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怎样当好支书

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

2015年04月22日08:2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大家都知道“千方百计”这个成语的意思。问题只有一个,但解决问题时却有一千个方法和一百条计谋,问题再多也没有办法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矛盾“时时有、事事有”。特别是基层党支部书记,面对的是百姓的各种需求,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时时都有可能发生。那么,作为党支部书记,如何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做“缩头乌龟”,还是上山打虎?是为失败后找理由,还是为成功找办法?很多时候,对党支部书记而言,他所面对的最大困难不是问题本身,而是对待问题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只要是有解决问题的信心与勇气,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乐观进取的精神,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再大的困难也有被踏在脚下的一天。

正视现实才能看到问题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正确对待问题的三个阶段。作为党支部书记,面对已经出现的问题,不能像一般人那样,除去埋怨就是后悔,甚至隐瞒事实真相。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与其埋怨,不如正视。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天平村党支部书记申惠芳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天平村地理位置偏僻,村民们一直守土过日,靠天吃饭。申惠芳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经过多年的积极努力,天平村的经济发展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基本上实现了“壮有所为,老有所依,弱有所慰,残有所靠”的发展目标。但是,仍然有一些村民怀疑村干部把调整土地受益共享的钱花掉了,堵在村委会办公室里不走,非要讨个说法。

这件事对申惠芳的刺激很大,但是,她没有埋怨乡亲们的不理解,而是认真反思自己。她明白了,村子里的事本来就是村民的事情,村子里的财务开支理应对群众公开,自己没有做到这一点,是自己的错,村民们提出这个要求完全合情合理。

申惠芳和村干部商量后,决定把村里合作农场经营13年来的账目张贴公布,并把各个项目复印成小册子送到村民们的手中,让村民心中有一本明白账、安心账。

申惠芳的做法给广大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提供了借鉴。党群关系出现了问题,党支部书记一定要正视问题的存在,想想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而不能对问题视而不见。同时,还要认真仔细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尽力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一旦问题变大,解决起来难度系数会更大。

党群干群之间的信任度在降低,这是每一位党支部书记面临的共同问题。当这个问题出现时,很多党支部书记总是埋怨群众不理解,埋怨群众难对付,埋怨自己费力不讨好。如果都像这样一味地埋怨下去,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问题就很难解决。事实上,这种想法已经有意无意地把群众放在了党的对立面,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所以,当一名党支部书记遇到问题时,一定要积极查找原因,而不能选择逃避,甚至拖延不决,应该像申惠芳那样为官就要“不畏浮云遮望眼”,信念坚定才能不怵问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著名的《七律·长征》,不仅写出了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更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显示了我党我军面对困难从容不迫、应对自如的乐观态度,更显示了共产党人无往而不胜的坚定信念。

一名党支部书记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复杂的问题和困难,但遇到的困难再大也不会比民主革命时期遇到的大。面对生死的考验,为了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者们能够做到义无反顾,难道新时代的党支部书记为了人民的利益,却要在困难面前退缩吗?只要是拥有坚定的信念,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做下去,问题迟早有解决的一天。所以,既然担任了党支部书记,就要敢于面对困难,树立必胜的信念,这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

找到原因才能理顺问题

事实上,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有多方面的原因,找不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就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所以党支部书记要想真正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就必须对症下药,只有把问题的原因都找到了,解决问题才能得心应手。

申惠芳上任之初,面对村里的落后状况,她没有着急,始终坚信:“有人有地,尽心尽力,天平村能富。”经过对群众的走访调查以及对村里资源的摸底,申惠芳发现,村子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偏僻、资源匮乏、耕地面积少,村子里缺乏像样的集体经济,这些原因严重制约了村子的发展。找到了问题所在,申惠芳在困难面前就有了底气,提出了自己的发展计划:先是在村里栽上了各种果树,建立了一千多亩(六十多公顷)的果园,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转变,从单一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向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转变,很快使天平村摆脱了贫困。紧接着又进行了第二次产业结构的大调整,抓住城镇化建设的契机,大力发展服务业、工业,把一、二、三产结合起来,形成了集农业服务中心和合作农场管理中心于一体的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为村子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天平村的变化充分说明,党支部书记作为领头羊,走路一定要看方向,对症下药。由于每个村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存在的问题,所以每个村的发展策略都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一样,党支部书记一定要从本村的实际出发,逐一解决村子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推动村子的快速发展。

手脑齐动才能解决问题

“活人不能被尿憋死”, 很多人一遇到问题就喊头疼,总是想方设法回避问题,或者是直接在问题面前退缩,而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其实,如果能够静下心来仔细思考,眼下要解决的问题不管怎么变也只有一个,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却有多个,此路不通,还可以另辟蹊径,条条大路通罗马。

党支部书记身在基层,所遇到的问题无非是与群众相关的生产生活问题,但是,每一时段所面临的问题一定会有主次之分,这就需要开动脑筋,进而抓住主要问题,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

首先要多想。数学里面经常有一题多解的现象,党支部书记在日常的工作中也经常会有“一题多解”的现象。问题出现了,不要急于下结论,要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为了形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要迫使自己去想,不管多简单的问题,都要多想几种方法,久而久之多想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此外,集思广益很重要。大家一起商量,必要时可以召开全体党员会议。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多想办法,扩展自己的思路。

其次要懂变。有些党支部书记总是凭经验办事,认为这件事情以前就是这么办的,现在还应该这么办,这肯定是不行的。任何事情都是发展变化的,问题是老问题,但是,情况有可能是新情况,所以采用过去的方法解决现在的问题肯定是不行的。新的时代,党支部书记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同于以前。随着民主法制的逐步健全,群众的相关意识逐步增强,各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这就要求党支部书记紧跟时代变化和群众要求,不断采取新的策略。

再有就是查找根本原因,抓住问题的关键。“通过现象看本质”,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很多党支部书记遇到问题以后,不愿意动脑筋往深处想,只愿意停留在现象层面进行分析。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党支部书记,不仅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而且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

《党支部书记》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