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丽萍、范培珅
石家滩村村主任蒋俊基去年摊上愁心事:村里选的书记辞职,镇上派的书记干了一个月后患上重病,近半年没有村支书,村里的事一个人忙不过来。
村民们说,没书记可不行。无奈之下,蒋俊基五次跑到镇上“要”书记。
在石家滩村,记者见到了这位“要”来的新书记张建国,中等个头,一身老旧藏蓝色西装,脚穿布鞋,身板纤瘦,透出自信与干练。
地处甘肃永登县的武胜驿镇,6月依旧很凉,其所辖的石家滩、马荒、缸子沟等村都属高寒山区,夏天还要烤火炉。县上出台规划考虑通过种植经济作物,提高农民收入。然而村上没有主事人,这些政策根本落实不了。
张建国到石家滩村上任第一天是2014年10月7日,30多名村民正因为村里学校的事情聚集在村委会。
“学校是村上的,外人住就得交房租,要不就得搬出去,学校房子我们还要开农家乐。”一位村民说。
石家滩村流转了1500亩土地种植中药材,土地承包方住在村里空置的学校,却迟迟得不到村民理解。张建国对此虽有所耳闻,却没想到上任首日就碰到这件事。
“谁有钱都可以开农家乐,村上一定支持。”张建国说,“但是到村上包地的是个大老板,有钱有技术,我们现在流转一亩地能拿50元,去地里打工每天还能挣80元。”
当年年底,张建国的话得到了印证,村民除了土地流转收入外,仅靠在地里打工就收入了30多万元。“幸亏当初听了书记的话没把这些人赶走。”村民们说。
也就在去年年底,张建国在石家滩村站稳了脚跟,同时,60岁的他也到了退休年龄。“村民们盼着你能干下去,整村脱贫也需要你,镇上考虑返聘你继续担任两个村的村支书。”镇党委书记赵克勤同他谈话时说。
“家里的事可以拖一下,工作的事绝对不能拖。”拿到退休证和返聘证书的张建国考虑后,决然地投入到工作中。
其实在石家滩村之前,张建国先被下派到马荒村,一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子,村路不通,阻隔外界联系,矛盾重重,村里走马灯般换了几位支书。
直到张建国上任,村子才有了转机。
2012年村里发展高原夏菜,打了一眼机井,需铺设4.7公里管网,但钱该谁付、怎么付,村民意见不一,甚至选不出村委班子,耗费大量资金的机井被闲置两年。
2014年1月,张建国上任后决定解决这个问题,但考虑村民贫困,让村民出钱会引发新矛盾。
张建国决定两头跑,一是往“上跑”,从联扶单位跑来了帮扶资金,二是往“下跑”,挨家挨户走访村民听取意见。很快,在村民的支持下,管网建设提上日程。
然而马荒村矛盾纠纷多、且上两届村委班子得不到认可,工程怎么实施,这个现实的问题摆在张建国眼前。
张建国转变思路,提议项目由村民自发选举村民代表,负责工程实施,村委会担当工程质量监督。短短4个月,机井中的井水缓缓流入山间,马荒村350亩高山旱地从此变成了水浇地。
73岁的老党员王建功说:“这样办公事前所未有。干部不碰钱,村民不干扰,整个过程公开透明,老百姓服气。”
“老百姓的寒苦是我的责任,如果办不好就不配做村支书。”不管在哪个村任职,张建国都这样要求自己。
早在担任两村村支书之前,2013年,张建国还曾临时担任过9个月的缸子沟村支书,短短时间内,解决了村上吃水难问题、修了残疾人康复中心……给村里办了不少好事。
这3年在村支书岗位上的作为只是张建国30多年基层工作的缩影。1986年入党以来,他干过14年的乡镇司法工作,协调矛盾纠纷上千件;驻村达10多年,镇上每个村都留有他的足迹。
正是这些经历,练就了张建国善于与老百姓打交道的“好本事”,村民愿意与他打交道,乡镇干部佩服他的能力,省市县领导认可他的工作。也正是这个“好本事”,如今让他退而难休。
现在石家滩村、马荒村的村民申请入党的积极性很高,两个村主任都已培养成为预备党员。“有了向党组织靠拢的信仰,两村今后的工作不再难干。”张建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