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审批之窗我来评”——行政服务大厅典型案例展示

莆田市行政服务中心:规范便民高效廉洁

2015年05月21日11:1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莆田市荔城区行政服务中心是“福建省行政服务中心党的建设示范点”、“福建省县级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示范点”和“马上就办”示范点单位。

围绕“建一流中心、造最优流程”和“行政审批四减五增”,全区所有事项办理环节控制在5个以内、承诺时限控制在法定时限的50%以内、即办率达90%以上;通过联审联办、特事特办、同城通办、延时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代办服务等特色做法,赢得了群众和企业的广泛好评,是全国首家执行“三证合一”审批的县区级单位。围绕简政放权,推出“区级审批服务事项下放镇街”、“审批职能、事项、人员三集中”、“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政府采购与电商平台对接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从而打造了阳光高效的政务服务平台,成为莆田市一张展示政府形象、服务群众企业的亮丽名片。

莆田市行政服务中心:规范便民高效廉洁

去年,全市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坚持“规范、便民、高效、廉洁”的服务宗旨,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共办结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658.8万件。其中,当日办结592.2万件,当日办结率89.9%;公共资源进场交易项目共1763个,交易总额137.3亿元,节约和增值资金19.5亿元。

中心着力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去年9月,市本级、荔城区、城厢区行政服务中心同步搬迁至新大楼集中办公,加大其他县区和54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力度,并延伸至村(居)便民服务点,基本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四级服务体系。推进审批“三集中”改革。即,部门审批事项向一个科(股)室集中,审批科(股)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审批事项向网上办事大厅集中。

去年以来,中心管委会多次联合市效能办、审改办,开展一系列审批事项清理和简政放权工作。去年12月,市政府对外公布最新的市级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共保留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302项(行政许可92项、公共服务210项),取消43项、下放105项、调整54项。

在深化“马上就办”方面,主要开展“四减五增”清理。即,“减少审批事项总量、减少审批时限、减少审批环节、减少审批材料”,“增加入驻行政服务中心审批事项,增加网上审批事项,增加并联审批事项,增加上下联网审批事项,增加即办审批事项”,重点梳理同城通办、并联审批、容缺预审、联网审批、即办事项等一批优化提升的服务事项。此外,组织“建一流中心、造最优流程”专项活动。经清理,市、县(区)两级审批环节基本压缩到4个以内,承诺时限控制在法定时限60%以内。在开展审批业务专项清理方面,创新了备案事项清理、兜底性条款清理方法。

该中心还着力推行重点项目并联审批。在房屋建筑项目、交通投资项目、水利投资项目、港航投资项目、内资企业登记、外资企业登记、房产土地“两证合办”等7类并联审批项目的基础上,扩大并联审批领域。去年,共组织18次联审会议、13次联合踏勘活动;另外,根据项目业主需要组织数十次审批业务协调会,重点项目审批提速增效显著。此外,也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形成基本建设项目“一条龙”审批服务平台。

今年,中心将重点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机制。按照“应进必进”原则,进一步规范部门及事项入驻;协助相关单位建立行政权力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汇总市、县区、乡镇服务中心审批目录清单,形成审批要素信息库。推动承诺件转为即办件办理;完善电子监察管理制度,尝试提供延时、预约、上门、代办、网上预审等特色服务,并适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市工商局窗口: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市工商局窗口结合莆田实际,提出“先照后证”登记制、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年度报告公示制、外商投资企业“直接登记制”、“三证合一”登记制等8个方面的改革内容,着力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其中,率先在全省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实现“一窗受理,一表登记,并联审批,统一发证”,给企业办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此前企业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要跑的部门较多,要办的手续较繁杂。通过“三证合一”登记,企业可一次性同步领取“三证一章”,企业登记时限缩减至5个工作日,往还窗口从8次减少至2次。同时,将现行的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有11779户企业、28184户个体工商户通过公示平台成功申报并公示了2013年度年报,有1437户企业公示了企业即时信息,有2981人次在公示平台上成功查询到来自工商、企业以及其他部门发布的各类公示信息。

为顺应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趋势,该局代起草,并经市政府同意出台了《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福建省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办法的意见》,按照“谁许可、谁监管”原则建立了协同联动监管机制。制定了《莆田市工商系统市场主体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并牵头37个部门修订完善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形成信用监管合力。

改革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我市实施改革后新登记市场主体较实施改革前有明显增幅,3月1日全面实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以来,全市新登记内资企业6831户、注册资本255.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1%、75.63%;新登记外资企业37户、投资总额0.39亿美元;新登记个体工商户31534户、资金数额33.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75%、39.78%。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5.44万户,创历史新高,位居全省第五位。

此外,通过改革,提升了注册便利化水平。改革后,前置审批事项由227项大幅压减为17项;设立登记时限缩短至3个工作日,备案、股权出质、注销、名称预核等业务当场予以办结,提高了登记服务效能;营业执照由原来的15种变为现在1种版面的8种打印格式,极大地便利了企业。

