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日照市东港区委组织部
日照市东港区共有435个村(社区),总人口63.2万,全区共有1324个党组织,其中40个党委,84个党总支,1200个党支部,党员34906名,其中农村党员29132名。近年来,我区注重加强化对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通过建立“抓投入、强阵地,抓载体、强措施,抓机制、强保障”的“三抓三强化”的教育体系,确保了党员教育的规范化、实效化、长效化,推动了党员教育常态化,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进一步增强,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率先优质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抓投入,强化阵地建设,确保教育规范化。抓党员教育,活动阵地是基础,是根本。对此,东港区注重了对党员教育、活动阵地的建设,建立了持续投入的经费保障机制。一是健全完善标准化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实施了标准化村级阵地建设工程。自2012年以来,借助省市对改造村级活动场所的财政支持政策,实行“省市区镇村”五级联动,先后开展了三轮村级活动场所改建提升工程,累计投资880万元,其中区级财政投资320万元,新建村级活动场所68处,改造提升110处,全区消除了没有村级活动场所村。同时,全区420个村社区建成了“农家书屋”、“村村响”工程,为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配套完善村级信息化远教站点建设。不断配套完善村级远程教育站点。近年来,依托省、市项目,全区461个村级站点全部统一更换了电脑设备,实行了宽带统一缴费、统一协调、分级管理,确保网络畅通。在进行3年村级活动场所改造提升的过程中,我们按照规范化标准要求,坚持优先保证远教站点用房,并探索推行了党员活动室、电教室、农家书屋“三室合一”教育学习模式,做到整合资源、集约利用,提升了学教效果。目前,全区有50多个村实现了“三室合一”。三是巩固完善镇级规模化党员教育阵地。各镇街道注重镇级“党校”建设,通过对“小会堂”、“会议室”改造完善或新建,着力打造成及党员干部会议、学习、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室。目前,全区九个镇街道全部建有能容纳300人以上的会议室。同时,注重开发利用学校多功能教室、操场,社区大型会议室,对党员人数较多时借用资源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全区形成了阵地完备、区镇一体、上下贯通的党员教育“大课堂”。
二、抓载体,强化教育措施,确保教育实效化。良好的载体和平台是提高党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此,东港区采取有效措施,强化了教育载体和平台建设。一是强化“远教载体”。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开展了远教“上手机、上电视、上QQ、上微信”四上工作。实行“远教站点+召集人+党员户”教学模式,以村级远程教育站点为基本单位,以村社区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为远程教育培训“召集人”,采取“召集人”联系党员户开展培训活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培训资源,全方位组织农村党员进行学习培训。目前,全区共设有远程教育“召集人”2000多个,联系农村党员12800多人,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二是强化“基地载体”。投资40余万元建立了“东港区党群‘双向直通’展室”,成为全区教育党员干部的“红色阵地”;村村建立了“四德榜”宣传栏,每年定期开展“四德”家庭评选活动,成为党员带头争当四德模范的“到的长廊”;开展了“党员做示范 家家亮家训”活动,形成党员带头遵纪守法、崇尚美德,树立农村新风,促进文明和谐的“风向标”;充分利用市委党校教育阵地开展教育。借助市委党校教室宽敞、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优势,每年都组织1-2次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并按照形势发展、现实需求、党员要求,聘请和邀请区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各类典型代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活动。统筹利用先进地区党校、行政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开展教育培训,各镇街道每年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江阴、昆山等发达地区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教育培训。三是强化“活动载体”。区委注重以“活动”引领和提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每年一个主题。先后开展了软环境建设年、作风提升年、执行力建设年、“三力”建设年、党建责任落实年等活动,以活动载体,着力加强了党员干部教育,努力形成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去年,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全区3万余名党员先后参与的4次左右的集体学习,参加各种教育实践活动6次以上,受到了良好的党性教育和锻炼。四是强化“网络载体”。建立学习平台供全区党员干部网上学习;广泛开展新媒体宣传教育活动,区委组织部、宣传部、机关工委等部门开通了手机微信、微博、易信等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党员学习、教育、活动等情况,引导发展正风气,激发社会正能量。五是强化“人才载体”。建立理论、科技、法律等方面“人才库”,采取整合规划、整合资金、整合师资、整合阵地、整合信息“五整合”的办法,把全区党员培训活动的培训内容、培训经费、培训师资、培训基地、培训信息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了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和大培训、大教育的浓厚氛围。近年来,全区累计投入党员教育培训经费510万元,其中党费投入50万元,财政投入460万元。
三、抓制度,强化机制保障,确保教育长效化。区委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党员教育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一是建立了党员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由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建立了多部门参加的党员教育联席会议制度,联系会议成员单位定期沟通情况,协调培训计划,解决突出问题,做到统筹规划、上下联动、综合管理。二是建立了党员教育培训目标管理制度。将党员教育培训作为年度党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逐级分解细化目标任务,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格局。三是建立“党群直通日”制度。制定出台了《东港区“党群直通日”工作方案》,规定每月5日为全区“党群直通日”,并固定为“党员活动日”,每日一个主题,农村党员全部参加直通日有关政策学习、“三务”公开、讨论村内重大事务、走访群众等活动,体现党员“在先、优先、率先”。四是建立领导干部定期上党课制度。镇街道和区直部门单位党委(党组)书记每年至少为所辖党员上1次党课;每名领导干部都要为所辖片区党员、联系点党员至少上1次党课。其中,党委书记上党课情况纳入全区党建工作考核。五是建立党党员备案管理制度。每年组织一次党员备案管理登记,着力理顺党员组织关系,提高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以登记管理促进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增强了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执笔:陈常国)
20150430
相关专题 |
·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