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亮简介
周红亮,男,汉族,1976年7月生,中共党员,西安电力技工学校毕业,大专学历,宝鸡供电局运维检修部秦岭输电运维班班长,高级技师。
周红亮自参加工作来一直坚守在被称为“电力蜀道”的海拔2200多米高秦岭深处的巡线工岗位上。他所在班站负责的是宝鸡供电局在全国首创“带负荷融化线路覆冰技术”的核心部位,承担着为宝成电气化铁路和凤县、汉中地区供电的110千伏秦岭重冰区段融冰保电任务,以及遍布秦岭山脉的34条、全长864.4千米的线路运行维护工作。18年来,他每天徒步翻越大山,累计高度相当于200多座珠穆朗玛峰。在他倡导下成立的“周红亮创新工作室”目前已有创新成果10余项,其中330KV更换绝缘子拖瓶架等三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2012年至2014年,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和《晚间新闻》栏目,三次对他的融冰保电事迹进行了深入报道,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陕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也先后以《电力蜀道巡线工》为题,进行了集中宣传。曾获得宝鸡市“五一”劳动奖章、陕西省先进生产者、2013年“身边的陕西好青年(爱岗敬业类)”,第13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电力蜀道”的守护者——宝鸡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秦岭输电运维班班长周红亮
在巍峨险峻的秦岭深处,有一个不知疲倦、翻山越岭的人,他承担着宝鸡地区19条35千伏、110千伏输电线路的日常巡视和维护工作,保障着所管辖地区的150万人的稳定供电。在他的守护下,我国最早的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从未出现过断电停运现象。他就是陕西宝鸡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秦岭输电运维班班长周红亮。
周红亮所在的秦岭运维工作站负责巡视的线路有673公里,90%都位于秦岭大山深处,其中有两处特别艰险,被称为“老虎崖”和“老虎嘴”。这一带山大沟深、冷暖气流交汇,每到冬季雪天,供电线路覆冰严重,因此也有“电力蜀道”之称。周红亮几乎每天都要徒步在“电力蜀道”上,穿越悬崖峭壁、荆棘丛生的“老虎崖”、“老虎嘴”巡视线路,这样的路他一走就是18年。
“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逃难的,仔细一看原来是巡线的。”有人用这样的话来形容送电线路工的辛苦。酷暑难耐的夏日,他趴在可以烫熟鸡蛋的铁塔上维护线路、处理故障;寒风凛冽的严冬,周红亮每天都要进行5个小时的分相融冰操作,在寒风中,饿了,就拿出一个冻得硬邦邦的馒头啃一啃,渴了,就把快结了冰的矿泉水放在衣服里暖一暖,喝上一口然后继续前行。这些就是他18年来每天的“必修课”。
2008年初,罕见的冰雪灾害和2010年初的冻雨,对、线路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他和工友们穿上军大衣、带上干粮和热水就出发了,经过一夜的查找,终于在硖石汉线68号杆塔处找到了线路断电的原因,等到维修队来接应他们时,他们的军大衣已经冻僵成“盔甲”,每个人的眉毛、脸上都是冰凌子,活像冰雕的人。
在工作中,他不仅是一个能吃苦、能奉献的职工,而且还是一名善于思考、勇于创先的人,他组织班组职工研制的仪器和装备,不仅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还获得了省级和局级多个奖项。在验收工作中,周红亮发现330千伏验收耐张杆塔引流测量存在无合适测量工具的重大隐患,他带领技术公关小组潜心研究,反复试验,制作出了测量方便的线路引流小弧垂测量仪,打破了小弧垂无法测量的尴尬局面。该技术获得了陕西省电力行业协会创新成果奖,该仪器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避免在巡线过程中遭到动物伤害,在多年的巡线工作中,不断总结、实践和创新,带领班组职工研发了“防蜂帽”。当线路工走在山里的小道时,如果不小心,触碰了“地窝蜂”,立即将头上“防风帽”的丝网放下,可以完全制止蚂蜂袭击,达到保护头部、颈部的作用。自从“防蜂帽”研发成功后,在宝鸡供电局送电工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受到了广大职工的欢迎。
相关专题 |
· 百名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