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徐守盛: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塑造灵魂的工程

2015年05月06日09:3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没有任何人、任何单位例外。大家从大众媒体上看到了很多好典型,同时也看到了一些令我们感到很有危机感和紧迫感的事例,对我们心灵的触动很大。小平同志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而现在确实存在像我们有些同志讲的那样,一手硬,一手软;抓一阵,丢一阵的现象。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我们对精神文明建设一定要更加重视。各行各业,各个部门,都要警醒起来,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做为一种文化传承,真正抓在手中,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避免出现一手硬,一手软;抓一阵,丢一阵的现象。

精神文明建设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积极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密相连。只有通过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凝聚起全体人民的共识、意志和力量,才能最大限度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塑造健康向上的民族性格,振奋团结一心的民族精神,共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推动湖南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我们要看到,当前世界不同制度模式、不同价值观念的博弈还在加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和较量长期、复杂而艰巨,迫切要求我们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而这个基础就来自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24”个字,要认认真真来进行宣传,来进行解读,来认同、认知。我们要看到,当前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需要各方面在思想观念、发展理念上来一次大的转变和革命,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形势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我们要看到,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期、深水区,改革越深入,越会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越需要有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多做凝聚改革共识、坚定改革信心、促进社会和谐的工作。我们要看到,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和法治湖南建设已迈上新征程,必然带来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迫切需要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推动法治实践,让依法办事成为全社会的一种自觉、一种习惯、一种文化。我们更要看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关注和参与道德建设、文化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盼望整个社会更有信仰、更有道德、更有文化、更有诚信,迫切需要我们更好地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方面的独特作用。我们还要看到,湖南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全国叫得响、具有湖南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品牌还不够多,各地各行业各单位创建工作发展还不平衡,等等。我们必须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期盼,提高工作站位,把准工作方向,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针对性、持续性和有效性。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的基础工程,必须坚持教育熏陶、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声势出来了,氛围也形成了,各方面对“24个字”有了基本认识。但实事求是讲,离习总书记提出的“日用而不知”、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形成习惯的要求,差距还比较大。价值观建设是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有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必须有韧劲、长期抓,在融入、贯穿、结合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见成效。刘云山同志就此强调了“四个结合”,即:把全方位覆盖与抓好重点人群结合起来,把道德教化与法律规范结合起来,把传统文化的传承普及与创新发展结合起来,把改善党风政风与净化社会民风结合起来。这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突出的是这么几个方面:一是突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三个自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特别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坚持全面学、专题学、领导干部带头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深入持久上下功夫,在指导实践上见成效,使讲话精神成为干部群众的思想罗盘和行动指南。二是突出重点人群。主要是党员干部、公众人物和在校学生。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社会影响大,要在践行主流价值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从学校抓起,把相关要求渗透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之中,让广大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好思想好品格。三是突出品牌活动。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光靠空洞教育和理论灌输是不够的,必须设计一些务实管用、群众欢迎、广泛参与的实践载体。比如,“雷锋家乡学雷锋”“全省群众性龙舟赛”等活动,已成为湖南的特色和品牌,要进一步坚持、深化和拓展,推动常态化、长效化。要结合本行业、本系统、本区域实际,打造一两个叫得响、推得开、富有特色的实践品牌,每年做成一二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四是突出典型引路。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这些年我们评选树立了不少典型,要继续深入挖掘、宣传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激励全社会向他们看齐。要重点组织好全国和全省道德模范、创新创业典型、“潇湘好人榜”等推荐申报、评选表彰工作,充分发挥各类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要注重选树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先进典型,不求全责备,不搞“高大全”,哪方面突出就树立哪个方面,就学哪个方面。五是突出网络正面引导。现在,互联网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湖南现有网民超过3000万,手机网民超过2000万,备案网站超过10万多个,要牢牢把握这个舆论战场的主动权,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做大做强湖南文明网,大力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文明用网,显化正面价值,放大正面能量,整治网络谣言,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精神文明创建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必须坚持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这些年,全省各类创建活动蓬勃兴起,为改善城乡环境、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但在个别地方和部门的创建工作中,也还存在“领导热群众冷”“上面热下面冷”“评选年重视、平常年忽视”等现象,有的地方还是政府唱“独角戏”,有时虽然钱花了、力出了、事办了,群众并不买账、并不满意,等等。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文明创建没有真正惠及于民,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创建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抓创建,搞“五个一批”评选,决不是为了创“牌子”、争“面子”,而是要真正通过创建这个抓手,实实在在地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解决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比如,当前社会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剧,人民的思想困惑、心理失衡增多,负面情绪滋长,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要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最大程度地消融社会负面情绪。比如,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一些市场主体诚信缺失的问题更加凸显,因非法融资、逃债引发的矛盾隐患和集访事件很多,这就要求精神文明创建要更加紧扣经济建设主战场,突出市场意识、诚信文化、法治精神的培育,通过信用体系建设、“红黑榜”发布等手段,进一步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比如,当前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湖南出境和入省旅游的人气越来越旺,一些旅游不文明的现象也不断曝光出来,这就要求我们针对文明旅游设计一些创建载体,加强节假日、重要时间节点宣传教育,强化人们文明旅游的自觉意识。比如,随着反“四风”、转作风的深入推进,各方面规矩更多了、更严了,一些牢骚怪话也开始冒头了,甚至出现了“为官不为”、不敢担当、懒政怠政等现象,这就要求精神文明创建要更加注重固本培元的工作,强化宗旨意识、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和廉洁文化。我们抓精神文明创建,就是要针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这样才能抓具体、抓深入、抓出实效,决不能大而化之、笼而统之。文明城市创建要在完善测评体系和方法上下功夫,突出抓完美社区建设,推动提高城市品质和居民幸福指数;农村精神文明创建要在美丽乡村建设上下功夫,突出抓乡风民风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努力做到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文明单位创建要在扩大覆盖面上下功夫,突出培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积极健康向上的机关文化。各行各业都要广泛开展具有各自特色、职业特点的创建活动。要把创建触角延伸到市场主体、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科技创新单位,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文化、行业文化和单位文化。要进一步改进创建方式方法,修订评选管理办法,实行动态管理,经常“回头看”,使文明创建工作群众满意、社会叫好。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个领域,必须动员全社会共同来推进。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担负起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强化考核导向和责任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从今年起,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省委、省政府对省直单位和市州党委、政府的绩效考核内容,适时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专题督查。各级文明委要切实担负起规划、指导、协调、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职责,抓大事、议大事、出思路、抓落实,各级文明办要充分发挥统筹兼顾、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参谋服务的职能作用。文明委各成员单位要恪尽职守、相互配合,既要抓好本机关文明创建工作,也要统筹抓好本行业、本系统精神文明建设。要继续坚持和健全完善文明委成员单位向文明委全会述职制度,推动文明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总之,我们要进一步把方方面面和全社会的资源力量整合起来、动员起来,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形成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生动活泼的精神文明建设良好局面。

(《新湘评论》2015年第09期)

《新湘评论》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