冲冲地跳下大巴车,四处张望着,找寻了半天,他才在一位路人的指点下,看到就在路对面的一栋三层小楼,那就是当时共青农场场部办公楼。放眼望去,狭窄马路两旁尽是低矮的小平房。

而今,当年这个被共青垦荒精神感动的年轻人坐在他明亮的办公室里接受记者采访。他就是共青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共青农场组织部副部长邢宇昕。

初夏的微风从窗棂吹进,送来一片芬芳。推窗远眺,是一片希望的田野。这位中等身材、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的“新共青人”的开场白是:“几年来很多人问我:从城市到农场,你后悔么?每一次,我都坚定地回答:我不后悔!”

农场新来了年轻人

“80后”邢宇昕,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新共青人”。

1987年,邢宇昕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一个教师之家,“父亲、爷爷奶奶和好几位亲戚都是教师,他们也想让我从事教育事业,但我不感兴趣,而是从小想当一名兽医。”高中毕业后,他考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攻读动物医学专业。刚步入校门时,这个与“垦荒”、“农场”没什么关系的大学新生心中最大梦想是:“当家乡最有名的兽医,多给农民们的牲畜看病。”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由王震将军于1958年主持创建并亲任校长,位于油田大庆市。由于学校与农垦系统长久的历史渊源,邢宇昕在学习之余开始了解黑龙江农垦系统下辖的100多个农场,当他读到“青年志愿垦荒队在广阔无边的荒草甸子上,伴着兽、蛇、虫的危险,住临时窝棚、喝泥坑沉积的黄泥水,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环境中生活工作”的历史时,内心里埋藏的“到基层去,‘三支一扶’去”梦想种子再次萌发。被一种精神感召着,2009年早春,即将大学毕业的邢宇昕自己揣着简历,敲开共青农场领导办公室的门,毛遂自荐地来到这座由共青团命名的农场。

在农场组织部面试时,领导问邢宇昕一个问题:“你家在汤原县,离另外一个农场更近,那里的畜牧业也不比共青差,你为什么非要到共青来?”

“我想到艰苦的地方去,基层是最锻炼人的。我向往共青农场,我觉得这里始终昂扬着属于青年一代的实干拼搏精神。”邢宇昕如是说道。

这个执着的年轻人还带来了自己的女朋友、现在的爱人孟楠。农场里新来了年轻人,这在当时算是新闻。如开篇所述,那段时期共青农场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的良好环境,受人青睐。几年前,外来的年轻人不多,做这种选择是需要勇气的。“我和我女朋友走在共青农场里,大家像看外星人一样盯着我们瞅。”

在共青农场,邢宇昕第一份工作是做畜牧员。“我3月来农场后先是实习期,正赶上春天检疫期,为牛检查布鲁氏杆菌。这是人畜共患病,人被感染上之后就会抵抗力下降、不能生育,难以治好,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因为直接接触,我们兽医也随时随地都有感染的可能。”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出发,早上六七点钟回来休息。下午四五点钟再去农户家里,天黑才回家。穿着帆布工作服,冒着被感染的危险,邢宇昕每天都冲在第一线,用牛鼻钳钳住牛鼻子、给牛套龙套,事事抢着干。

很多大学同学不理解邢宇昕的选择,认为凭他上学期间的实习经验和各种优秀表现,怎么也能找到比农场好的工作。邢宇昕却似乎与这片土地有天然的融入感。“我因为实习地方比较多了,找工作是往往都能成功,记得山东一家全国知名的大型畜牧养殖企业也想让我去,但是我还是决定到共青来。记得入职培训时,天津市青年志愿垦荒队发起人之一的杜俊起老人给我们作报告,他讲起当年的垦荒历史,讲到他们放弃城市生活,到一望无际的北疆荒野上开垦建设家园,让荒地长出粮食来。杜老还说,有的人脚趾头冻掉了也不吭声,很怕自己被送回去。我听到后,热泪不知不觉流下来。”

“打造‘北方共青城’有我一份”

60年前,一个年轻的群体,用青春汗水、甚至鲜血生命,完成他们对时代的承诺。光阴流转,时间进入2010年,刚从农场党委书记转任场长的苏彦山,带领共青农场领导班子,提出打造“北方共青城”的设想。2010年10月,邢宇昕调入共青农场办公室工作。自此,他的事业和共青农场一起,燃起新的创业火把,开始书写新的篇章。“打造北方共青城,有我一份。”

在办公室工作的邢宇昕,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走访老垦荒队员,挖掘共青农场的历史精神。每一次与他们对话,邢宇昕都觉得“是一次洗礼和成长。他不参加垦荒或许都会有不同的人生,但是他们还是选择了这条路,直到今天,他们没有抱怨,没有后悔”。

打造北方共青城的设想,是在一片夹杂着怀疑的期许中启程实施的。毕竟此前很多很多年,“北方的共青城”一直是大胆的历史设想,从来没有人给它画出清晰的轮廓。“我们农场的中国青年垦荒纪念馆你去看过吗?”邢宇昕说的是一张占据了一整面墙的黑白老照片,这张珍贵的航拍图,记录的是1985年时的农场全貌:土筑的主路,路两侧稀疏的砖瓦房和空旷的场院。“直到2010年初,农场基本还是这样。2010年开春,农场建起第一批回迁房,‘河北庄’就是那年盖的,后来‘七大庄’陆续建成,现在是不是很像花园?”

