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 吴波在工作中。 图② 原财政部长王丙乾(左一)、原财政部长项怀诚(右一)看望吴波同志。 资料照片
人物小传
吴波,1906年生于安徽省泾县。1939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4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陕甘宁边区财政厅秘书主任,晋察冀边区粮食局副局长、代理局长。解放战争期间,兼任晋察冀野战军后勤司令部供给部副部长,晋察冀边区财经办事处处长,华北解放区财政厅副厅长,华北人民政府财政部副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财政部办公厅主任、部党组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组副书记,财政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兼任国务院财贸党委副书记。1978年后历任财政部顾问,财政部部长、党组书记,财政部顾问、党组成员。1988年离休。
一位父亲、一份遗嘱,一个流传至今的故事。这一切都与吴波有关,与这位参与奠定新中国财政基础,年逾古稀仍担当大任的前财政部长有关。
时间回到10年前,2005年的2月初春,99岁的吴波走完了生命的旅程,留给儿子们的只有一份特殊的遗嘱。说特殊,是因为同样的遗嘱,吴波立了两次。一次是2000年病重期间,一次是去世前一年;说特殊,是因为两次遗嘱的内容都是要将自己的待遇住房交公。第二次遗嘱,他特别写给财政部党组,并要求子女不向财政部伸手要任何照顾。
老部长吴波虽然已经走了10年了,但这个故事依然流存在很多人的口中心上。不少人讲给自己的孩子听,讲给孩子的孩子听。然而,这一切不过是吴波人生的最后一个故事而已。克己奉公、清正廉洁早已不是吴波的生活片段,而是他全部的生命和整个的灵魂。正如他离休后对自己革命生涯的概括:“面完达摩十年壁,换得金刚百炼身。今日灵山问证果,此生犹愧净无尘。”
一个“愧”字写出了吴波一生追求的境界,那就是一尘不染的灵魂,高贵纯净的精神,而这一切都体现在他对党的忠诚,对人民和事业的无私奉献中。
最大任职年龄的财政部长
如果数一数新中国历任的财政部长,吴波算得上是在职年龄最大、在职时间极短的一任部长,但这丝毫不减人们对他的敬重。
1979年,吴波走马上任财政部部长时,已经73岁。
上任那年,正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大地掀起了改革开放的高潮。经过调查研究,吴波建议中央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并分别对广东、福建两省及深圳、汕头、珠海、厦门4个特区实行特殊的财政政策。这一方案,既不影响中央宏观大局,又能发挥地方积极性,还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腾飞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使受“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的税收工作恢复正常秩序,在吴波的具体指导下,财政部于1979年提出具有深远意义的税收三大建设(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目标,并付诸实施;他还草拟了经国务院批转的《财政部关于改革工商税制的设想》,明确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及内容。
在人们眼中,吴波既是一位专家型的政府官员,又是一位实干型的高级领导。他处处以身作则,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吴波的工作风格不仅对财政部形成勤奋、清廉、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起到了重要作用,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佳话美谈,直到现在,人们还常常说起吴波的“抠门”故事。
1960年我国经济困难时期,财政部为解决干部食堂吃菜问题,曾用一块闲地种了几年蔬菜。后来吃菜问题解决了,菜地变成葡萄园。为给葡萄园建围栏,当时部行政司做了一个200多元的插竹篱笆预算。吴波看后批示:“要重新计算一下,是插竹篱笆省钱还是拉铁丝网省钱?”经过重新测量计算的结论是,拉铁丝网只比插竹篱笆节省20多元。吴波这才批准了这个预算。
吴波经常说,无论是基本建设投资,还是事业经费拨款,都应精打细算,绝不能大手大脚,更不能铺张浪费。
吴波担任财政部领导30多年,形成了一套丰富的理财观,主要是5个结合,一是发展经济与壮大财政相结合,反对只重视财政收入而轻视经济发展的观点。二是经济发展与国力相结合,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思想。三是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始终坚持充分调动中央、地方的两个积极性。四是增加收入与勤俭节约相结合,并一以贯之地应用于财政工作的实践中。五是专业征税与群众协税相结合,抓税收与抓生产相结合,完成税收任务与严格贯彻财税政策相结合,税收理论与税收实践相结合。
吴波的这套观点对财政工作实践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为财政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最不普通的普通人
