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县社梁乡誉隆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峰
孝义青春书写无悔人生
从山沟沟里创进大城市的杜峰在几年的时间里,生意越做越大,身家已近百万。然而,为了孝顺瘫痪在床的老父亲,他放弃了生活15年的城市,放弃了蒸蒸日上的生意,在乡亲们困惑的目光中回到了贫穷的家乡——河曲县社梁乡柳家甲村,开始了服侍父母,土里刨食的“新生活”。
少年只身闯世界,勤劳苦干事业丰收
15年前,杜峰17岁,刚刚初中毕业的他渴望山外的大世界,辍学打工,贴补家用。在太原一家物流公司,他很快适应了打工生活,用庄户人吃苦耐劳精神赢得了客户的认可。这工作一干就是几年。
2001年,杜峰的父亲在煤矿出了事故,腰椎严重错位,下半身永远失去了知觉。一家人顿时陷入了困境当中,弟弟妹妹相继辍学。杜峰擦干脸上的泪水,叮嘱弟弟妹妹照顾好爹娘,回到了太原,决心用自己的双手创业,帮助家里度过难关。
2003年,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杜峰用自己六年来打工赚到的钱成立了自己的物流公司——誉隆货运物流公司。他凭借山里人的憨厚和善良,热情待人,诚信说话,有时就是不挣钱也要把工作做好。久而久之,有一大批稳定的客源,生意越做越好,也交到了许多知心朋友。在他的努力下,家里情况得以好转,父亲的情绪也渐渐稳定下来。
在父亲的心里,杜峰就是他的骄傲。每每想起儿子,父亲就志得意满地对妻子说:“给我抽抽儿子带回来的纸烟!”他常常惋惜:“要是我儿子再多读几年书,不知道该出息成个啥样哩!”
亲情浓重难割舍,共同致富有良方
将生意做大,在太原买房、生活。谁都以为,这是杜峰未来的生活前景。他几次想将父母接到身边来照顾,可是父母拒绝了。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一辈子土里刨食,不愿走出熟悉的小山村。随着弟弟妹妹的长大,家里的开销越来越大,母亲既要照顾瘫痪的丈夫,又要种地,身体的负荷也是越来越重。四年前,母亲的双腿突然疼痛难忍,连站都站不起来了。医生说,这是劳累过度所致。杜峰急得流下了泪。弟弟妹妹都是刚结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没有余力帮扶家里。父亲瘫痪在床,母亲又成了这样,这个家庭顿时又陷于风雨飘摇之中。
经过几天的思考,杜峰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公司转手,返乡创业。善良的妻子听从了他的建议,帮着他完成了所有的后续工作。对于这种做法,父母坚决反对,村里人也不理解。不少人都在背后悄悄议论:“准是杜峰那小子在太原混不下去了,所以回来种地了……”一些相好的朋友也苦口婆心地劝他留在城市。
杜峰谢绝了大家的好意,“土地是庄户人的根,我就不信了,这山村村里就找不出一条致富的路子!”柳家甲村缺矿,缺水,就连庄稼,也长得一般,最不缺的就是那漫山遍野的青草。将眼光盯在了这些青草上,决定建立合作社,发展羊产业。
创业的道路是艰难的。光厂地厂房就需要七八十万,买羊也得七八十万,还得打两口井,这是一笔巨大的数字。杜峰到村里动员大家参与合作社,共同发展养殖业,最终,有十八户人家入了社,归拢了一部分资金。不足杜峰四处去借,一遍一遍地跑银行贷款。2011年,誉隆养殖专业合作社终于成立,200多只羊入了栏,还从本村雇了四个工人。
他强迫母亲放下种地的营生,社里家里两头忙。社里搞卫生、喂食、防病,回到家里,还要帮父亲翻身,喂喝,抱他到院子里晒晒太阳。瘫痪多年的老父亲身子瘦弱,体重和一个孩子差不多。每每将父亲抱在怀里,杜峰都深深自责:父亲为了四个孩子,受了一辈子苦,自己一定要陪在他的身边,让他安享晚年。
孝道感动上天,养殖业的行情不错,合作社从最初的200多只羊发展到870多只。2014年,誉隆养殖专业合作社羊的出栏量就达到了300多只,卖了30多万元钱。合作的村民发了“羊”财,尝到了养殖致富的甜头,劲头更高了,信心更足了。杜峰打算再上新项目,带动更多的村民来致富。
从城市物流公司的老板成为乡村里养殖合作社的小老板,杜峰没有多大改变,他依然淳朴、憨厚。他说,大城市虽有发展前途,但老百姓离不开土地。做人,更不能背离了孝道。
相关专题 |
· 百名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