市国土资源局窗口:简政放权提速提效

去年,市国土资源局窗口共受理办结业务26658宗,较2013年17714宗增长了50.45%。

该局着力提前介入服务。实施“两个服务制”。即局领导对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实行挂钩跟踪服务制,对基层反映的用地方面问题实行包片服务制,通过提前介入、串并联审批、受理事项跟踪督办等办法,真正做到“一站式”服务与“零时间停留”。用地报批方面,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实行由区国土资源分局拟文直报方式,减少文件流转环节。供地方面,严格执行经营性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制度,建立经营性地块前期工作进展情况督查通报制度,有序供应土地。

该局着力下放审批权限。一是横向下放权限,下放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权限,除报国务院批准的项目仍采取“同级预审”的办法进行外,将市级批准的建设项目由县、区国土资源部门进行用地预审,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下放供地审批权力。除经营性项目用地外,军事、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类项目及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拆迁安置房等社会事业类项目的供地审批,全部下放到区级政府直接办理。二是垂直下放权限,将续贷抵押登记、测绘的委托、工业园区用地批准书的颁发等无需现场踏勘可直接办结的事项直接授权窗口办理,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实行窗口办证预授权,登记中心、交易中心每次可预申请1000份证书,缩短盖章往返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此外,简化办事流程。一般项目用地预审由原8个工作日缩短为4个工作日;县区城市、村镇批次建设用地审理由原15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交易登记由原28个工作日缩短为25个工作日;省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融资抵押贷款业务、注销抵押登记业务,提交材料齐全的,将抵押登记办结时间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缩减为即办件。今年,该局将对11种土地登记业务再提速,时限压缩达70天,提速率达18%。

该局还注重依托科技力量促提速提效。自主研发“一张图”及电子政务、监管预警和共享服务三个平台,有序叠加、高度融合国土资源各类数据,实现了从勘测到土地发证全程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结、网上公布的“一体化”网上办公。

市地税局窗口:全时空零障碍格局

从2008年开始,该局采取积极措施,全力推进网上申报和网上审批工作。截至目前,该局所辖单位纳税人网上申报户有1.93万户,占全部单位纳税人的91.32%。涉税事项网上审批率达100%。

该局积极构建“全时空”网上申报体系。依托福建地税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着力打造“网上办税服务厅”,全面推行网上申报工作。从2008年开始,着手引导纳税人使用“网上申报”系统,税收管理人员深入一线,“一对一、点对点”辅导纳税人“网上申报”技能。率先在全省推行“网上申报材料零报送”,即对网上申报户,无须再向主管地税机关报送纸质申报材料。此外,针对纳税人网上申报后税收政策辅导的共性和个性需求,开发了“莆田地税官方微信平台”,纳税人可以第一时间掌握税收政策的最新动态,纳税人也可以通过拨打全国统一的“12366”服务热线,随时随地与地税人员进行沟通交流。

该局还实施“四项措施”积极打造“零障碍”网上审批机制。

一是全面推广应用“涉税审核审批管理系统”。所有依纳税人申请事项必须通过“涉税审核审批管理系统”管理运转,确定了“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办税模式,消除纳税人多头跑、多次跑的服务壁垒。2014年,我市地税系统通过“涉税审核审批管理系统”办理涉税事项近30万件。

二是全面推广办税服务标准化。按照业务分类,对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等10大类共297项依纳税人申请涉税事项从业务概述、纳税人应提供的资料等6个方面进行梳理规范,确定所有依纳税人申请涉税事项的办理标准。

三是全面推广应用电子影像和电子印章管理系统。在全省地税系统率先上线电子影像和电子印章管理系统,实现了征管资料“一次采集、反复利用、高度共享”、电子印章“识别自动化、管理安全化、办税效率化”,提高办税效率,减少办税环节,进一步方便群众办税。

四是全面压缩办税时限和涉税资料。减少办理环节425个,即办事项已达253项。同时,非即办事项的市、县区本级办理时限全部压缩到原来的60%。对纳税人应报送材料进行压缩,所有涉及材料报送的兜底性条款全部取消,减少材料报送381种,占全部应报送材料种类的32.15%。

市发改委窗口:再造项目审批流程

去年,该窗口主要在主动放权、流程再造等方面做了探索。

主动放权上,积极牵头研究工业园区(集中区)产业类项目、市政园林项目以及已批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分期建筑项目和财政性资金投资建设项目等4大类项目审批权限下放的具体措施,园区内产业类项目所有审批手续全部下放县区(管委会);对涉及重点项目前期审批事项进行梳理,提请市政府研究同意后,再次下放47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同时,在委本级承接上级下放权限时,第一时间将省发改委下放市级审批权限的39项企业投资项目全部下放权限给县区(管委会)发改局。通过主动放权,该委的各项审批事项在市直各部门中率先实现了“属地管理”,进一步方便了项目业主就近办理。

