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审批之窗我来评”——行政服务大厅典型案例展示

吉林省打造智慧政务大厅

2015年05月18日14:2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吉林省政务大厅自2002年成立以来在推进服务型、责任型、法治型、效能型等“四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新一届政府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对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和服务的范围、领域和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考虑行政服务中心的电子政务建设,主要是体现信息化从单一机构应用到跨部门协同,从信息孤岛到资源共享,从各自为政到公共协同的转变,这既是电子政务应用深化的规律,也是政府转型的趋势。为此,吉林省政府以省政务大厅搬迁新址为契机,着力打造智慧政务大厅。

吉林省打造智慧政务大厅

吉林省政务大厅自2002年成立以来在推进服务型、责任型、法治型、效能型等“四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新一届政府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对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和服务的范围、领域和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考虑行政服务中心的电子政务建设,主要是体现信息化从单一机构应用到跨部门协同,从信息孤岛到资源共享,从各自为政到公共协同的转变,这既是电子政务应用深化的规律,也是政府转型的趋势。为此,吉林省政府以省政务大厅搬迁新址为契机,着力打造智慧政务大厅。

智慧政务大厅目标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知识管理等技术,通过资源优化和系统融合,对大厅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四个基本要素进行最优化组合,提高行政审批办公、服务、监管的智能化水平,形成高效、便民的新型政府服务模式,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


图1:吉林省智慧政务大厅建设目标

一、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涵盖新址大楼行政审批、政务公开、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效能监察等各个功能,将网上政务服务虚拟大厅和政务服务实体大厅有机融合,形成了立体服务模式,使窗口前台和支撑后台一体化服务,系统集成与无缝化管理,实现政务信息系统可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形成政务大厅服务的O2O模式。着力从智慧服务、智慧办公、智慧监管和智慧基础设施四个层面进行推进:

(一)智慧基础设施。结合政务大厅智能楼宇建设,统筹规划建设了综合布线、办公业务系统、涉密网络、智能机房、应用支撑平台、多功能会议系统、多媒体展示系统、综合安保系统建设等内容,为智慧政务提供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

1.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结构化布线,对全楼互联网、办公网、专用网和电话网四种网络信息点进行模块化、标准化管理,将所有语音信号、数据信号、视频信号与监控系统的配线综合在一套标准配线系统中,实现资源共享和科学管理。目前共部署信息点2512个,同时部署无线ap21个。按照“等保”要求,全楼网络布线约21万米。

2.通信系统。部署无线局域网(WLAN)和WIFI实现3G、4G无线网络的服务环境,安全接入互联网,省政府专网和省发改委、公安厅、财政厅等行业专网平稳运行。

3.计算机网络。采用FDDI网建设高速主干通信网,千兆到桌面。

4.公共广播系统。采用智能联动和自动火灾报警广播等技术,实现全覆盖、统分结合的日常广播和紧急疏散广播管理。

5.综合安保系统。统一电子监察系统和安防监控系统数字高清的音、视频监控管理设备,集成一卡通、门禁系统等管理,实现多层次、全方位智能化防护体系。对机房、网络、安全、信息展示、安保等统一管理。

6.构建智能机房。中心机房,按照区域化、功能化管理,科学配置资源。建设符合国家保密要求的公共资源管理机房。采用高可靠的在线式大型UPS主机和保证延时1小时的蓄电池组,提供安全可靠的电源保障。采用动环监控系统、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集中监控机房场地各种设备,对精密空调、火情、温湿度、漏水等实时智能监控。对网络交换机、链路负载均衡等网络数据库、服务器等核心系统统一管理、集中配置。建立全方位防御体系,实现信息分级分类管理,强化网络信息安全。

7.建设多功能会议室。建设21个符合招投标保密要求开标室和评标室,配全实物投影、音响系统等多媒体系统,实现音视频实时监控。建设3个具有标准会议系统的行政审批协调工作室。其中可容纳70余人的会议室同时作为省政府新闻发布厅使用。建设一个能容纳500人的与省政府视频会议系统连通的电视电话会议室,实现视频会议、新闻发布、拍卖等多种功能。

