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永远做“党的女儿”——记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

2015年04月20日13:40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永远做“党的女儿”

田华在电影《党的女儿》中的剧照。

田华和汶川地震灾区的孩子在一起。

《白毛女》让她一举成名,家喻户晓;《党的女儿》为她一生定格——成为终身的追求。

如今,昔日的“白毛女”已是真正地满头银发,但“党的女儿”却永远年轻,一直活跃在人们的视线中:知名文化单位一直在关注她,纷纷请她当嘉宾、任评委、做访谈;网民们十分尊敬她、爱戴她,为她点赞的文章比比皆是;就连家门口的修鞋匠每次见到她,远远地就会站起来向她致敬……

已到耄耋之年,本应渐渐淡出,为啥她却越来越走红?

今天我们走近八一电影制片厂离休干部、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的心灵世界,感受“党的女儿”一生的忠诚与担当。

“不仅要做一名好演员,更要做一名好党员”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电影人,田华不仅拍出了《白毛女》《党的女儿》《江山多娇》《白求恩大夫》《法庭内外》等数十部优秀电影,还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女演员奖”“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第19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第3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终身成就奖”等许多殊荣。

“是党和军队培养了我、教育了我,虽然已经离休,但党员永远没有‘休息’二字,只要我还没有倒下,就要尽自己的力量为党和人民服务。”田华离休时对组织的表白,成了她永远的“座右铭”。

1940年,12岁的田华加入了抗日队伍,16岁入党,面对党旗,她立下“一辈子对党忠诚,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的誓言。

从那以后,无论是参加演出,还是拍摄影片,抑或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她都要和党的原则要求“对对表”。特别是文艺界一度出现低俗、庸俗、媚俗等不良现象的时候,她的这把标尺卡得更严,不是主旋律的影片坚决不接,不是体现正能量的角色坚决不演,有的甚至是大导演找上门来,她也一口回绝,以致于有人说:一向低调的田华也耍起“大牌”来了!

田华经常断然推掉一些不托底的媒体访谈、文艺沙龙,弄得主办单位很尴尬。田华说:“作为一名公众人物,要对社会风尚起引领作用,不能为‘露个脸’‘出个镜’有请必到,更不能为赢得喝彩、博得眼球而信口开河、雷言雷语。”

只要是应承下来的活动,她都认真准备,有时几十分钟的节目,她往往要做好几天的功课。为了厚实储备,田华多年来养成了看新闻、读报纸,摘抄、背记党的创新理论的习惯。

田华从不用自己的影响力为个人谋私利、为儿女谋出路。当年,田华带着演出小分队到边境作战一线慰问演出,冒着枪林弹雨从一个阵地跑到另一个阵地,从一个“猫耳洞”钻到另一个“猫耳洞”,回来立功受奖时,她却远远躲在后面。

田华的长子面临职务晋升时,有好心人给她出主意,提醒她借自己的声望为儿子“活动活动”。可直到儿子退休,她都没向组织开过一次口。有一次,她听儿女们议论,有些事可以打个“擦边球”。她听了后严肃地说:“‘擦边球’也坚决不能打,弄不好就会犯错误!”

“我不仅要做一名好演员,更要做一名好党员。要向当年牺牲的战友和英雄模范一样,任何时候都要相信组织,管住自己,不然就不配做党的女儿!”这就是田华,做党的女儿70多年如一日,赤心不变、本色不改。

“只要生命不终结,舞台就永远不落幕”

重要节日、重大演出、行业活动、赈灾义演……田华“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在观众面前,她总是那样精神焕发、朝气蓬勃。

雄心不老,潜能无限。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艺晚会《我们的旗帜》彩排现场,左手骨折的田华打着夹板跟年轻演员一起扭秧歌;在纪念建国60周年举办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排练中,她腿部骨膜炎急性发作,靠偷偷地吃止痛片坚持下来;总政系统举办《强军战歌》歌咏活动,3个单位请她出山,田华都爽快地应了下来,每天排练都要转换几次场地,不停地更换服装,一天下来浑身都散架了,但第二天她又精神抖擞地站在舞台上……

“一个人可以老去,但艺术永远长青。只要生命不终结,舞台就永远不落幕!”田华一生痴迷艺术,视舞台为生命。

记者在田华“晒”出的工作日记上看到,4月份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金鸡百花电影节组委会请她提供历史资料,“中国电影未来之星”请她当评委,北京国际电影节请她参加开幕式,中国电影家协会邀她作学习报告,中华环保联合会请她宣读保护环境倡议书,党建杂志创刊会请她作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诗朗诵,中央电视台海外频道请她录制专题节目……

