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执政为了谁,执政依靠谁,如何执好政掌好权等重大课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包含诸多关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论述,在政治理念方面,赋予了人民主体地位以全新内涵,逐步形成和确立了自己的人民主体地位思想。对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开创中国现代政治生活新气象、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新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以及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尊重人民群众作为主体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地位,将实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作为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和执着追求。作为党的新一届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这一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政治理念,更为它增添了全新的内涵。
第一,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执政新理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众所周知,党的十七大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针对“以物为本”、物重人轻,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和谐发展,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如今,我们党又提出了“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执政新理念。“以民为本”的“民”直接针对“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拉近领导与群众的距离,就要求领导干部不做“以官压人”的事情,真正克制“官本位”思想,不搞“以官为本”、“官贵民贱”,树立正确的民生权力观,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问题,他吸收和借鉴了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做到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达到稳定人心,取得人心。与“以人为本”相比,“以民为本”的政治色彩更为浓厚,只有坚持“以民为本”,反映人民的意志,得到人民的拥护,才称得上是真正实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第二,更加注重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的责任就是对人民的责任,共产党员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要劳民伤财,一味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我们要随时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坚持民生优先和以民为本的原则,从解决教育、医疗、户籍、社会保障等一系列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大力改善民生,致力于建立更为完备的民生安全保障网络。
第三,注重开发和尊重民智。毛泽东曾指出,“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习近平总书记更加注重继承党的“尊重群众、相信群众、向群众学习”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并将其形象比喻为“接地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自觉拜师人民、尊重人民、依靠人民”,“要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这告诉我们,只有发自内心尊重群众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真正体会群众工作的真谛,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二、习近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涵盖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以及努力实现共享人生精彩的中国梦等内容。
第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党的十八大后的首次公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鲜明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篇1500余字的讲话,19次提到“人民”二字。在接受外国记者专访时,他深情地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讲话中提到最多的就是人民群众,在基层调研中接触最多的也是人民群众,在决策部署中关注最多的还是人民群众。这一重要理念与我们党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执政的根本价值追求一脉相承,同时又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和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的为民理念,就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就要“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利益的关系,切实把人民群众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就要做到“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从这些质朴无华的话语里,我们不仅能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心系黎民、心忧苍生的情怀,更能体会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重心进一步由侧重国家、集体到更加关注群众个体、关注弱势群体的回归。纵观十八大以来的各项举措,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到深化改革激发民生红利,再到全党上下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群众观念、人民至上的为民理念可以说是一以贯之。坚持这一理念,国家、民族和每个人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必将更加密切,党的执政基础必将更加牢固。
第二,植根于人民,坚持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的核心是“为民”, 即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无论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群众路线都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这条党的“生命线”、“根本工作路线”。 在几十年的工作岁月里,他始终践行着这样的群众观,并把其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则、出发点和落脚点。他时常出现在田间地头,深入群众,了解民声,与百姓促膝长谈、与群众同甘共苦、与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2012年岁末,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阜平县看望困难群众。他在讲话中强调,“对于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心、格外关爱”。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真心实意为群众谋福利,与群众同甘苦,放下架子,从思想和情感深处与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在与群众的近距离接触中增进感情,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赖。也正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和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对解决民生问题的原则和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一中全会后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系统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政绩观,教育广大党员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和发展观,提出“衡量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发展观的标准是能否坚持求真务实,为人民群众真心诚意办实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尽心竭力解难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树政绩的根本途径是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脚踏实地工作,领导干部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他还强调,“要把中央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要更多关爱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有困难的群众,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第四,努力实现共享人生精彩的中国梦。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理想中国价值追求的深刻阐释,以其通俗的形式和清新的理念迅速得到中国社会认同,成为激荡神州大地、承载亿万海内外中华儿女理想追求和责任重托的热门词汇。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此后又多次对“中国梦”进行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可见,中国梦归根结底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梦,必须要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实现。同时,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实实在在地解决民生问题,为人民谋福祉,使人民都能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都能获得质量相对高的公共服务,都能公平地分享发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阐释体现了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自觉,对凝聚民族力量、引领社会共识、激励全体人民努力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三、习近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他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时时处处宣示着人民群众在当代社会历史以及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主体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论述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明确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服务对象、根本宗旨具有重要价值。
第一,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将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并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发展史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等同于抽象的概念和原则,而是要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只有时刻关注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现实需求,才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是不断探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历程。历代领导人都以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为使命,以能否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己任,不断探索人民主体地位实现的新形式、新思路、新方法,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无不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以其高瞻远瞩且饱含关怀的领导作风,身体力行,不断探索,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不断诠释着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和群众观点,对当前新形势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和指导意义。
第二,开创了中国现代政治生活新气象。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履职以来,“中国新的领路人”正带来一缕缕扑面而来的新气象:从“红地毯消失”“不送迎”“不封路”“不列队欢迎”“不大肆报道”“空洞讲话行不通”等一系列转变工作作风的细微举措,到全面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强力反腐,无不彰显了构建政治新常态的决心和勇气。这种敢于直面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源于他们曾经历“上山下乡”的生活磨砺和丰富的基层经历,使他们更能理解群众心声。习近平总书记正以清新的领导风格和特有的人格魅力给中国政治生活带来新的气象,并在世界范围内树立积极形象,他正以充满智慧的“习式风格”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气候。
第三,书写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至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其不断适应世界格局,不断出现新的形态。20世纪最后十几年,西方反社会主义力量纠集在一起,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有史以来的严重挫折。中国共产党人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探索出一条适合基本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功,为世界社会主义开辟了一条崭新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发挥集体智慧进行探索。因此,“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体现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总结历史、契合现实、展望未来的高度历史自觉和道路自觉。正如他所言,“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的远见卓识以及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
(黑龙江《奋斗》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