8.实现多媒体展示。电子监察系统,综合显示省市县三级行政审批和工作音视频情况、审批服务统计信息。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项目信息和现场音视频情况全流程监督。在大厅一、二、三楼设置全彩高分辨率LED显示屏,共部署P2.5全彩显示屏3块。在大厅各楼层设置服务导航、审批信息发布等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同步建设了网络安全系统,实现多层次、全方位智能化防护体系。

(二)智慧服务领域。主要面向社会公众、行政相对人,包括互联网站、手机网络、服务热线、智能服务导航等内容。

1.吉林省政务公开网站,是集政务公开、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政府采购于一体的政务服务主题网站。网站网上预审、审批结果公示、电子监察等栏目,倍受关注,全年访问量达到6319万次。该网站与审批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实时数据交换,与省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专栏等相关网站实现数据同源、信息共享。

2.手机网站,将政务服务向无线平台延伸,把政务大厅的办事指南、办理结果等信息从互联网网站“搬”到手机网站上。同时相关的服务信息向有线电视平台开放,建设政务服务频道,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服务需求。

3.热线电话,依托114这个百姓熟知的号码,实现了省级行政审批业务咨询的受理、解答、转接和服务跟踪等功能,建立起审批服务知识库,打造一个吉林省内“听得见的市民服务”平台。定时通过回访系统反馈信息,进一步优化政务大厅管理和服务。

4.全媒体服务。提供场景服务、自助服务,智能导航,排队系统和手机短信通知与审批业务系统联动等全媒体服务手段,提升用户感知,使公众获取政务信息媒体更加多样、渠道更加智能。

(三)智慧办公领域。主要面向驻厅窗口工作人员、政务大厅管理人员,建包括行政审批综合管理系统、网上审批系统、移动办公系统等内容。

1.审批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是政务大厅管理的核心系统,已成为规范驻厅窗口行政审批行为、整合审批服务资源的重要平台,全省市县三级政务大厅安装部署了此系统并与省政务大厅实现了数据交换。2014年省级及部门市州县升级为全流程版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进一步提升审批事项全过程网上办理、信息公开、实时监控监察的一体化管理。

2.网上行政审批系统。网上审批是达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的的核心载体,实现审批的信息化、流程化、规范化,从提升工作效率、遏制权力异化、加强公众沟通。目前已有23个部门229个项目依托统一平台开展了网上预审和网上审批服务,提供了审批过程查询、审批结果查询等多元化服务等。省公安厅已将涉及户政管理、出入境管理、交通管理等10个警种110个审批和服务项目全部纳入网上审批系统,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行政审批数据联动。省新闻出版局、教育厅等部门所有行政审批项目全部实现网上预审,省国土资源厅推行部、省、市、县、乡“五级联动”网络运转模式。

同时积极推进进厅各类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完善和管理工作。实现通过打造统一门户,推进资源整合、业务协同,努力实现业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管理目标,推进业务流和数据流的协同融合。建设边界平台实现了内外网数据的交换,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效率。

3.移动审批。进一步提升政务大厅办公效率,将部分办公系统、业务系统实现移动化。根据实际需求和系统及网络现状加固网络和系统,手机一卡通系统包含考勤、餐饮、会议签到等功能。

(四)智能监控领域。主要面对监察部门,包括行为监控和效能监控等内容。逐步实现了事先、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监控。全方位督促窗口人员认真做好服务,保障了行政相对人的权益。

1.电子监察系统,电子监察系统通过效能监察、行为监察等对每个项目、每个工作人员实时监察。目前全省50个市县政务大厅电子监察系统与省政务大厅实现了互联。2014年该系统升级后实现对所有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办理全流程、全业务、全覆盖监察监控。

2.手机视频监控,把无线监控设备的视频信号通过公众无线移动通信网传输,实现实时在线查看现场情况,各部门分管领导和审批办主任可以随时随地的查看窗口工作情况。

3.网上监督渠道,设立网上信箱,开辟监督投诉、建言献策栏目,工作人员在线解答相关问题,即时处理举报投诉。

4.电话回访系统,依托114阳光政务热线,建设了政务调查问卷系统,对办件人员进行跟踪回访。调查问卷可以按需制定,随即进行人工回访,进行综合统计。

二、创新服务模式

(一)三证联办。借鉴先进省市成熟经验,配合吉林省长吉图先行先试政策,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工作流程,改革企业准入制度,吉林省政府确定珲春市、吉林市、敦化市为试点城市,推动“单一窗口”工作先行先试。从2014年10月开始,在这三个试点城市的政务大厅实现了统一接受申请材料,一并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和税务章、企业公章的“三证两章”运行模式,办理时限由原来10个工作日压缩到2个工作日。

