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审批之窗我来评”——行政服务大厅典型案例展示

四川内江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充分发挥平台服务作用

2015年05月22日09:0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政务服务中心是新时期党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是行政体制改革的积极产物,是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示范载体。经过10多年的运行、完善,我市已基本实现了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的政务服务模式。并在巩固、完善实体政务大厅的基础上,着力发展电子政务,建立了网上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服务平台的建设完善,为政府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能,优化组织结构,建设服务型政府起到了重要作用。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充分发挥平台服务作用

政务服务中心是新时期党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是行政体制改革的积极产物,是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示范载体。经过10多年的运行、完善,我市已基本实现了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的政务服务模式。并在巩固、完善实体政务大厅的基础上,着力发展电子政务,建立了网上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服务平台的建设完善,为政府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能,优化组织结构,建设服务型政府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取得的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江市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目标,切实简政放权,加强政务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审批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政务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一)积极主动推进简政放权工作。加强对市本级项目清理,简政放权工作启动前,就取消调整309项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市本级取消29项,下放县(区)项目90项,调整项目105项,保留在市本级的85项,是当时全省保留审批项目较少的几个市州之一。全省简政放权工作启动后,市本级承接了省上下放的项目75个。后按照全省统一的市州行政审批项目清单,现230个行政审批项目向社会公示后,除涉密项目外全部入驻市级政务服务中心。

(二)行政审批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14年内江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连续6年保持超期件零记录的市州,各类审批服务事项办件量比2013年增加了31.57%,按时办结率100%。通过流程再造和推进并联审批工作,审批服务事项的平均提速达到65.6%,综合提速达78%。,实际办理提速达到80.86%,群众满意率99.99%。

(三)审批服务进一步规范。全面规范纳入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公共服务事项的工作流程、前置审批材料、办理时限。逐步清理调整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2014年以来,取消市本级设立的5项和省政府设立的7项非行政许可事项。对行政审批前置条件进行清理,主要清理减少了以设“关卡”为目的且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初审转报环节。重点开展对行政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和在内江注册的中介服务机构进行了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优化审批流程审批方式,做好省、市、县三级纵向联动审批工作,形成多级网上审查审批同步进行、办件内部流转、申请人选地取件的高效、便民联动审批机制。

(四)全面推进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基本形成了便捷高效的基层便民服务网络体系,为投资者、企业和群众提供集中、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升。现全市建成规范的市、县(区)级政务服务中心6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121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1949个,实现了政务服务网络全覆盖。

二、主要做法

(一)围绕简政放权建制度,强化项目管理。从2008年以来,在多年的清理工作中,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工作制度,称为“四原则二机制”,即:依法原则,对国务院、省政府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取消的项目一律取消,严格监控;二是就近原则,对法律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有审批权限的事项一律下放县区审批,切实方便基层企业和群众。三是便捷原则,对可以转为服务事项的审批项目一律转为一般性的行政服务,不再审批,化繁为简。四是实事原则,要根据地区实际管理项目,不采取“一刀切”。建立约谈机制。由市政府分管市长、秘书长、副秘书长、法制办、政务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约谈相关部门一把手,确保项目清理、调整到位。二是建立惩处机制。对在项目清理工中隐瞒不报,使行政审批项目体外循环的部门,一经查实,市纪委(监察局)直接对“一把手”进行处理。今年,我们创新制度,对被纳入暂停审批的39个行政审批项目建立了“冻结”管理制度,市政府办印发执行《内江市市级部门暂停审批的行政审批项目重新启动办理程序的规定》,按照“一原则三流程”的程序进行管理。2014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就四川90余家企业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反响调查:内江成为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城市。

(二)围绕提速增效作文章,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办证时间是政务服务的核心工作之一,多年来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不断优化审批流程,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提速增效,而其中并联审批工作是最重要的抓手。2008年,从隆昌县的“一章一表制”并联审批开始,市及各县(区)集思广益,陆续出台了《企业准入联审项目实行“六个一”并联审批的实施细则》、《内江市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指南》、《内江市重点项目VIP服务室管理办法》、《内江市加快重大建设项目审批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的制度,将并联审批推向深入,并联审批工作机制更加完善。2014年,市本级开展并联审批155项,涉及金额299.88亿元(含同一项目的不同阶段并联审批)。改革注册登记,从2014年3月1日起,注册资本制度改革以来登记89户,比去年同期30户增长196%。四川调查总队调查反映:内江万达广场项目公司在内江注册时两个小时就办好工商注册等五项行政审批;四川浩物反映工商、质检等部门服务企业更加主动务实。在服务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同时,抓好服务民生工作,开辟“立等可取”工程,把对公民个人生产生活的、不需要现场勘验的事项逐步纳入“即来即办”机制。2014年,市国土局的4个项目,市运管处的3个项目实现了立等可取,极大方便群众。指导县(区)对临时居民身份证的办理实现了立等可取。资中县政务服务中心对公民个人办理房屋交易涉及的多个证照探索3小时办结机制。

(三)围绕创先争优造载体,提升服务水平。2010年7月,创建了“作风好效能优流动红旗窗口”评比活动,在部门窗口间形成激励机制;2011创建了“政务服务明星”评比活动,在审批服务人员间形成了激励机制;2012年创建了《内江市政务服务示范单位和示范个人命名表彰暂行办法》,在全市市、县、乡镇(街道)的基层便民服务单位、部门派出窗口及审批服务人员中形成了激励机制。为把“作风好效能优流动红旗窗口”评比活动和“政务服务明星”评比活动打造成为内江市政务服务的优质品牌,我们将活动由市本级推广到县(区),并通过目标考核的方式助力推广,目前,三项评比活动都在持续开展,全市已经形成了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几年来,部门领导更加重视,组织管理更加到位,争先意识更强烈,各入驻部门在工作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行政效能逐渐提高,政务服务更加规范。

