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温州27万多名基层党员联系139万户群众 “红色细胞工程”打通“中梗阻”

时圣宇 董京

2015年04月21日08: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以前大多开开会、领领材料,不知道怎样为群众服务。有时知道该为群众服务,但又觉得不好意思。”浙江温州市文成县黄坦镇后巷村党员张德锐是十里八村响当当的电器维修能手,但在服务群众时却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基层党员服务群众缺乏机制和平台,党组织活力难以激发,往往会导致党员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出现“中梗阻”。

  为打通“中梗阻”,温州市开始探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党建“红色细胞工程”,强基惠民。

  每户都有党员联系,每个有困难的群众都能找到党员

  “打造‘红色细胞工程’,在组织网络构建上就是要做到‘两个全覆盖’:机关部门直接联系基层单位全覆盖、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全覆盖。”温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诸葛承志说。

  2014年4月,温州市委出台意见规定:市委常委联县,县党政班子成员领导联乡镇,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联村,并且每人结对联系两户以上基层群众,组织村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直接联系群众;每一层级联系时间都不得少于1年;确保每户都有党员联系、每个有困难的群众都能找到党员。

  “党员入户时,还要通过挂红牌、发放便民联系卡、穿红马甲等方式亮身份,点亮党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龙湾区瑶溪街道党工委书记潘乐仲说,入户走访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及时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逐层上报,保证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文成县让川村与葫芦降村的小路太窄,只容得一辆车勉强穿行,希望拓宽道路。”让川村叶新琰把这个心声上传到了手机APP“民情E通”上。没想到第二天,结对党员就上门了解情况,不到半个月拓宽工程就启动了。

  “除了要构建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网络,搭建党员干部和群众畅通、紧密的‘桥梁’也很重要。”温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滕荣权说。

  温州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网络实现“网上网下互动,全天候全开放收集”的社情民意收集格局,推广“民情E通”信息管理应用系统,为每名联村干部配置管理终端,实现网格信息第一时间录入、上报、交办,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

  党员对群众有“知名度”,群众对党员有“知民度”

  “红色细胞工程”让群众路线“走”得越来越深入。这种效应,体现在党员对群众有“知名度”和群众对党员有“知民度”的一路攀升上。

  每天晚饭后,乐清市虹桥镇埭下村值班的驻村干部会走到村民院中,与他们拉拉家常。“干部们有空就来家里坐坐,无论大事小情,我都愿意跟他们讲。”埭下村村民吴光柱说。

  2014年9月,文成县多次发生地震。地震中,基层党员自觉按照“红色细胞工程”服务区块划分,全县13760多名党员第一时间走进各自联系群众家中,安抚群众、搭建帐篷、组织巡逻,实现了人员“零伤亡”。

  “大灾面前彰显‘红色细胞工程’机制优势,可以说,如果没有基层党员这样一个个‘红色细胞’充分发挥功能,很难保证救灾工作能如此顺利。”文成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徐清雨回忆。

  “强基惠民是‘红色细胞工程’的目标,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表示,“红色细胞工程”是温州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力抓手,也是巩固基层阵地的有效措施。

  截至目前,温州27万多名基层党员联系139万户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0万余件,及时回应了群众诉求。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21日 18 版)

(责编:乔业琼、秦华)
相关专题
· 党建周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