(二)推进业务协同。以“单一窗口”制度试点为例,公安部门借助联办系统全面掌握注册企业信息,实现刻制公章公安备案自动化,一步完成准刻备案,全面优化备案程序,将5个工作日缩短4个工作日、6小时出实体印章,不仅提高工作效率,也提升了公章管理的信息准确性,公安部门能实时、准确、全面获取准入市场企业信息,从根本上遏制非法私刻、滥刻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为预防打击“涉印”违法犯罪活动,侦破经济案件提供准确信息支撑。

(三)审批资源共享。构建了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大厅窗口单位通过业务系统、审批结果数据库、审批要件库能查证的材料,一般不再要求行政相对人提供,使行政相对人不再重复提交、多次提交相同的申报资料。还可以通过共享平台,进行资料真伪比对,进一步推进网上并联审批工作。如:吉林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开通后,社会公众可以通过该系统免费查询工商部门和企业公示的全省150万户市场主体信息,对解决公众和政府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起到重要而积极的作用。省工商局已将全部工商登记数据向省审批共享平台开放,与省政务大厅审批管理系统实现安全对接,省政务大厅审批管理系统定向推送和反馈行政许可审批信息,为“先照后证”企业登记制度改革的后续监管工作提供信息保障。

三、建设成效

(一)现场服务更加便捷。优化窗口设置,加强业务协同,规范审批权限,最大限度减少行政自由裁量权。并通过电子屏幕展示、服务导航、广播系统等全媒体信息服务,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服务质量。面向社会公众申报服务更顺畅。审批过程中更高效。提供审批结果更方便。

(二)网上审批更加规范。实现对政务服务事项动态化、目录化、信息化的最小颗粒度管理,有效融合包括电子执照、电子印章等行业应用,提高审批效能。实现事项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证照信息结果共享。支持特殊程序。

(三)审批监督更加有力。推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监管,促进审批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权力监管更加到位。权力时限更加精准。监察内容更加丰富。

(四)综合管理更加智能。全面打造 “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服务模式,实现行政审批事项“一办到底”。实现运行监控自动化,通过业务监控和预警系统对政务大厅所有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业务应用系统进行智能化、自动化的监控和预警,及时进行故障处理,保障稳定运行。

(五)信息公开更加全面。在“八公开”内容基础上增加了权力运行流程图、常见问题、岗位表、监督投诉电话、办理地点、法定期限等公开项,使政务服务信息公开更加全面。权力流程更加透明。窗口行政权力依据更加科学。事项公开更加规范。

四、下一步的优化计划

目前配合政务大厅新址建设完成了智慧政务大厅一期建设,从2015年开始将启动二期建设。

(一)重点建设行政审批云政务平台。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实现基础设施整合、数据整合,业务整合等,从而为省政务大厅的政务业务提供高可靠、高性能、高安全、高性价比、绿色节能的政务云平台,打造集成化智慧政务。

(二)推进审批信息资源共享。将大数据引入政府管理,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建立信息资源整合与交换体系,完善基层数据采集机制,实现一数一源,积极探索破解政府部门“数据割据”,积极推进大数据应用,实现各部门数据资源协同共享、业务系统互联互通。

(三)深入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办事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审批标准高、要件多。继续组织省直各部门对保留的事项逐个环节、逐个层次进行研究,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砍掉不必要的前置要件,规范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对保留的审批事项逐项疏理办理流程、办理指南、申报材料清单、前置后置条件,科学压缩审批层级,缩短审批时限,减少审批环节。

可以说,吉林省行政审批数据管理,从数据、信息到知识、智慧是逐步演进的,数据转化为信息、升级为知识、升华为智慧,我们体会智慧大厅建设的重点是推进开放数据,构建合作共赢的治理模式。作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定不移推动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继续推进智慧政务大厅建设,实现无缝协同、感知预判、融合开放,聚合智慧,努力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娟、秦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