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洁
2015年06月16日09:2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前不久,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一篇题为《突出执纪特色》的文章说,“反腐败是把双刃剑,打的是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疼的是组织,损害的是党的形象。对每个违纪违法干部的惩处,给他本人带来的损害远没有对党组织的损害大。”文章刊发后引来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有人就此猜测,这是不是中央纪委在释放信号,反腐败的“节点”到了,要放缓“打虎”的节奏了?
类似的猜测并非首次,而这次猜测者显然没有读懂这篇文章的意思。从标题就可以看出,文章主要在阐述“执纪”这个纪委的根本职责。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一提起反腐败,人们就想到纪委,似乎纪委是专管冤案的“包青天”。这其实是一种误读。纪委,顾名思义,是执行纪律检查的机关,其本职是对8600多万名党员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执纪问责。而反腐败、抓贪腐分子,只是执纪的一部分,针对的只是那些严重违纪违法、必须清除出党员干部队伍、受到党纪国法严惩的害群之马。
不可否认,有些纪律检查机关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对自身的职能定位出现了一些偏差,过分注重办大案要案,对反映党员、干部的苗头性问题、较为轻微的违纪线索则放任不管,有“养痈为患”之嫌。一位长期在纪委工作的干部打了个比方:过去一个案件检查室假如一年会接到十个案件线索,他们会排一个序,如果前三个线索问题非常严重、涉案金额巨大、已经构成严重犯罪,而后七个线索可能情节相对没那么严重、还不一定构成犯罪,那么他们肯定优先办理前面三个案件,后面七个先放一放。如今,纪委不仅前三个要管,后七个也得管,而且要“突出执纪特色”,也就是说要用“党纪”这把比法律更严的尺子,来衡量被执纪者的行为是否违纪,根据其违纪的程度来作出党纪处分。联系这些再看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文章开头的那段话,作者其实要表达的意思是,执纪应当抓早抓小,尽早发现党员干部的苗头性问题,避免小错酿成大祸、小贪变为大腐,这既挽救了出问题的干部,更避免了我们党受到更大损失。
关于反腐败,习近平总书记和王岐山同志都曾用过这样的比喻: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在这里,8600多万名党员组成一片广袤的森林,每名党员都是森林中的一棵树木,而纪委的干部则好比一群“啄木鸟”,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这片森林的健康成长,防止病虫害蔓延导致森林的生态出现危机。现在有些人错误地把“拔树”当作纪委工作的全部,动辄以“打虎”速度放缓来衡量纪委工作的节奏,这显然是片面的。如果纪委的工作只是“拔树”、对病虫害的蔓延视而不见,那么森林迟早会有毁掉的一天!
对于“啄木鸟”来说,对待眼前的这片森林,必须是心存爱护、分类执纪:对那些严重违纪违法的腐败分子应当毫不留情地清除出党的队伍,交由法律严惩,此之谓“拔烂树”;对那些有违纪违法行为、但不构成刑律惩处者,应当用党纪对其进行严肃处理,令其痛改前非,此之谓“治病树”;对那些有轻微违纪行为、经教育后可改正者,应当通过谈心、诫勉谈话等多种方式予以提醒警告,此之谓“正歪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反腐败”的确是把双刃剑,只有抓早抓小、防止“小病”演变为“大腐”乃至滋生蔓延,才是真正有益于这片森林的治本之举。
相关专题 |
· 党建周刊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