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安事迹
曹安,男,汉族,山东郓城人,1977年10月出生,1994年12月入伍,现任75475部队副部队长兼会谈会晤站站长。2010以来,因家庭变故,他主动挑起赡养父母、岳父母四位老人和抚养其弟、妻弟四个小孩的担子。虽然经济拮据、生活清苦,但他无怨无悔、负重前行,把豪情壮志洒向祖国西南边陲的同时,积极践行着为人儿、为人父、为人夫的传统美德,用孝心、爱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11口人的和谐大家庭。他的事迹经驻地政府宣扬后,感动了无数人,2014年曹安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一、当“好儿子”满怀孝顺之心,让四位老人快乐安度晚年。2010年,该同志妻弟和其弟先后因病去逝,看到四位已过七旬的老人受着丧子之痛,特别是患有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的母亲和患有糖尿病的岳父身体越来越虚弱,索性把他们都接到家中一起生活。虽然工作在部队,不能时时陪伴老人,但他始终用心尽好孝道,努力让老人们满意。每逢休假在家,一有时间,就会陪着老人看电视、聊聊天、散散步,排遣他们的孤独感;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他都不会反驳,而是耐心地听完,过后再作解释;如果老人哪里不舒服,有个头痛脑热的,他就及时请医生,买药、煎药忙个不停。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面对长期患病在身的母亲和岳父,虽然自己还有个哥哥在城里,但他从没要其将母亲接过去住,更多是默默地实践着自己的贤孝美德。2011年10月的一天,岳母出门不小心摔倒,经诊断为轻度中风且右腿骨折,需住院治疗。得知此情况后,他立即请了假回到家中。在岳母住院期间,坚持守护在老人的床边,打针换药,擦洗身体,挽扶大小便,从没有嫌弃老人,倒还经常安慰她,经过十多天的悉心照料,岳母很快恢复健康出院。老人们一辈子生活在农村,没有出过远门,很想到部队看看儿子。2012年年底,他将行动还方便的父亲、岳父、岳母都接到了防城好好玩了几天。他对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儿女养大不易,为儿女操了一辈子的心,儿女应该尽最大努力让他们在晚年舒心愉快地生活。
二、当“好爸爸”满怀关爱之心,让五个孩子尽享家庭温暖。其弟和妻弟去逝后,两个弟媳相继改嫁,分别留下了两个不满10岁的小孩,无人照看。对四个失去父亲不久,又失去母亲的孩子来说,“家”成了一种奢望。那时他想:孩子是无辜的,更是不幸的,亲生父母不在了,自己和妻子就是他们的父母,“家”没有了,自己和妻子就要给他们一个完整的家,无论多苦、多累、多难,也要把孩子拉扯大、抚养好。这些年,他对五个孩子都视如己出、关爱有加,让过早失去父母的孩子很快重拾了家的温暖。由于五个孩子年纪还小,平时吵吵闹闹、争抢东西的情况时有发生。他非常注意孩子们的感受,坚持不偏不袒、一视同仁,深得五个孩子的信任。他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即使工作再忙,每周都会打电话与每个孩子聊上几分钟,问问他们的身体和学习情况,说一些加油鼓励的话;为供孩子上好学,不让其他同学看低,他对自己很“抠门”,却从没有短缺过小孩的生活费用和学习用品。每逢过节、探亲回家都会买上一些新衣服,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父亲的慈爱。他说:自己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有限,他们虽小但都比较懂事,心里很宽慰,平时在部队最怕的就是小孩生病,自己哪里痛都可以,就希望他们能够健健康康。2010年底,他休假回到家时正好赶上吃晚饭,刚上饭桌,就发现其弟的小孩精神恍惚,才得知已经感冒了一天,于是抱着小孩与爱人一同来到镇卫生院,到卫生院时小孩体温已升至40度,打了点滴见体温未退,又迅即租车来到市里医院急诊,经过几小时的治疗,病情才稳定下来,此时已凌晨2点多,他在安慰疲惫不堪的妻子休息后,心里还是放心不下,便一个人在孩子病床前守候了整晚。
三、当“好丈夫”满怀体贴之心,让家长妻子倍感浓浓情深。他与妻子2003年结婚,一直两地分居,但感情很融洽。即使这几年,家中多了四位老人和四个小孩,在生活压力加大、家务琐事增多的情况下,双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心,家庭关系非常和睦。他说:十年了,自己在部队,妻子家里家外一肩挑,付出的比自己多得多,唯有时时处处给予体贴以回报。他爱惜妻子,只要探亲回家,尽可能的帮妻子分担一些家务,给地里松土积肥,给屋子修整补漏,一有重活、累活、脏活便抢着干。他尊重妻子,在处理家里的大小事时,夫妻平等对待,有商有量,力求让妻子舒畅、满意。他的妻子在农村,种地之余,靠打临工赚点钱,收入比较低,他担心妻子为还清10万元的欠债,太过拼命、苦着自己,于是将每月工资几乎悉数寄回。由于长期繁重的家庭负担,他的妻子有时也难免会露出怨烦、不快的情绪,这时他会静静听完妻子的诉说或牢骚,过后再去安慰、开导,表达自己的愧疚之情,从不埋怨妻子。
相关专题 |
· 百名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