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此生不愧净无尘——财政部原部长吴波的故事(上)

2015年03月09日10:15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此生不愧净无尘

  吴波夫妇(中)与山东来的朋友们合影。资料照片

  编者按

  有道是: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话时。一个人身居要位大权在握时,被人颂扬并不乏见。如果离开了领导岗位,还能听到人们的赞誉,那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在财政部,有这样一位老人,尽管已经离任30多年,去世10年,今天提起他,从部长到普通干部,无论是在任的还是退休的,都深深地感念敬佩。他便是新中国财政部第五任部长——吴波。

  2015年2月6日,本报“光明文化周末·文荟”专题版整版刊发了纪实性散文《一位财政部长的两份遗嘱》(见左图),以生动的文笔,追述吴波奉献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光辉一生,重点叙述其公而忘私,清正廉洁,生前立下遗嘱,去世后房产交公的感人事迹。文章一经发表便在读者中引发了强烈反响,经光明日报文艺部微信公众号推送,又在新媒体上受到广泛关注。

  我们在原有报道的基础上,继续挖掘吴波为祖国鞠躬尽瘁、为人民奉献一生的感人事迹,还原他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人最为质朴的本色。请您跟我们一道重温吴波的故事。

  “晚春蚕老丝难尽,孺子牛亡汗未消”。2005年2月25日上午,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告别室,走完99年人生历程的财政部老部长吴波,静卧在鲜花、翠柏丛中。面容依然如生前那般淡然、和蔼、平静,让人感觉他没有离去,只是沉沉地睡着了,进入了梦乡。

  梦里几度魂归故里。叶落归根,也或许,他只是“回家”了,回到了安徽省泾县茂林村,他的诞生地。

  这是座清代古宅,至今保存完好。有庭院和七间老屋,坐北朝南。屋前有道照壁墙,八字形的院门向东,花砖门墙,青石石坊。吴波于此间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

  20世纪80年代初,从财政部长任上退下来的吴波回家乡。家乡人以为他当了国家财政部长,这次衣锦还乡,会是前呼后拥,车辆盈门。哪知吴波不出声响地回来,连坐车都是自己掏钱。乡亲们看当了大官的吴波,还是老百姓的样子,纳闷地说:“吴波当官不像官,怎么没有一点儿大干部的架子呢?”

  吴波这次回乡后,写了两首诗。其一是:“去时乌头归白头,白头喜见少年游。村郭依稀今又是,物换星移六十秋。”儿子吴威立看到后,步原韵和了一首:“不向故国夸紫骝,一生谨慎唯运筹。桑梓一支夕阳曲,清风盈袖月满楼”。

  知父莫若子。“一生谨慎唯运筹”概括的是吴波的事业奉献,“清风盈袖月满楼”则道出了吴波的人生境界。

  一无所有地来,干干净净地去。吴波的生命却因为“无”而获得了“有”,因干净而臻丰盈,如珠玉般散发出温润而恒久的光芒,泽被后世。

  换得金刚百炼身

  就是从故乡这座古宅出发,吴波开始了艰难的人世跋涉。这注定是一段带有时代特色的、异常曲折坎坷的奋斗之路和求索之路。

  曾被“三民主义”鼓动的他,加入了北伐军。但随着蒋介石叛变革命,北伐最终失败。他也很快发现国民党说一套、做一套,感到失望至极。

  从此他追求真理执着而不舍,在旧军阀部队里,几次宁可丢掉饭碗,也不与邪恶为友,不以人民为敌;主持湖南赈灾,在随时会丧命的危险处境里,与贪官污吏智斗,使赈灾粮款免遭贪污,拯救了数万灾民。

  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工作时,吴波读到了进步书刊:鲁迅的作品、苏联的革命小说,等等。这些书刊对旧社会的揭露,对正义良知的呼唤,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撼动着他的心。这个两眼迷茫的青年,从此对社会主义有了笼统概念,对未来有了向往,渴望那种没有剥削、人人有工作有饭吃的社会早日到来。

  在上海,吴波还结识了中共党员刘子华,从他那里了解到共产主义,听到很多革命真理。这是照亮他内心的第一束信仰之光。

  1936年西安事变后,吴波在西安受到了周恩来的接见。被周恩来的高尚人格、博大情怀深深打动的吴波,更加坚定了革命信仰。

  端着国民党政府陕西公路局长饭碗的吴波,开始为延安和共产党做事,营救了大批红军西路军。后来,他干脆放弃官禄,投奔延安加入了革命队伍。

  在革命圣地延安,吴波接受了革命精神的洗礼,迎来了思想的脱胎换骨,他决心放弃私利,放弃“自我”。他的放弃自我,是宽泛的,也是深刻的: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不能为自己活着,要为人民和国家活着,这样才有意义;追求名利,不如放弃名利活得轻松;一个人要活得真真切切,说真话,办真事,做真人,才能活出自我,才是人的真实境界。

  这样的理想和信念从此伴随着他,照亮了他往后的生命。

  1983年,吴波离休之后重返延安,对自己参加革命后的生涯做了一个概括:“面完达摩十年壁,换得金刚百炼身。今日灵山问证果,此生犹愧净无尘。”“犹愧”是自谦,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人民,忠实地完成了自己的夙愿,完全担得起“此生不愧净无尘”。

