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再访海雀忆朝荣

吴秉泽 王新伟

2015年01月15日09:23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再访海雀忆朝荣

  图① 1月10日,银装素裹中的贵州省赫章县海雀村生态广场。本报记者 吴秉泽摄

  图② 2011年,文朝荣获得毕节试验区百名模范称号。 况华斌摄

  图③ 文朝荣在林场查看松果收成情况。 李学友摄

  图④ 从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文朝荣主动承担起义务护林的责任。 况华斌摄

 

  人物小传

  文朝荣(彝族),生前曾担任贵州省赫章县海雀村党支部书记、名誉书记。几十年来,他不向困难低头,不向贫困折腰,带领群众向荒山要绿地,推广良种良法,把全村1.3万亩荒山从风沙四起的“和尚坡”变成万亩林海,把“苦甲天下”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带上林茂粮丰的致富路。从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后,他坚持义务巡山护林近20年。他去世后,被中央组织部、贵州省委组织部、贵州省毕节市委追授为“优秀共产党员”,其关于群众工作的方法在贵州全省范围得到推广。

  1月10日,《经济日报》记者再次走进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河镇苗族彝族乡海雀村。冬日的村庄,别有一番韵味,恬然宁静。老支书文朝荣当年带领群众种下的华山松苗,如今已蔚然成林,迎着瑞雪,愈见挺拔。

  记者不禁想起2012年5月下旬第一次见到文朝荣的情景。当日,细雨蒙蒙,微微透着寒意。文朝荣身着一件褐色中山装,略微显大,皮肤黝黑,精神矍铄。在村委会的会议室里,他激情飞扬地给我们讲当年带领群众奋战3个冬春,植树造林的故事。

  文朝荣生前曾长时间担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在其带领下,海雀村1.3万亩荒山从风沙四起的“和尚坡”变成了万亩林海,群众由温饱不足实现了衣食无忧。2014年2月11日,为海雀村脱贫致富操劳一生的文朝荣,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2岁。

  林子要比家人亲

  海雀村地处黔西北高原滇黔交界处,海拔2300多米,山寒水冷,地瘠民贫,是贵州扶贫开发一类重点村。

  海雀,由彝语“候确”音译而来,意为“湖水灌注”。据村里的老人讲,该村历史上有3个山塘。由于生态破坏严重,到1982年文朝荣出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时,山塘已无处可觅。留下的只有揪心的穷山恶水,以及连年水打沙壅的生态灾变,“海拔二千三,收入三十三。山上光秃秃,地上矮矬挫”。

  年过半百的村民王永刚说,当时村里的大小山坡都是光秃秃的“和尚坡”,晴天微风一起就尘土飞扬,“石头越长越高,土地越种越薄”。800多人的村庄,耕地多达1.68万亩,“能种的地方几乎都种了”。

  广种薄收,群众缺粮的状况不仅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糟。“每到年关,就有群众开始缺粮,到四五月份,已有农户断炊,只能以野菜、马铃薯叶果腹。”海雀村党支部名誉书记王学芳说,尽管政府发放了救济粮,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海雀的未来得靠自己。”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文朝荣决心带领群众换一种活法。通过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是文朝荣改造海雀的第一步。下定决心后,文朝荣迅速召开党支部会议、村民代表大会、寨老会,进行思想动员,号召群众种树,但效果并不明显。王学芳回忆道:“往往会议刚开始,就闹开了,反对声一片。”文朝荣刚开口,就被群众以“现在饭都吃不饱,哪有力气种树”、“树哪能当饭吃”等问题顶了回去。

  “只要山上有树,就能挡住风沙,山上有树就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文朝荣耐着性子,用朴实的语言反复向村民讲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村民想不通,文朝荣就带头做给大家看。他与另外两名村干部商量:“看来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还要一些时间,我们先带头做给大家看。只要党支部拧成一股绳,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就这样,文朝荣等3名村干部白天干活,晚上登门挨家挨户搞动员。一次说不通,就两次、三次,直到说服村民同意上山为止。

  村民王光德是当时的铁杆反对者之一。为了做通王光德的工作,文朝荣多次晚上提着马灯,冒着严寒,登门做工作。“文支书前前后后来了6次,反复给讲种树的好处,我最终被支书的执著打动,跟着上山种树。”如今已是村里护林队队长的王光德回忆起往事,还有些难为情。

  1986年冬天,文朝荣带领全村300多名青壮年冒着严寒,开始了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壮举,拉开了海雀决战贫困的大幕。就这样,海雀村群众在文朝荣的带领下,“出门天不亮,进屋月亮上”,连续奋战三个冬春,造林1.16万亩,全村30多个光秃秃的“和尚坡”披上了绿装。

  为了造林,文朝荣干出了不少在家人看来很是“绝情”的事情:为了犒劳种树的群众,文朝荣将两篮子鸡蛋偷偷地拿了出来,这些鸡蛋原本是妻子积攒下来给二女儿坐月子用的。孙子文军义至今还记得7岁那年,祖父将家里仅有的两块腊肉炖给造林群众吃,而自己和妹妹只能隔着门缝闻着肉香流口水的情景。

