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贯彻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中,我省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自觉担当职责,积极主动作为,勇于攻坚克难,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赖和赞许。他们中涌现出一批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本报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介绍他们的先进事迹,敬请关注。
8年前,他主动申请到艰苦边远民族地区工作,先后在两个地震重灾县担任县委书记。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和诠释着“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坚定承诺,灾区百姓称他为“贴心人”,干部们赞他为“好书记”。
他就是阿坝州委常委、汶川县委书记蒋刚。
百姓的事大于天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紧邻震中的理县受灾严重,时任县委书记的蒋刚不顾脚踝扭伤,坚持奋战在一线。他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应急预案、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组建8个工作组和13个抢险分队,迅速投入抗震救灾。他一天一夜没吃饭,却把泡面让给受灾群众。他三天三夜没合眼,仍保持顽强的斗志在一线指挥,确保了灾后“黄金72小时”救援期各项抢险救灾任务的有效调度和顺利进行。
在理县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5+2”“白加黑”成为常态,蒋刚也连续5个春节没与家人一起过年。经过努力,理县率先抢通“生命线”、率先完成农房重建、率先竣工交付学校医院重建项目,实现“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
去年,蒋刚调任汶川县委书记。汶川特大地震中,草坡乡受损惨重,2013年7月又遭遇特大泥石流。由于地质灾害频发,政府决定将草坡乡群众整体搬迁到地势平缓的水磨镇。但新房盖好后,一些乡亲顾虑搬家以后的生计问题,不肯搬。他听说后,专门赶到安置点和乡亲们面对面交流。乡亲们纷纷说出对家乡的眷念和对未来的担心,蒋刚一一解释,并当场表示,县上将拿出一些公益岗位,给予搬家村民适度的就业倾斜。一年后,草坡乡的1100多户受灾群众全部搬进新居。“老百姓的事情看似小事,其实都是大事,牵涉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蒋刚说,“作为县委书记,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把每一项工作做得更扎实。”
胸怀全局谋发展
怎样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突破?蒋刚调查着,思考着,行动着。
针对理县工业不发达、农业规模小、城市建设差的现状,蒋刚抢抓重建机遇,提出“依托一条走廊,构建三大基地”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采取“以企引企、产业招商”等方式,成功引进长化宏光盐化工、泰升昊工业硅项目,确保全县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同时,理县相继打造了桃坪羌寨、甘堡藏寨等一大批民族风情浓郁的村寨,独具魅力的藏羌文化走廊初步成形,乡村旅游发展形势喜人。
初到汶川,重建项目多、钱总是捉襟见肘,蒋刚总是告诉干部们,不该花的钱不能乱花。蒋刚说,灾后重建用钱的地方多,他作为全县工作的一线总指挥,更要抓得实、看得严。
今年初,水磨镇的干部递交了一份旅游项目方案,总投资1200多万元。其中一条旅游环线,当地干部上报要修路3公里。蒋刚拉上司机,开着车沿着这条道走了一遍,又要求技术人员把路量出来,最终测量长度是2.5公里,省出了10多万元。就这样,1200多万元的投资方案,被蒋刚硬生生挤出300万元。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蒋刚建立健全了65项规范资金、人事、权力运行制度。今年汶川县大小400多个建设和发展项目,都进行了逐一梳理,整合出8700余万元,投入到高半山地区的建设。
今年以来,蒋刚进一步提出汶川“一园两区三基地八大工程”的县域发展思路,以高半山产业发展和精准帮扶为重点,全面推进幸福汶川建设。目前,以汶川三江鹞子山养生堂、漩口核桃坪赵公福地为代表的生态经济庄园初步成型,探索出一条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党建综合提升、群众多元增收的新路子。(记者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