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党校理论学习中心组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3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既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又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不断创新的巨大飞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要学习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向着治国理政的现代化新高度不断迈进。
一、“四个全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总目标总方略
必须看到,当前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主要表现为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相互较量,国家战略思维、战略决策和战略行动能力的相互角逐。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关键要用顺势而为的治国理政总目标总方略抢占制高点,从而赢得和掌握主动权。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第一次完整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可以看出,在以前“三个全面”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全面从严治党。此后,在很多场合的讲话中又对“四个全面”进行了深入阐述:2015年1月,在云南考察期间强调要用“四个全面”引领各项工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系统辩证地梳理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治党治国治军、运筹国内国际大局,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认识和明确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总方略。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确立“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要求。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调研时完整提出“四个全面”重要思想,这次又系统论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可以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总目标总方略。
二、“四个全面”是紧密逻辑关联的统一体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每一个“全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相互有着紧密逻辑关系的整体。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中处于灵魂和统帅地位。邓小平首先提出小康概念,此后小康概念被逐渐地丰富为小康社会的模型,小康的标准也慢慢地由单向度扩展为多向度。十六大在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前增加了“全面建设”四个字。这既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和综合国力的目标,也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等目标。十八大把”全面建设”改为“全面建成”,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五个子系统,形成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就意味着社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统筹,也意味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每一个方面,都可以兑现为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和更高的医疗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中处于灵魂和统帅的地位,引领和指导着另外“三个全面”。这个战略目标的确定,是对民族复兴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空间布局的再认识。
(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大势所趋。全面依法治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压器,代表着社会正义和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全面从严治党能够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改革举措提供组织保障、领导保障和政治保障。在新形势下,我们必然选择这三大战略举措。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许多领域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改革措施不断强化,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动力。改革精神使我们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过程中,提炼和巩固了改革成果,在权利平等、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展现出现代化的明显特征。我们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推进深化改革,以全面深化改革的魄力和追求逐步健全完善法治。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核心都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保证了领导核心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证整个系统的协调和稳定。
(三)“四个全面”是一种完整严密的辩证关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整体。在这一战略布局中,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近期要实现的奋斗目标,具有战略统领和目标牵引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方式。只有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三大法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改革是途径,法治是保障,党的建设是根本。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法治的推进,特别是各领域改革工作骨头难啃,更需要用法治的方式明晰利益各方的权利边界和行为边界。全面从严治党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如期实现的根本保证,要实现权由法定、权依法使,使权力在法治之下运行。
三、在解放思想和强化问题意识中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统筹协调推进。
(一)解放思想,从客观实际出发。思想不解放,就不会有改革的重大突破、法治的健全完备、党建工程的深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也就无法实现。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更好地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保持“四个全面”的正确发展方向。当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客观实际。既要看到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面临的国际国内风险、面临的各种难题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就要求,必须科学准确把握新变化新特点,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要牢记的工作方法。
(二)总体谋划,抓住主要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出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变化,制约和影响其他社会矛盾的发展和变化,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工作方向。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牢牢抓住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和总纲。这是对以往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调整和深化,使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主攻方向更加明确。现在,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面对这样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要胸怀全局,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
(三)坚持问题导向,认识和适应新常态。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四个全面”就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都是针对一些深层次矛盾而提出的,目的就是不断因势利导,直面和化解矛盾。推进“四个全面”要求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深入研究思考,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在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所以,要主动自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把握规律、富于创造、增强主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宏伟目标。
(四)着眼长远,突出解决重点问题。改革发展事业越向纵深发展,就越要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从而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是工作措施和工作部署的重大创新,更是思想观念和工作理念的深刻变革,必须树立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思想,通过抓重点带动整体。既要总体谋划,又要牵住“牛鼻子”;既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又要处理好改革与法治的关系。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一些行业还有过剩产能需要化解,面对收入差距、民生保障还有较大改进空间,必须依靠全面联动、系统集成。既要注重总体规划,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把两者统一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伟大实践中。
(执笔人:周晓军)
(宁夏《共产党人》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