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许国斌: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加快实现“城镇兴区”

2015年06月04日10:4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出台,吹响了全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号角,拉开了中央解决“3个1亿人”的序幕,全省、全市相继跟进,掀起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热潮,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达川作为全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最年轻的市辖区,科学提出实现“城镇兴区”目标,着力打造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市,为建设“达州中心城市核心极”指明了方向。

一、深刻认识实现“城镇兴区”目标的重大意义

当前,区域竞争主要表现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区域发展差距更多体现在城镇化进程的快慢上。达川区在区第一次党代会上提出实现“城镇兴区”目标,就是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要求,切实用好市委“双百”决策的政策优势,充分发挥出主城区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达川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实现“城镇兴区”目标,是抢抓新型城镇化机遇,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追赶跨越的必然选择。李克强总理在其署名文章中指出,我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同时,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这一论断深刻阐述了达川实现“城镇兴区”目标的出发点,就是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释放出达川全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辖区这一巨大潜力,带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加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形成“扩需求、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发展格局,推动达川步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追赶跨越的快车道。

实现“城镇兴区”目标,是推进“三大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达川的必然结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达川,重点在乡镇,难点在农村。达川区是农业大区,想要弥补这一“短板”,需要在“三大战略”的指引下,以城镇化为抓手,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在推进“一核两副三片多极支撑战略”的过程中,推动城市、乡镇、片区经济融合发展;在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战略”的过程中,实现城乡之间劳动力加快转移、资源配置优化均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在推进“改革开放创新促进”战略的过程中,注重通过改革、开放、创新来破解城乡建设、城乡经济发展中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努力形成城乡同繁荣、共发展的生动局面。

实现“城镇兴区”目标,是不折不扣执行市委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决策部署,建成“达州中心城市核心极”的必然要求。2013年以来,达川区主动融入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城镇化发展和城市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翠屏山片区金南大道标高、翠屏山金南大道以南片区的控详规划顺利调整,三大园区、三大组团的控详规划如期完成。但达川城镇化水平低、“小马拉大车”以及城镇粗放式发展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差距即是机遇,未来5至10年,达川将紧紧抓住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机遇和百万人口大区优势,按照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意见》,科学谋划、大干快上、务求突破,不断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争取早日建成“达州中心城市核心极”。

二、全面把握实现“城镇兴区”目标的主要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达川区实现“城镇兴区”目标的主要任务是:主城区控规覆盖率、乡镇规划覆盖率、规划执行到位率达到三个100%;中心城区面积达到28平方公里,建成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市,亭子新城和达川工业园区两个副中心分别建成5平方公里、10平方公里;建成3个区域中心镇、6个重点镇、81个中心村、20个新农村综合体、280个新村聚居点,建成2个国家级重点镇、3个省级试点小城镇和6个市级重点镇;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到2017年达到47%。

突出规划引领,大力优化城镇布局和城镇化形态。坚持城乡规划“一盘棋”的理念。严格遵循全市总体规划,做好全域规划,按照“组团布局、城乡衔接、四层架构”的要求构建现代城镇体系,逐步推动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亭子新城、达川工业园区两个城市副中心为支撑、9个区域中心镇和重点镇为骨干、20个新农村综合体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坚持规划先行。主动跟进协助市上科学制定并完善城市发展总规、控规和专项规划,尽快调整和完成小河嘴北部片区、亭子新城的控详规划,同步完成石板百节区域连片总体规划,启动城市风貌设计工作。注重规划管理。加强城乡建设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的有机衔接,明确规划实施的时间表,把握“先急后缓”的建设时序,确保各项规划顺利实施。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对随意变更规划、少批多建、违法乱建等行为坚决制止、严肃查处。

抓好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承载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坚持“政府主要抓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加紧建设和拓宽主要道路、有序推进桥梁建设、完善污水管网,提升土地开发价值,从根本上促进城市开发建设步伐加快。规范城市建设。对棚户区改造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采取小区模式建设安置房,保持城市整体风貌。坚持优化建筑群组的空间布局,严格落实“越高越退后”原则,依山就势进行规划建设。认真研究“容积率补偿”办法,通过置换办法加强城市建设,拉开城市建筑距离。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困难群体住房问题。塑造城市风貌。针对主城区“山峦穿插”、“依山傍水”的自然格局,按照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市要求,重点建好雷音铺森林公园、翠屏山公园和三里坪滨水公园。严格实施“五治”工程,强化执法整治力度,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的城市环境。

坚持城乡一体,加快构建一核两副三片多极支撑格局。深化扩权强镇。认真落实《财力下沉乡镇激发乡镇活力的十条意见》,赋予乡镇更大的人权、财权、事权,支持乡镇抢抓发展机遇,用好政策、资金,切实办成一批得民心、顺民意、促发展的实事。做好重点乡镇培育。加强对中心场镇、特色乡镇、偏远乡镇的发展指导,推动建成石板、福善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工业强镇(乡)、商贸重镇(乡)和文化旅游名镇(乡),重点抓住“全省百镇建设试点行动”机遇,扶持建设好石桥、麻柳两个国家级重点镇,尽快形成支撑达川追赶跨越的多个增长极。抓好新村建设工作。围绕“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目标,稳步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加大新村聚居点和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力度,高水平建设赵双木、管石桥两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引导农民向农村新型社区适度集中,尽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为加快实现“城镇兴区”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实现“城镇兴区”目标,必须完善机制,强化执行落实,突破资金、土地、户籍制度等方面的瓶颈障碍,打好城镇建设攻坚战。

创新融资机制。全面争取并使用好上级划拨的各类城市新区建设项目资金、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百镇建设试点行动”专项资金,以及相关产业、生态、园区建设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作用。采取多种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统筹运作政府土地资产和市政公共基础设施,积极筹集建设资金。大力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化建设,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经营。

加强土地管理。按照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区别对待的原则,年度用地计划重点向基础成熟片区、重要基础设施、重点小城镇倾斜。充分用好年度计划管理政策,积极做好申报与争取工作,尽可能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重点推进项目,争取用好国家和省、市年度计划指标。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加快推进一批“增减挂钩”项目。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户籍、教育等配套改革,统筹解决好城市落户、入学、就医、就业等问题,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认真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按照“应保尽保”原则,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保险、医疗等。加大失地农民和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工到产业园区就业,提高其融入城市生活的能力。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高巍、秦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