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勇 摄影报道
2015年01月21日09:5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1月16日,再次见到李超(上图),还是在冷轧车间吊在钢铁设备丛林中的“李超创新工作室”,他刚从北京领了“时代楷模”证书回来,淡然地说,“荣誉是大家的,我不过代表鞍钢数万工人领取而已。”
这个1970年出生、仅读完技校的一线工人,近年来连续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专有技术,为企业增收上亿元。201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个小个子身上究竟藏着多大能量,“工人发明家”是怎样炼成的?
“创新不仅是科学家的事,工人也能擦亮‘中国制造’”
1月11日,周日。李超早早从家中来到车间,前不久新上的废边卷曲机正在紧张调试。这条连退机组是集中了国内外先进技术装备的生产线,造价超过10亿元。但投产以来它的定尺剪边功能就经常出问题。
在冷轧厂,这种难题当然是李超团队的“菜”!接到任务后,李超和工友们开始是对原设备进行调试、修改。经过对国内几条相同生产线运行情况的考察,李超大胆提出改变原设计方案,新加工废边卷曲机。
冷轧厂没有含糊,批准了李超的方案。“已试生产1000多吨,钢板成材率平均提高1.5个百分点,目前看还不错。”李超微微笑道。
1989年从鞍钢技工学校毕业至今的26年里,李超从钳工做起,抡了十余年大锤后,成长为负责设备运行维护的技术“大拿”,最后成为主导完成国内外首创技术改造项目的“大师”。李超有很多项发明革新,他印象最深的,是1998年的第一次。
1998年5月,正在休婚假的李超接到厂里电话。原来,冷轧设备“活套段”因活套车和摆动门经常发生事故,每次事故都要处理6个小时以上,厂里想要他回去救急。
那是一套进口的欧洲二手设备,已经运转多年,“年老多病”。
是救急还是根治?李超渐渐萌生了“拔病根”的念头。他每天盯住活套车寻找故障根源,测取了1000多个数据,最后确定了在设备本体增添侧导轮的改进方案。连续一个月,白天在厂里修检设备,晚上回家画图。当时没电脑、没设计软件,每一条线都要用手工来画。妻子也被他动员起来,协助校对数据和尺寸。半个月后,他画出了30多张图纸。
冷轧厂专门召开专家论证会,最终决定按李超的方案和图纸对活套车进行改造。最终,“活套段”的改造非常成功,16年后,这个“活套段”仍然在稳定运行。
“创新不仅是科学家的事,产业工人努力钻研,也能擦亮‘中国制造’”,李超说。
“创新的源泉在于发现问题,一线岗位给我最好的机会”
“很多工人一谈到人生理想,就是当管理者,我从一入厂,就愿意在基层技术岗位踏踏实实走下去。”李超说。
刚进厂时,李超文凭不高,仅是初中技校。在8年的漫长时间里,几乎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补习高中课程、上夜大上,最终取得冶金机械专业大学本科文凭。
李超有好多师傅。每个老工人都有自己的技术诀窍,李超把他们都当成师傅,“勤干、勤问、勤走”是李超的学习工作法宝。
李超还总结出一套“创新要点”:经常出现故障的地方,产品没有达到用户要求或国际先进水平,与国内外同行对比存在的差距等,都是改进创新的重点。“创新的起点和源泉在于发现问题,而一线岗位给了我最好的机会。”
2014年,鞍钢集团为李超设立了“李超创新工作室”,董事长张广宁亲自授牌。如今,“李超创新工作室”已有28人。“碰到难题,大家来这里查资料、磋商,多数能快速解决。”工作室成员王杨说。
“有的新入厂大学生觉得当工人没前途,其实立足岗位的创新,就是一线工人最大的前途。”2014年底,李超给2014年入厂的两位大学毕业生范吉瑞和吴昊安排了任务——观察激光焊缝机、自动打包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要求半年后在工作室培训活动中讲解。“一个多月了,我没事就琢磨焊缝机,这种方式倒逼我钻研,技术的世界真是乐趣无穷。”范吉瑞说。
《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21日 06 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