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先锋足印·核心价值观践行者)

郑桂红:“憨包书记”修路记

徐元锋  田  芳

2015年06月02日08: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郑桂红(右)测量公路。
  资料图片

  夏日炎炎,到云南勐海县格朗和乡采访,当地同志推荐我们走一走仍在施工还没修好的一条路,亲身感受“憨包书记”的修路故事。

  格朗和乡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一个哈尼族乡,“格朗和”是哈尼语,意为幸福安康。格朗和乡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府景洪市紧挨着,但由于没有畅通的道路,以前从景洪来乡政府得绕道勐海县城,走一趟要80多公里。由于交通不便,格朗和成了一个闭塞山乡。

  2011年乡党委书记郑桂红上任后,到农民家里“随机调研”,听说有条11公里的“毛路”连着乡政府和214国道,去景洪能节省40公里,他眼前一亮。其实,这条“毛路”是20年前政府动员群众挖出来的,后因雨季塌方冲毁,几近报废。毛路连着帕沙、帕真和苏湖三个村委会,辐射哈尼族群众近万人。

  第二天,郑桂红就拉着乡长徒步探路。那时恰逢雨季,大家穿着雨鞋深一脚、浅一脚往前蹚,几个在田里劳动的哈尼族群众见了,好奇地问他们放着好路不走来做什么。“这是乡里新来的书记。”乡长用哈尼话介绍。“别蒙我们了,有车不坐,哪有这种‘憨包书记’?”群众摇着头干活去了。

  在探路过程中,郑桂红感到,格朗和乡有两万多亩古茶园,占西双版纳的近1/5,还有大片甘蔗地,这里山不穷、水不穷,穷就穷在闭塞上、穷在思路上。那天,11公里路走了很久,但郑桂红却越走越有信心。

  修路需要资金,郑桂红跑到县里找领导,请县里支持修路,可县领导也无可奈何:“许多大路还没通呢,你这路‘十三五’也列不进规划啊!”

  财政有困难,那就自己干!在郑桂红的推动下,乡政府硬是挤出2万元买水管,同时,郑桂红还发动群众用锄头挖路。乡亲们一直盼着路通,修路占了谁家的地,基本都不要补偿,帕真新寨的8个党员还带头捐款修路。后来,乡里又花了4.5万元,请人用推土机推出一条“简易公路”:路平整了,可以开着越野车去景洪了。

  喜事连连,2013年格朗和乡被列为云南省扶贫“整乡推进”试点,这条路也随之上了“档次”:乡里路段全部水泥硬化!与此同时,各村寨的基础设施也都上了一个台阶。

  路通百业兴。以前群众去趟景洪要两天,现在一天能跑两个来回。有了新路,格朗和乡的发展被定位为“景洪后花园”,主要发展古茶园休闲旅游,同时,格朗和乡也成了勐海县唯一一个搞起房地产开发的乡镇。2014年末格朗和农民人均纯收入8400元,比2013年增长三成多。乡里在国道路口竖起块牌子:是你让格朗和活起来!

  现在一听说外头有人来,乡里都会安排大家走走这条路。但郑桂红对现状似乎还不“满意”,他说:“格朗和想彻底活起来,还有景洪市境内的10公里路得修通,要花上千万,担子很重呢!”


  《 人民日报 》( 2015年06月02日 17 版)

(责编:乔业琼、秦华)
相关专题
· 党建周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