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滦县把“三严三实”专题专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以“三个坚持”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坚持突出摆位,深化对专题教育的思想认识。坚持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为全县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主动作为,强力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5月25日,县委召开常委会对专题教育进行研究部署,制定了《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实施方案》、《县级领导干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蹲点调研工作方案》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联系会议制度》。同时,明确县委书记作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第一责任人,县委常委会直接负责此次专题教育。二是突出领导带头。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亲自谋划部署,亲自抓任务落实,带头参加学习、带头深入调研,有效推动专题教育顺利开展。同时,坚持把开展专题教育与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保稳定紧密结合,与推动工作紧密结合,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县委书记带头为科级干部和基层农村干部讲了2次党课,带头到困难多、情况复杂的2个村开展蹲点调研,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10件次,发挥了表率作用。
二、坚持严格要求,不折不扣完成关键动作。狠抓中央和省、市委专题教育方案规定的“四个关键动作”和“六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三严”狠刹“四风”,以“三实”凝聚合力,确保专题教育扎实有效开展。一是书记带头讲专题党课。5月20日,县委书记《以“三严三实”为准则争做“三严三实”的好干部》为题,带头为县四大班子、各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县直各单位一把手讲了一次党课,对“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进行安排部署。5月26日,又在县委党校为全县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讲了一次党课,使农村干部很受鼓舞,效果非常好。二是深入蹲点调研。县级领导干部相继深入基层联系点开展调研,以“联系走访群众、帮办实事好事、推动重点工作”为主要任务,走村入户,面对面蹲点,心贴心调研。为确保蹲点调研取得实效,专门建立了“一案一记一台账”制度(即有蹲点调研预案、手记、记录台账),很好地保证了蹲点调研的效果。三是开展专题学习。县委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市委规定的学习内容作为专题教育必学文件和书目,广泛深入开展切合实际、不做虚功的学习活动,县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谈治国理政》等重要著作。通过学习,县级领导干部对怎么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如何加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有了更深的认识,真正达到了启迪思想、触及灵魂、增强行动自觉的要求。
三、坚持亮点创新,打造本地特色。精心设置了专题教育特色载体,确保专题教育出亮点、出实效。开展了“三比三提”(比学习、比能力、比业绩,提高工作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实践活动和“九思九问”活动(一思“解放思想、开放创新”,问如何树立新思维,抢抓新机遇,实现新发展;二思“转型升级、绿色崛起”,问如何找准突破口,打造经济“升级版”;三思“项目建设、招商引资”,问招商破解项目难题,集聚发展新动力;四思“创业增收、富县安民”,问如何发展富民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五思“城乡统筹、协同发展”,问如何优化城乡规划,加快建设中等城市和美丽乡村;六思“深化改革、制度创新”,问如何依靠改革破冰开路,激发发展活力;七思“人才战略、兴县兴企”,问如何引进人才,实现借力发展;八思“改进作风、优化环境”,问如何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事事关系发展环境”的理念;九思“创先争优、实干兴县”,问如何创新创优、务实有为)。同时,认真落实唐山市委“四个干”抓落实工作机制,制定了《中共滦县县委2015年重点任务“四个干”运行图》和重点工作调度推进“时间表”,创新推行了“九三”工作制(突出大事要事、重点项目、实事工程“三项重点工作”;实施挂图作战、现场办公、定期调度“三项推进举措”;强化领导班子“一把手”、分管副职、具体负责人“三个主体责任”;坚持立说立行、限时办结和及时反馈“三项执行制度”;采取工作日志、干事档案、作风档案“三种监督方式”;推行月评十佳、三比三提、靶向考核“三个工作载体”;实行日督办、月通报、季评比“三位一体督导”;落实岗位问责、效能问责、作风问责“三种惩处办法”;培树敬业为本、勤业为先、创业为魂“三种职业精神”),书记、县长亲自带头抓重点、出亮点,切实担负起最硬的任务,县四大班子分工负责抓落实,在县、镇、村、企业等不同层面、各个领域全部落实“四个干”工作机制,建立干部干事档案,着力构建无缝对接的责任链、目标链、成效链。全县谋划实施了1252项亮点、重点工作,涉及项目建设221项、社会事业829项、党建工作202项;其中县级领导干部分包实施了42个重点项目和39项亮点工作。通过特色活动、创新机制,进一步引导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增强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
河北省滦县县委组织部 赵顺明 张卫国
相关专题 |
·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