“都这把年纪了还那样蛮拼干啥?!”面对人们的关心,田华总是这样说:“趁着自己这颗螺丝钉还没有完全老化,我要坚持演下去,尽最大努力发出更多的光和热。”

晚年的田华,最欣赏的是龚自珍的那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她告诉自己,不能再演主角、当红花了,索性就当好绿叶。她满腔热情地为年轻人“抬轿子”。正如她在诗朗诵里的道白:我们多么想做改革者那弄潮的帆篷,或者将肩膀化成攻坚的云梯:踏上来吧,一代年轻有为的精英……

躬身为桥,立身为梯。早在1996年,田华就创办了“田华艺术学校”,请来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的老艺术家们为学生传道授业,一批优秀青年演员脱颖而出。

当前,影视产品虽然数量很多,但叫好又叫座的经典作品却不多,田华心里十分焦急。特别是看到有的年轻演员为了出名,靠炒作来吸引眼球,她大声疾呼:“要身在名利中,心在名利外,始终靠一流演艺赢得掌声,靠艺术实力打造精品。”

“我要为人民服务,不能为人民币服务”

面对这位幽默风趣、乐观爽朗的老人,谁也不会相信,她正一个人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活压力。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些年田华的日子真的不太好过:7年前小儿子患了肺癌,3年前丈夫患了肝癌,3个儿媳妇两个患了乳腺癌,一个被车祸夺走了生命。几年下来,田华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

各级的及时关怀,让田华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也让她更加“偏执”地坚守着人生的原则:党员的操守要比金子还贵重,比雪花还纯洁。

“妈妈,人家保险公司看上您这头银发了。您就往藤椅上一坐,什么话都不用说,不到一分钟的片子就给1万块钱!”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人花高价请她做广告,并请她的儿子当“说客”。

可田华想都没想就坚决拒绝了:“我是人民的演员,我要为人民服务,不能为人民币服务。我不能让观众认为党的女儿也向钱看!”

推了上家,还有下家,价码越来越高。一家中美合资公司找到田华,“起价”30万元。“阿姨,您还可以往高了要,40万、50万……多好的事儿啊!”这次的“说客”是老战友的女儿,田华同样不为所动。

20多年来,田华记不得回绝了多少公司和厂家。圈里人都知道,“田华不接广告”!就这样,她断了“挣大钱”的财路。

不久前,一档娱乐节目听说田华家的变故后以为来了契机,出高价请她“捧场”。田华翻翻脚本,婉言拒绝。

“我知道我真缺钱,我真想要钱。可是,钱不能这么个挣法。”田华坦率而真诚地说,“我的工作是党给的,我的名气是人民给的,我该拿的是我的工资,其他不属于我的绝对不能要!”

“挣大钱”的活动找不到田华,“不挣钱”甚至“倒贴钱”的活动,她却主动要求参加:中国文联主办的“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她积极参与;汶川、玉树、芦山等抗震救灾义演活动处处留下她的身影;在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江西老区遂川县慰问演出时,她发着高烧坚持登台演出,结果刚完成任务就昏迷过去,被抬上飞机直送北京的医院……

田华永远不会忘记,战争年代,她在老乡家里养病,农民自己吃野菜和糠窝窝,拿出小米给她熬粥……

“人民养育了我,我要还艺于人民。”常怀感恩之心的她,总是想方设法回报社会。

作为“山花工程”执委会授予的“爱心大使”,她和年轻人一道翻山越岭,把书本、文具和学费交到山娃手中。每次遇到特困家庭,她都把兜里的钱拿出来接济乡亲。

看到她年事已高,一些公益单位在开展慈善活动时不忍心惊动她。她知道后,主动找上门去,不服气地说:“别嫌弃我年纪大,我走得动!”目前,已到过狼牙山、太行山、大青山的田华,正着手计划把10座大山全部走完,给山里的孩子们献上一个老文艺工作者的爱心。

中华环保联合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顾问、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形象大使、中国榜样公益爱心大使……田华把极大的热情倾注到公益事业上,扛起了一连串的头衔。从这一个个头衔中,可以更好地读懂田华。(特约记者 刘国顺 记者 安普忠 新华社记者 张汨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