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之江平: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

2015年06月10日09:57   来源:浙江日报

原标题: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在历史的峰回路转中,总有一种不懈进取的精神穿越时空、一脉相承。

94年前,南湖烟雨中驶出的一艘小小红船,正是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义无反顾、不屈不挠的奋斗与探索下,历经多少艰难曲折,穿越多少急流险滩,才铸就一艘驶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巨轮,在汇入世界文明潮流的追赶与超越中昂首前行。

94年后,也正是这种“红船精神”,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旗帜,指引共产党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沿着先辈开拓的道路,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书写绚丽篇章。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

正值全国上下扎实推进“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贯彻落实的重要时刻,我省加快建设“两富”、“两美”浙江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指导工作,希望浙江再接再厉,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新的时代背景和全国发展大局,为浙江发展确立的新坐标、明确的新要求,是总书记对浙江工作赋予的新使命、对浙江干部群众发出的新动员令。

总书记明确要求我们,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中做出新作为、发挥全面深化改革牵引作用、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全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认真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协同推进。

这“八个方面”重点任务,是“四个全面”和“八八战略”中的具体任务,抓住了浙江各项事业发展的“牛鼻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工作的要义所在、重点所在、关键所在。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是执政党的永恒主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特别是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的谆谆嘱托,“坚持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协同推进”的殷切期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强基固本,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总书记为我们勾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作为党的诞生地和党建工作的排头兵,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在“红船精神”引领下,坚持和深化“八八战略”,以永无止境的追求、要谋新篇的作为,奋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在浙江的生动实践,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实践的新境界。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能枝荣。

30多年改革开放,浙江一步一个脚印,创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发展奇迹。

一切的一切,最关键的是,浙江的2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始终发挥了勇于担当的堡垒作用,浙江的370多万名党员一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

在这里,我们发现了蕴藏在浙江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背后的力量,读懂了“为什么浙江能”的奥秘:

是因为一届届省委坚持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坚守每一块基层阵地,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紧密联系浙江实际,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以贯之、一抓到底;

是因为一个个党组织主动投身到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大潮里,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是因为一名名基层党员干部创新进取、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谱写了党建促发展、党建保稳定、党建惠民生的生动画面。

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在基层。让党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生机活力,党的领导方能坚强有力。

历史和现实必将证明,浙江发展继续引领风骚,浙江率先迈向现代化,关键在于全面从严治党,尤其要重视基层、大抓基层,不断提高每一个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激发每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只有基层党建抓好了,才能筑牢堡垒,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高高飘扬,推动我省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过硬、基层政权全面稳固;才能确保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才能整合基层治理,优化基层治理机制,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充满活力。

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也。

党要管党,首先是党委要管党,关键是党委书记要管党。

“是不是各级党委、各部门党委(党组)都做到了聚精会神抓党建?是不是各级党委书记、各部门党委(党组)书记都成了从严治党的书记?是不是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成员都履行了分管领域从严治党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发出的“治党三问”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浙江的回答是——

省委坚持久久为功,始终把基层党建工作牢牢抓在手中,一以贯之、持续接力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基层政权。坚持经济、民生、生态、平安、党建“五张报表”一手抓,每年召开一次全省性会议研究部署基层党建工作,省委主要领导亲自抓谋划、抓部署、抓督查,形成了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明确提出“执政重在基层、工作倾斜基层、关爱传递基层”,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多年来,历届省委按照决策部署,对重点任务和认准的事情,不换频道,出实招用实劲,“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选派农村工作指导员、加强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一个主题接着一个主题推进,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常抓常新,不断推动基层党建焕发勃勃生机。

“上下同欲者胜”。多年来,省委坚持从我做起、以上率下,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扭住责任制“牛鼻子”,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构建“书记抓、抓书记”的责任体系,一级带着一级干,形成层层有担当、人人有责任的基层党建工作合力。

在浙江,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田间地头,老百姓都能感受到来自各级领导的关切。任期内省委书记走遍所有县市区,市委书记走遍乡镇街道,县委书记走遍行政村……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的“三个走遍”,浙江的领导干部一直坚持落实。从2011年起,连续4年开展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今年又建立了基层党建责任清单,形成了述党建、评党建、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齐抓共管抓党建的良好氛围。

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基层党员干部则是地基中的钢筋,是干事创业的重要依靠力量。我省致力打造“千名好支书”群体,杭兰英、俞复玲、劳光荣、杨七明……放眼浙江乡村,一批扎根基层、一心为民、勇于担当、克难攻坚的百姓喜爱的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不断涌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在基层干部中牢固树立了“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的观念。

抓好党建是天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应成为各级各部门党组织及其负责人的强烈共识和自觉行动,更好地扛起固本强基的政治责任,形成大抓基层的整体合力。