吴波从不端架子,与吴波相处的人都说,吴老很普通。
原财政部办公厅档案处处长冯润来说,“他不把自己当成是部长。”冯润来今年83岁,1951年到机要室担任打字员,很多重要文件都由他来打,他的办公室和吴波在单位的宿舍相邻。“一天,我晚上加班,天气很热,我穿着背心裤衩打字。吴老拿着文件进来了,看见我这样说,‘你可真爽’。”冯润来边笑边说。
北京市西城区大酱坊胡同20号,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分配给吴波的一个小二进的四合院。
“我第一次来到这个院子时,不敢相信这是财政部长住的房子。房子年久失修,很多地下的青砖已经裂了,地面凹凸不平,窗户上的油漆也基本脱落,房上长出了荒草。正房客厅里的陈设更是陈旧,一套破了皮的旧沙发,两把旧藤椅,一个旧书柜和一张旧的长条桌。”曾给吴波当过工作秘书的王沈京说,“就是这样一个小院子,吴老一住就是47年。”
“我当副部长以后,几次提出要修葺吴老的房子,他都不同意。后来梁柱的油漆脱落了,有的地方漏雨了,不修实在不行了,他才勉强同意修。”原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回忆说。
严于律己,公私分明,不给国家添麻烦,不占公家一点便宜,这是吴波一生坚守的原则。他任部长期间,坚持不给自己配专车。
1976年,吴波到山东省调研,不同意坐小车去,和同事们同乘一部面包车出发。一周后,一行人乘火车到泰安,接待人员让吴波乘坐红旗轿车,吴老婉言谢绝,和大家一起挤在一辆北京202吉普车里,而象征职务等级的红旗牌轿车放空跑回。事后有人问吴波,让红旗车放空跑个来回不是浪费吗?吴波说:“如果我坐了红旗车,我在泰安调研几天,红旗车就会跟我几天,这会造成更大的浪费。”
在财政部任职期间,吴波为避嫌,没有到自己的故乡安徽省去过一次。1982年,第四任财政部长张劲夫调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邀请吴波和夫人一同去黄山看看。吴波和夫人乘火车到达合肥时,安徽省委办公厅主任带车到火车站去迎接,从黄山回北京时,省委又派车把他送到火车站。上火车前,吴波委托省委办公厅主任将50元转交汽车队。他认为,这次到安徽是私人的事,私事不应该享受因公出差的待遇,否则就是公私不分。
从1997年开始,陈纪祥给吴波做了8年多秘书,并把老人家送走,“吴老去世前嘱咐我说,有两个保险柜是财政部的,等我走后,一定要交回。”陈纪祥拿出一张办公设备退库单,上面记录着“吴波部长,2005年3月4日,两节柜、五节柜各一,交物人陈纪祥”。
“如吴老般克己奉公的老一辈党员大有人在,但如吴老一样纯粹的不多。”项怀诚说,吴老所作所为都很普通,但在平凡小事中严于律己,累积起来却让人感到高山仰止。
而吴波就这样坚守了一辈子。吴波的这些故事后来被财政经济出版社编辑成书,名为《来去无尘——一位财政部长的生前事》,感动了无数财政人。
最富有和最清贫的父亲
吴波的儿子吴威立今年80岁了,但依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他说,“父亲是个温和的人,从不和我们发脾气,也不讲大道理,更多是身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我们。”
1957年,吴威立考上清华大学,吴波高兴地对吴威立说,你需要买什么,开个单子。于是,吴威立列了一个清单,总计花费是98.5元。“妈妈说,给100元吧。父亲说,不行,就是98.5元,一毛也不能多给。”
“哥哥吴本宁大学毕业,申请支边,去条件艰苦的甘肃工作。父亲支持他的选择,问他,你考虑好了吗?去那里就要扎根到底,一辈子不许回来,也不准找人利用我的关系。”吴威立记得,当时去了5个干部子弟,而最后,就剩下哥哥一人在甘肃舟曲落地生根。
“我本来有机会去国有资产管理局工作,但父亲不同意,他说,我在财政部工作,我儿子决不能再到财政部归口管理的单位工作。”吴威立说。
吴波的儿孙没有谁沾到过他的“光”。项怀诚说,吴老从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打自己的旗号谋取个人私利,也不让家人利用他的职权占有任何好处。
2000年的一次病重,让吴波开始立遗嘱。这是他的第一份遗嘱,是为了去世后把住房交还国家。为此,他还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并请财政部的几位秘书作为遗嘱见证人。两年多后,吴波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他不放心去世后房子交公的事,感觉还有些意愿需要给财政部的领导表达,又写了第二份遗嘱。这次他直接写给了时任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在遗嘱中,吴波说,我要求我的子女不要向财政部伸手,也请部里不要因为我给他们任何照顾。
2005年2月20日,99岁的吴波平静地走了。因为挂念着父亲的遗愿,吴威立召集家人,并请了父亲的秘书和身边工作人员开家庭会议,形成一份详尽的《家庭会议纪要》,将遗嘱中的安排,逐条逐人地落实下去。吴威立还写了一份《交房申请》,请父亲的秘书送到了财政部。“我曾劝过父亲,希望他能考虑到在外地的兄弟生活困难的情况,把房子买下,但他没有同意。所以,我们尊重父亲的意愿,交还住房。”吴威立说。
吴波在第一份遗嘱中说,“我参加革命成为一个无产者,从没有想过购置私产留给后代。”他没有大额存款,仅有3万元左右的积蓄,除去丧葬费和儿子搬出公房等费用外,几乎没什么剩余,留给几个孩子的就是几大柜子书籍,但他留下的那沉甸甸的精神财富,却弥足珍贵。(江 帆 常艳军)
相关专题 |
· 人物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