  从党支部书记的岗位退下来后,文朝荣主动担任了村里的护林员,除了偶尔外出,每天都得去林中走走,风雨无阻。

  “他对山林比对家人好,呵护苗木比对自己的孩子还细心,在林子里的时间比在家里还长。”文朝荣的妻子李明芝老人说。

  1995年,海雀村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千家村”称号。

  如今的海雀村,森林覆盖率即将超过80%。同时,其生态功能也不断显现,林海深处的4个水源点,不仅可供应海雀村,还能满足周边6个村寨需要。

  树木树人两不误

  在群众眼中,文朝荣总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植树护林、科技兴粮、修建学校、计划生育,都是文老支书带头干起来的。”“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作为党支部书记,文朝荣以身作则,为群众树立榜样,最终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凝聚起改天换地的力量。

  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海雀的粮食产量总是上不去。吃饭问题一直困扰着文朝荣。在饿着肚皮绿化荒山的同时,文朝荣开始琢磨如何提高粮食产量,让村民吃饱饭。1989年春,在文朝荣的带领下,海雀村破天荒地出现了白色地膜。第一年,没人跟着干。到秋季,文朝荣以高于以往几倍的产量让群众信服。

  之后,文朝荣又根据海雀的气候、地势特点,大种绿肥,实行土地有机改良,有效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粮食单产大幅提升。到1994年,海雀村的粮食总产量达到14.46万公斤,是10年前粮食总量的两倍多,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203.5公斤,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程度的文朝荣,认为海雀的穷根就在于群众没文化,不识字。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其平生最大的心愿之一。1988年秋天的一次村民大会上,文朝荣倡议,“有钱的捐钱,有材料的捐材料,好好盖一所学校”,并带头捐了168元钱。后来群众才知道,这笔钱是文朝荣偷偷卖了家里的耕牛换来的。

  文朝荣当年带头建立的学校,如今已被一栋3层的教学楼替代,办学能力也由当初的3个年级升到6个年级,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王光全、王光祥兄弟俩曾因家庭贫困差点退学,文朝荣得知后,多次上门给家长做工作,并从个人的微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钱,定期资助兄弟俩。最终,兄弟俩2009年考上大学,海雀村破天荒第一次有了大学生。

  “愚公精神”代代传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日子逐渐好起来的海雀人,始终没有忘记他们的老支书。

  93岁高龄的安美珍,每每提起文朝荣,总忍不住流下眼泪:“好人啊!”语气中满含惋惜。1987年农历二月,一阵狂风将安美珍所住茅草棚的顶棚卷走了一大块。文朝荣知道后,第二天就带着村民10多人给安美珍建新房。考虑到大娘家很困难,文朝荣号召大家各自回去吃饭,“不要给老人家增加负担”。此后,文朝荣带领村民“吃自己的饭,修别人的房”,连续奋战10多天,终于让安美珍搬进了新房。

  现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的何涛,是2013年底被组织选派到海雀的一名大学生村官,虽与老支书仅有三面之缘,但其对事业的忠诚已深深印刻在何涛心底。据何涛介绍,他第一次见到文朝荣是陪同县委书记去看望病重的文朝荣。“当时老支书的身体已十分虚弱,但念念不忘的还是海雀的发展,叮嘱我们管护好林场,办好学校和卫生院。”“我们一定继承老支书的遗志,探索出一条适合海雀实际的脱贫致富之路。”

  “只有千年的命,没有千年的人。”这是文朝荣经常教育子女、家人的一句话。在流行讲家风的今天,文朝荣二儿子、现任海雀村委会主任的文正友认为:“公正无私、清白做人,就是父亲留给我们的家风。”由于群众信服,在文朝荣退出村支书的岗位后,两个儿子文正全、文正友相继当选为村干部。“还没上任,就被父亲叫到跟前上了一堂政治课,告诫我们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2008年,时任村委会主任的文正友为方便所开超市运货,用多年的积蓄买了一辆皮卡。“没想到车刚开回来,就被父亲叫到家里,反复追问购车款的来源,直到确定没有挪用公款才放心。”

  海雀村还把文朝荣做群众工作的经验总结为文朝荣群众工作“六法”,即“勤串门、摆政策,办急事、干实活,找路子、不苦熬,掏心窝、解疙瘩,我带头、一起干,当杆秤、作清泉”。目前,文朝荣群众工作六法已在毕节市范围内全面推广。

  文朝荣去世以后,被中央组织部、贵州省委组织部和贵州省毕节市委追授为“优秀共产党员”,贵州省委发出“远学焦裕禄,近学文朝荣”的号召,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向文朝荣同志学习。在赫章县,广大党员干部争做文朝荣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多个以文朝荣命名的志愿服务队活跃在扶贫攻坚、医疗卫生服务、电力保障、造林绿化的一线,把个人的人生价值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中。

  活着,是一面旗帜;倒下,是一座丰碑。文朝荣犹如一棵劲松,挺立在海雀之巅!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乔业琼、秦华)
相关专题
· 致敬基层好干部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