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全国百名“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活动

【创业创优】王立峰事迹

2015年03月18日19:3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王立峰事迹

王立峰,男,37岁,汉族,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外地务工人员,现任地杰中心车队队长,2000年到西城环卫下属地杰中心工作,一干就是十三年,这期间他扎根环卫,一心铺在工作上,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十多年如一日,发挥年轻人肯钻研好琢磨的精神。多年环卫工作的捶打与磨练让他成长为技术过硬、一岗多能的青年技术骨干,曾被北京市政府授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总工会颁发的“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等17项荣誉称号。

一、一岗多能 技术过硬

2000年5月西城环卫中心机扫队(现地杰中心)成立,王立峰做为机扫车司机到中心工作。当时机扫队刚刚成立,简单恶劣的工作条件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而王立峰没有退缩,他深知环卫工作对城市环境的重要性,出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珍惜,咬牙坚持了下来。

他一直潜心于学习钻研车辆驾驶技术,从最初只能驾驶机扫车到能够驾驶喷雾降尘车、洒水车、洗地车、多功能撒布机、挤压车、垃圾车等多种作业车辆。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向修理工请教修理知识,掌握了一定的修车技术。正是通过不断学习,积累大量工作经验,使王立峰同志逐渐成为技术全面的全能司机。

2013年3月他被任命为车队队长,负责维修班工作的同时负责车辆管理工作。王立峰利用业余时间对所有车辆的保险单据、行驶证、行车执照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整理,凭着“苦,狠,准”的劲头,一肩担起了修理班的各项工作。7年来他带领班组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完成了中心交给他的各项工作任务,出色地完成了奥运之年与建国60周年大庆期间的作业车辆保障任务。

二、大胆创新 成绩显著

几年维修工作干下来,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善于思考、喜欢琢磨的王立峰并不满足于现状,如何发挥出各种作业车辆最大功效,同时节约修理成本是他锁定的又一工作目标。他注意到返厂维修花费高昂以后,身先士卒率先掌握吃透了维修保养发动机的原理和技术,最后所有车辆发动机均改为自修保养,与外出专业保养平均费用11000元/台相比平均每台节约开支7000元,平均每台维修成本4,000元,仅这一项每年就为中心节约经费开支约7万元。

2004年他对机扫车副机的点火开关电路进行改造取得良好收效,并在西城区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被评为2004年度西城区创新项目。2008年又成功研制了新型垃圾箱翻起装置,2009年祖国60周年大庆之际,他又一次进行了大胆创新,制作适应环卫工作特性的吊装设备,弥补了中心以往没有吊装设备的缺憾,自行设计制作的吊装设备投入使用后,在时间和工力上,比原先缩短减少近一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连年获得西城区技术创新项目成果奖,本人多次被评为市、区级经济技术创新标兵。

三、脚踏实地 勇攀高峰

在西城环卫工作的这十余年,王立峰同志多次荣获市、区及环卫中心授予的各种荣誉称号,为中心节约数以万元的资金。面对赞誉和鲜花,王立峰同志显得很清醒,他说如果把环卫工作比作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自己就是一枚普普通通的螺丝钉。只是在面对家人的时候,他更多的是内疚和自责,无论平时还是过年过节,他都很少在家,更谈不上陪伴和照顾,连续十年春节都是在岗位上度过的,没有因私因病请过一次假。2009年60周年大庆期间远在老家的父亲被查出癌症晚期,为了国庆作业车辆保障任务在面临大家与小家的艰难抉择中,他最终选择顾全大局,坚守岗位,未能在病床前尽孝,直到父亲临终前只留下一句“干好自己的工作,不用回家照顾我。”正是这殷殷嘱托和家人的无限宽容与理解给予了他不断前进的动力,在工作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攀登上了人生旅途中一个又一个高峰。

虽然现在的工作更忙碌了,忙里偷闲王立峰也会到单位维修车间转转,看看维修的进度,也正是这样一份发自心底对环卫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激励着他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美丽绚烂的生命旅途。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娟、秦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