得民心者得天下。

毛泽东同志说过,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对于浙江百姓而言,“党的建设”从来就不是一个抽象空洞的理论命题,而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强大武器。

“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十八大着眼于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提出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们党顺应时代要求和群众期盼的有力之举,也正是我省基层党建的最大亮点之一。最近的一次群众评议中,全省95.4%和96.2%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接受评议,总体满意率达98.2%。

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设置,使党组织活动更有吸引力,服务群众更便捷高效——村民小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建起党支部或党小组,党的基层组织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充分整合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确保为群众服务“无缝隙、无盲点、无遗漏”。

务实管用的服务平台建设,给困难群众雪中送炭,助困难企业开辟坦途——覆盖全省城乡的党群服务中心,“15分钟党员服务圈”、“党员服务日”、“党员先锋站”等丰富多样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

志在长效的工作机制创新,把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从“软约束”变成“硬规范”——村干部坐班、值班,落实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建立村级事务准入制,全省村(社区)机构牌子取消率,对村的考核评比、创建达标取消率分别达98%、94%;全面推行基层党务公开,健全民意收集、反映、分析、回应等制度。

……

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就越要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在浙江,服务,早已不是个别帮扶的“单打独斗”,而是观念的重大转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力量,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成为群众的主心骨、领路人,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以天蓝、地绿、水净为目标,我们看到,党员干部们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甩开膀子拼命干,全力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让群众生活环境美起来。

两年来,党员带头清理垃圾河6496公里,整治黑臭河4860公里,全省累计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4亿多平方米,拆违3.38亿平方米,203万户群众直接受益。

面对群众急难愁的民生问题,我们看到,从企业车间到建设工地,从社区楼宇到山村农家,党员干部们专注于实际困难的解决和百姓满意度的提升,约访下访、住夜值班、“四必到、四必访”、认领“微心愿”……

或许,老百姓无法记住每个活动的名称和做法,但他们的切身体会是一样的,那就是广大党员干部要目光盯住基层、心思用在基层、功夫下在基层。

在全面深化改革千帆竞发的今天,越是面对改革过程中的暗礁、漩涡、激流,就越是需要更加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这是党建工作所处的时代语境和历史方位。具体到基层党建,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穴位、精准发力。

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之风著称的浙江,从不局限于已有经验、不满足于已有成绩,对基层工作出现的问题、遇到的难题,也从不脱离实际、不讳疾忌医,而是允许试、鼓励闯,把创新的要求贯穿于基层党建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

对组织失力、党员失范的,敢于动真碰硬:排查、转化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划出农村党员“十条红线”,严把党员入口、畅通党员出口。

对执纪不严、权力滥用的,善于扎牢“笼子”:全面推行党建责任清单、小微权力清单,创新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持之以恒抓正风肃纪,绝不允许踩“红线”、闯“雷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给力,事业有利。

太多的事实已证明,哪个地方工作开展得好,那里的党建一定是扎实的、有力的;哪个地方工作进展拖沓,那里的党建一定是涣散的、软弱的。去年全省一大批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的转化,就是铁的例证。

坚持问题导向不是否定成绩,而是为了巩固成绩、扩大成果。当前,基层党建就有不少问题仍亟须我们着力破解:

——如何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来之不易,绝不能反复,更不能颠覆。必须牢固树立持续整改、长期整改的思想,不折不扣兑现对群众作出的承诺,绝不允许出现“烂尾工程”。

——如何提高基层的战斗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关键是提高战斗力。要全面提高乡镇(街道)调控力,使其真正发挥核心和龙头作用;切实强化村(社区)党组织凝聚力,把其建成坚强前哨和坚固堡垒;持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执行力,使其真正成为落实工作的“先锋官”和联系群众的“排头兵”。

——如何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乡镇干部“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农村党员“联系不漏户、党群心贴心”,在职党员“点亮微心愿、共筑中国梦”,受到了干部群众欢迎,见到了实效。今后,需继续推动干部带着感情走、带着责任走,既走遍又走实,既身入又心入。

——如何更好地保障基层组织建设?中央提出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活动阵地、村干部报酬和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等“四项保障”,各地必须努力全面解决,真正形成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事在基层办的良好局面。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

我们和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所经历与所收获的,有奋斗的艰辛,也有成功的喜悦,但贯穿其中的,是我们党不变的誓言——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

当前,走在前列的浙江人民正在坚持和深化“八八战略”,加快建设“两富”、“两美”浙江,演绎着实现中国梦的浙江样本。

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提出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我们要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坚持用党建新成效引领经济社会新发展,努力把各方面的力量汇聚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无愧于党中央和总书记对我们的期望,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