  一生肝胆如星斗

  新中国诞生前夕的一个清晨,一支特殊的队伍,带着办公用品、账本和财政文件档案,进入了北京,日夜兼程地筹备成立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时任华北财政部副部长的吴波就在这支队伍当中。

  这个穿灰色中山装、身材修长的中年人,一路不知疲倦地与领导、同事们商谈新中国成立后的财政预算问题。他是那么年轻俊秀,英姿焕发,充满自信和活力,同时又满心焦急。

  吴波清楚,正如毛主席所说,他同样也是来进京赶考的。考试的题,是建立新中国财政的大题,没学过,太复杂,太棘手,考不好后果不堪设想。

  顶着这样的压力,吴波与其他财政人殚精竭虑、忘我工作:加强统一的财政制度建设,实行财政预算制度,建立健全会计制度,建立健全税收机构……一桩桩、一件件事务,如火如荼地展开和推进。

  那些年三里河财政部机关的夜晚,灯常常彻夜地亮。吴波带领有关部门的同志挑灯夜战,研究财政税收政策,草拟法规、制度,不知熬过了多少夜晚,倾注了多少心血。

  “吴波同志在财政战线担任部领导工作30多年,不仅在实际工作中为新中国财政的奠基、发展和壮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还将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了一套丰富的治税观和理财观。这是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财政部一位原领导如此评价。

  “讲真话,办真事,做真人”,这是吴波在延安时立下的毕生信念。在生活中,吴波修养好,为人和善,从没有见他发过脾气,但对工作却一丝不苟,十分认真。对于领导同志的讲话,吴波认为不妥当的,也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和意见,并且据理力争,从不顾及个人得失。

  吴波的求真,到了丝毫不马虎的程度,无论做一般工作,还是担任部长,研究问题,批阅公文,常常是夜以继日。夜以继日,不是效率不高,而是他太细了。每份文件、每个问题,不搞准确、不弄透彻绝不放过。特别是研究问题时,吴波仔细到了不自上而下搞几个回合的调研,不反反复复研究和听取不同意见,就不提出方案的程度。

  吴波主动让贤,也是财政部流传多年的佳话。作为新中国的“模范部长”,1980年,在中央提倡干部年轻化时,吴波把财政部长职位主动让给年轻有为的副部长王丙乾。

  对吴波部长一生的评价,财政部原干部、中国建设银行原副行长赵玉琢用一副对联进行了概括,上联“一身正气”,下联“两袖清风”,横批“模范干部”。

  精打细算当家人

  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到来的时期,吴波时任财政部副部长。吴波时常对大家说,虽然财政部每年有千亿元的资金,但都是税务员们从纳税人那里几元几角甚至几分钱收上来的,是人民的血汗钱。为国家节约每一元钱,应当是财政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

  财政部第六任部长王丙乾认为,理财首倡节约,是吴波理财理论的核心。在吴波的观念中,这不仅是一个财政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勤俭节约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时期克服各种困难、走向胜利的法宝,同时也是发展壮大国家财政的重要基础。理财的大忌就是铺张浪费,花钱大手大脚,从而产生腐败因素。

  吴波任部长期间,正是国家财力十分吃紧的时期,他提倡财政部带头简朴工作、厉行节约。

  当时,财政部的办公条件很艰苦,夏天炎热,总务处要给他配电风扇,他坚持不要。他的会客室的沙发又破又旧,还带着补丁,1980年部总务处多次提出更换,他都不同意,说补补还可以坐。他的会客室(实际就是外屋)十分简陋,只摆放着一些书和花草。

  身为财政部领导,吴波一生不知管过多少钱,但他心里始终装着国家和集体,而将个人的需求压缩到最低。在吴波看来,当领导的一“大方”,风气就会变坏;相反,节省下来的钱,却可以帮助群众或有困难的职工,一举两得。

  “作为一个财政部长,吴波精打细算是出了名的。”赵玉琢说,在困难时期,财政部为了解决干部食堂吃菜问题,决定要用栅栏围一块空地种菜。当时行政司准备花200元建竹篱笆墙,写报告请吴波批准。他却批示要重新计算,看看是建竹篱笆墙省钱还是拉铁丝网省钱。结果拉铁丝网省了20元。一件小事尚且如此,在大事上他就更不允许浪费了。

  有一件事让赵玉琢记忆深刻。改革开放了,出国的人多起来了。1979年,赵玉琢跟一个外贸考察团去了美国,回来后向吴波部长汇报也建议他出国去看看。吴波部长听了之后说:“我年纪大了,先进的东西看了也学得慢,还是叫年轻的同志先出去学吧。出国费用很高,能省就省一点吧。”

  财政部机关至今挤在北京三里河的两幢办公楼里:北楼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修建的,南楼也是近二十年前修建的。不是财政部没钱,也不是国家不同意,但改善办公楼的计划多年都没启动。原因何在?从吴波等老一辈财政人开始,财政部留下了艰苦朴素的传统——虽然管着大把的钱,要花在自己身上,还真舍不得!

  “吴老的精神、风范不断激励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定信念、牢记宗旨,守纪律、讲规矩。吴老的高风亮节,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这样说。(记者 饶翔 赵玙 杨亮)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乔业琼、秦华)
相关专题
· 人物事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