流程再造上,一是率先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划定“权力边界”、明确“权力家底”,并对保留的16项行政权力清单全市率先对外公布,主动接受监督。同时,对审批环节、时限和材料进行再优化,如对不涉及新增用地报批、不改变土地用途的中小学扩容、幼儿园等社会事业类项目,由行业主管部门审查、报发改部门备案后即直接进入后续程序;审批时限压缩为法定工作日的25%,审批程序经优化后平均为3个,减少办事流程25%,申报材料压缩材料33%。二是对重点项目实行联审联办。联合规划、住建、水利等部门先后召开了18场次评审会。三是优化市政和房建类项目招标投标活动。针对建设项目多次流标的问题,研究出台了简化项目招标投标程序的意见。

为解决项目业主存在审批路线不清、交叉同步开展前期工作困难的问题,该委还梳理产业类、基础设施类、社会事业类等八大类项目审批路线,绘制了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审批路线图,并分发项目业主,以帮助指导项目单位“按图作战”,提高效率。

今年,该委将从政府性投资项目立项简化、核准前置条件清理、主动靠前服务等方面着手,牵头市直相关部门对涉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批清单,再梳理、再优化。

市食药监局窗口:推广“九证合一”经验

市食药监局去年深化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该局整合了原属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的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改革完成后,该局立即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重新梳理清理,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开展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许可“九证合一”审批改革(简称“九证合一”改革),以行政审批“减法”换取服务群众“加法”。

“九证合一”将原由该局核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条件核准证》、《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零售)、《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第二类精神药品零售业务审批》、《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条件审核证明》等九张证件合并为一证核发给申请人,即:核发全市统一的《莆田市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

改革前,群众申请9类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许可事项时,须分9次提出申请,提交法定共性材料54份,接受现场勘察9次,审批后须领取9份证件,承诺审批时限累计达142个工作日。改革后,最多可减少申请次数8次,减少材料申报8次,减少共性材料48份,减少受理环节8个,减少现场勘察8次,减少核发许可证8张,审批时限最长28个工作日,比承诺时限减少114个工作日。

据统计,自去年9月份,该局实行食品药品 “九证合一”审批改革以来,已核发《莆田市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新证976份,其中申请人申请办理的多项以上合并发证的有88份。

此外,该局调整下放审批事项。按照“能少则少、能放则放、能快则快、能优则优”的改革原则,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并可以由基层实施的审批事项下放、委托给县、区局(分局)实施;优化办理流程,即“五个一”办理模式:申请人对多项许可进行一次申报,其中法定共性材料(如身份证明、开办场所证明、健康体检证明等)无需重复提交;窗口对材料一次性审核;对审核符合要求的一次性受理;市、县(区)食药监局根据权限联合进行一次性现场勘察;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核发统一的许可证。

市住建局窗口:无缝对接 授权到位

市住建局窗口创新“三集中、三分离、三精简、三提升”的工作制度,打造“窗口围着百姓转,业务围着窗口转”的工作格局。2014年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全年办理各类审批14.6万件,占全市的2/3,即办率达40%以上,提前办结率达93%以上。

“项目、职能、人员”三集中,确保授权到位。项目集中进驻。按照“应进全进”的原则,把工程、城建、房产领域等所有许可类、非许可类、转报类、服务类的184个项目全部进驻中心,实现“窗口之外无审批”。职能集中授权。一是对审批环节较繁杂的项目,成立审批审查室。二是对审批量较大的项目,业务科室成建制进驻。人员集中管理。以行政审批科进驻,进驻人员93人,安排4位正科级领导负责管理,全部业务授权窗口直接办理。

“审批、管理、监督”三分离,防控权力风险。住建局驻中心窗口全面负责审批服务;局业务科室不再负责审签

“环节、时限、材料”三精简,则推动审批提速。精简环节上,编制《行政审批标准化规程》,全部审批环节压缩在5个之内,共精简审批环节13个。压缩时限上,增设即办件12项,缩短办事时限81个工作日;简化材料上,重新设置简化审批流程图57个、审批材料6件。

“科技、机制、组织”三提升,优化服务水平。科技支撑方面,开发房产审批监察系统,对异常的指标实现实时网上预警;开发保障性住房配租配售管理系统,提高了配租配售率。开发房产信息系统,实现房屋登记簿与档案的电子化管理。

机制跟进方面,探索容缺预审。对重点项目申请材料非主件缺漏的,予以办理审批手续,不补件、不退件,视同材料完整;申请材料主件缺漏的,一次性告知企业,不退件,边受理边通知企业补齐补正,允许企业在取件时再补上所缺主件材料,非主件材料也不必补齐,有效破解制约项目建设提速提效的瓶颈。此外,着力解决安置房和工业企业历史遗留办证问题,简化房地产项目竣工验收程序,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健发展。

组织保障上,进一步加强与窗口单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坚持召开部门主要负责人工作例会,通报和研究窗口服务工作,部署和落实局党组下达的各项工作,主动接受中心管委会业务指导。并推进单位领导现场办公制度,确保项目在中心窗口集中办理、现场办结。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娟、秦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