“五加二”、“白加黑”,邢宇昕看着垦荒精神鼓舞着的共青农场人,一步一步地在二次创业的路途中扎下脚印,让曾经的梦境变成现实。“那种感觉就是全农场人都加班加点,没有陪家人的时间,周六日也从不休息。记得有一年拆迁,大年三十上午,场领导还挨家挨户做工作,劝大家早上楼。”

邢宇昕的爱人孟楠也在农场场部工作,不过两个人虽在一座办公楼里,却连一起上下班的时间都凑不上。“最多就是我下班先把她送回家去,然后回来再加班,连饭也吃不上。我把我最大限度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她也理解和支持我,打造北方共青城,大家心里都高兴,有奔头,打造‘三个基地’,建立共青管委会……短短6年工夫,这么多愿望慢慢地都实现了。”

在这6年中,邢宇昕没有产生过离开的念头,仅有的困惑是“打造北方共青城事情很多,我作为办公室的新人能参与的很少,还有的老共青人对我有不放心,觉得我太年轻”。当然现在情况好多了,踏踏实实走过每一步,邢宇昕用行动默默证明着一名新共青人不变的精神传承。

2013年春天,邢宇昕突发急性阑尾炎,被送进医院手术。术后第七天拆完线,上午出院,下午他就捂着伤口来上班了。从那之后,他就没再请过假。“因为当时工作太忙,而且写文件不像其他报表,临时交给其他人很难延续下去,我走了别人衔接不上。”

这样的事多了,老共青人慢慢就理解、认可、接受了这个新来的小伙子。

作为一名新共青人,邢宇昕参与的工作没有那么鸿篇巨制,却处处能看出他对于共青城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比如现在共青大街上的路灯装饰,就吸纳了我的想法和理念。原始设计方案是根据凤鸣山而来的凤凰,但最初设计没有美感,我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经过讨论修改,再制作出来后效果还不错。还有垦荒街的路灯,用的就是犁和三条红丝带造型,代表着垦荒大犁和垦荒、军垦、知青三股力量,京庄的路灯上面还有代表凤凰的图案……每条街的路灯都有各自的寓意,每条街有每条街的文化和亮点,不是千篇一律的设计。广场对着的主街,路灯就用火炬的创意,代表垦荒精神的传承。”邢宇昕兴奋地讲着,还打开电脑调出图片给记者一张张地看。

2014年8月8日,邢宇昕的宝贝女儿出生。2015年春暖花开时,邢宇昕迫不及待领着刚满10个月的女儿走出家门,在共青农场崭新的七大庄住宅区、在共青广场上走着看着,告诉她“打造北方共青城时爸爸的一份心血”。女儿太小,眨着大眼睛萌萌地瞪着激动的爸爸,有时拍拍小手笑起来,好像听懂了他的话一样。

青年要把吃苦精神继承下去

2013年6月13日,黑龙江省共青农场里一片欢腾,邢宇昕在大家的掌声、欢呼声中踏上去北京的路。这可不是一般的出差,他将代表黑龙江省青年,参加共青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历史的书页翻回到1957年3月,中国青年垦荒发起人、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队长杨华赴京参加共青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胡耀邦专门会见了他。这是杨华他们扎根北大荒的第三年,听说已有若干队员在荒原上结婚,“第二代”即将出生,胡耀邦很高兴。他要杨华“回去告诉大家,只要坚持,定能成功。要用‘忍受、学习、团结、斗争’8个字克服困难,为后代做好事”。

共青的热土、青春的事业,穿越时光将两代人连在一起。在北京,邢宇昕面向全国团员青年,讲过去、说未来,传递共青农场的声音。他的投稿还被发表在团代会第一期简报,“据说简报只发给国家领导人、团中央领导和各代表团团长。”邢宇昕伸出大拇指,强调了简报的重要性。

不过,与老前辈杨华不同的是,参加团代会给邢宇昕的最大收获是当黑龙江团秘书,学会了协调、处理事务。在农场,邢宇昕作为办公室人员经常参与接待工作,2014年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来共青农场时,邢宇昕也是主要接待组人员。但是,在团代会上,邢宇昕更多的日常工作与团中央机关等部委工作人员打交道,“真长见识,觉得自己更专业、更全面了”。

新一代共青农场人的视野,已经投向更高而广阔的层面。

2014年,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来到共青农场,提出“信念坚定、艰苦奋斗、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的垦荒精神。两位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寄语,让历史再次在这片土地上重叠。

现在,邢宇昕偶尔会跟爱人念叨起刚到农场时的窘困:“当时农场几乎没有楼房住宅,平房也很紧缺,邢宇昕和爱人最早自己租住在一家破旧的小旅馆里,农场挣钱少,试用期时我们两口子一共开2000块钱,我们想既然毕业了,再苦再累也不管家里要一分钱,有时兜里钱真不够花,也就坚持着过。现在一回想,还是很心酸。”

不过,“最难的时候都过去了。”

就在采访的第二天,邢宇昕便要给农场组织的一场招聘会当考官,为农场的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招聘讲解员。不像当年他来农场时的寥落无人,最近几年外来的年轻人也慢慢多了,“招聘两三个,报名的有20多个,这在过去不敢想。小地方、农村更需要我们这样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农村是很不方便,但我们还是会选择在这样的地方扎根,因为我们想要改变农村的面貌。青年人就要把这种吃苦的精神继承下去。”

《中华儿女》杂志 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秦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