三、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和建议

(一)改革需要基层试水国家主导,发挥好统筹规划作用。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我们发现了很多的问题,但作为市级层面只能做一些积极的探索,向上级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很难依靠自身力量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如电子商务的应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生活的便利,并且逐渐趋向成熟。数年前,我们也意识到互联网技术对将会为政务服务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2011年四川省也建成了电子政务大厅,运行完善多年后,现在发挥较好的仅为咨询、网上预审、政务公开、投诉建议等功能,而最核心的功能——“网上审批”因受限于技术瓶颈、法律认证、地域通行等问题难以深入,因此最根本的目标没有实现。政务服务的电子化水平低,政府服务能力不足在信息化时代已经凸显。反映出政府对互联网的利用,对电子政务的研究和推进已经严重滞后,实体政务服务大厅运行和办事成本高,人员聚集、交通拥堵,办事存在不透明等问题仍然突出,群众对电子政务的需求有强烈的呼吁。又如,近期,我们拟推进市场准入并联审批改革,实现《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解决群众多头申报,重复提交资料,减少费用等问题。但在前期调研中,我们发现主要受限于法律认证和地域通行问题,银行和改革区范围外都不予认可。因此,一些革新做法在一市、一省内都无法实现,必须由国家层面主导推动。如电子政务大厅建设就可在个别智慧城市建设基础好的地方推进试点,充分应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透明的、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和服务,成熟后,再向全国推广,避免重复建设。

(二)政务服务中心职能需要重新定位,发挥好平台作用。政务服务中心是行政体制改革的积极产物,建设启动以来,全国基本上都建成了类似的机构,四川省也建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了政务服务网络全覆盖。但目前,政务服务机构在国务院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工作部门,因此在国家层面上没有对政务服务机构的性质、职能的定位。同时,各地政府对这个新生事物理解不一,特别是对“平台”的作用缺乏深入的研究。有时,我们仅仅看到政务服务中心既是党委、政府的窗口,又是政府职能部门集中为企业群众办事平台,也是政民沟通的桥梁,只认识了统一的一面,没有看到对立的一面。因此,平台的居中协调、利益平衡、权力监督的作用就不可小视。在我们的运行实践中,作为强势的政府部门一方,政务服务中心如何充分发挥职能限权、控权及规范行政行为,保障广大群众的利益始终是个艰巨的任务。如,我们建立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三项制度为主线的政务服务制度体系,同时加强科技植入,研发了行政审批软件系统,通过系统的应用确保限时办结制的落实。但在实际的操作中,窗口工作人员可以超越软件限制,采取“先办后录”的方式实现“限时办结”,而有的时候,往往是超过了规定的办结时限,部门“钻了空子”, 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为此,我们借鉴电子商务“支付宝”的模式,由平台作为中间人,保证买卖双方交易。提出了“大接件”窗口思路,由政务服务中心组织人员设立“大接件”窗口,负责所有入驻部门的审批服务事项的受理,把住“入口关”,明确受理时间,严控部门办理时限,真正确保限时办结。对此,党委、政府应更加重视政务服务中心的“平台”作用,不仅仅是将政务服务中心视为政府的一个普通部门进行管理,加强工作研究,准确职能定位,赋予适应“平台”能力发挥的权力及经费、人员的保障。

(三)人员组织管理需要创新,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政务服务中心机关作为政务服务中心的管理部门,普遍存在人员编制少,对管理来源于政府各个职能部门数百工作人员来说,无异于“小车头带大车身”,管理难度较大。另外,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的工作人员在人事工资关系上隶属派出单位,在业务工作上接受本部门领导,在组织纪律上受派出单位和政务中心的双重管理。在严格的行政效能视频监控系统在管理下,政务服务中心往往表现出“只给大棒不给糖”形象,很难在窗口工作人员中形成凝聚力和吸引力,因此日常的管理难度大。还有窗口工作人员间的排他性、派驻人员长期在政务中心工作,容易被部门边缘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努力摸索,试图理顺政务服务中心的人员管理关系,找到一条适合政务服务中心的组织模式,可以打破固有的部门界限,形成统一高效的战斗群体,我们感到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根植于政务服务中心,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形式凝聚、带动来自于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目前的体制机制下,还算是一条较为可行的路。只是近年来,只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前,党的建设偏弱,基层组织较为涣散,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不强,很难多党员外的群众产生吸引力。因此,政务服务中心的管理机制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时,我们只有依靠党的建设,要在政务服务中心这块战场上加强和创新党的工作。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可分专业、职能、楼层设特色党支部,实现党组织由“有形覆盖”转向“有效覆盖”,建立起有效的组织形式。创新党组织学习,着手制度建设,解决学习轻规划、不透明、少监督、无考核、缺保障问题。创新基层党组织管理。建立专题议事制度,强化日常管理、密切联系基层、坚持开展批评、重视党内关怀。创新基层组织服务手段。通过流动红旗窗口、政务服务明星和先进支部评选,激发基层党员的工作干劲,不断优化服务方式,让企业增效,使群众得益。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娟、秦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