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安徽滁州:“三借”工程奏响远教电教新乐章

2014年12月19日14:5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

随着农村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文化共享工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气象信息服务、农家书屋的深入推进,各相关部门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有效提升了党员干部群众教育服务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各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战,重复建设,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通过整合各级各部门配备到村的远程教育资源,加强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其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新阵地、提高党员素质的新课堂、服务农民群众的新途径、推进农村发展的新载体,对于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美好和谐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委组织部借力使力,借助文化、广电、气象、农技、高校等部门资源,大力实施“三借”(借地、借智、借势)工程,努力构建“远教搭台、部门唱戏、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拓宽了远教服务平台,壮大了远教人员队伍,整合了远教综合资源,从而奏响了远教工作的创新乐章。

借地,拓展远教服务平台。积极与气象部门沟通协调,利用市气象部门在市区户外10多块、市区户内130多块LED公共应急预警显示屏,播放滁州党建视频信息,构建了一个新的立体化、全方位、全覆盖的多元媒体联动播出平台,增强远教的辐射力,扩大党员宣教覆盖面。组织部与气象部门每月以“碰头会”的形式共同商议合作事宜,利用气象部门覆盖城乡的200多块的电子显示屏(文字类),以滚动字幕的形式发布企业用工、农产品供需等便民服务信息,先后发布就业岗位10000多个。同时,积极与滁州移动公司和滁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协作,由滁州移动公司免费开发党建手机报信息发布系统,滁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免费提供手机报服务器和机房,组建了安徽省首家地市级党建手机报—《滁州先锋手机报》,搭建了移动党员宣教“掌上微课堂”。目前,已发送党建手机报50多期,信息500多条,受众党员达15万多人次。

借智,壮大远教人员队伍。密切加强与高校的横向联系,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借力滁州学院师生人才智力资源,开展“百组千人”服务基层先锋网改版升级活动,免费为全市1300多个乡镇(街道)和村(居)先锋网站改版升级,为基层节约资金40多万元,搭建了上下互通、左右互连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四级先锋网络体系。针对全市8个县市区共组建了8个工作队,由一名滁州学院老师领队。每个小组有10多名队员,分别对应所属县(市、区)各乡镇(街道)及各村(居)。确保每个县(市、区)有一名老师负责,每一个乡镇和村居至少有一名学生负责。各小组根据各自乡镇(街道)、村居具体需求制作出相应的网站,指派1名学生承担网站管理员的培训工作,并长期担任网站的技术维护、技术指导。同时,采用在“专家+远教”培训的基础上,选配农技干部担任远程教育助理员,这些“编外远教工作员”,解决了播出平台课件适应性不强的问题,有效助力了全市基层远教工作的开展。

借势,整合远教综合资源。将文化、广电、气象、行政服务、人社等部门列为远教成员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沟通协作事宜,充分整合文化共享、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气象信息服务、农家书屋等资源,提升站点综合使用效益。实现远教站点在开展“先锋在线”教学的同时,可以同时向群众提供文化娱乐活动、气象信息、全程代理办事、图书借阅、资料下载、企业用工、农产品供求信息等服务,架构起基层远教站点、农家书屋、共享工程服务点、便民服务代理点、文化大院为主体的“五位一体”共建共享格局,组建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目前,全市组建共建共享远教站点50多个。

三、取得成效

1、实现了党员宣教全媒体。在信息时代,资讯传播方式、途径和渠道日趋多元化,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信息媒介成为思想舆论的重要阵地,为党员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资源和途径,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和高校、移动公司、电大等部门的合作,成功完成了“三上一拓展”(上网络、上电视、上手机,拓展远教站点新功能)工程,构建了“网络+电视+手机+远教站点”四位一体远教电教新格局,实现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全方位宣教形式,打造了紧跟时代要求的党员宣教新模式,提升了党员教育工作质量和效益。

2、强化了远教自身建设。全面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整合利用工作,进一步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利用效率和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实现了活动场所共用、硬件设备共配、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人员共聘、经费投入共担、考核管理共促、服务效益共赢,有效地强化了站点硬件设施建设。同时,借力高校、农技等部门人才智力资源,变“招兵买马”为“借兵借马”,克服了远教站点管理员人数偏少、文化水平不高、资金紧张等困难,有效地解决了远教基层队伍过于单薄的问题。

3、拓宽了远教服务领域。党员宣教工作任务繁重,资源有限,采取“借东风”的方式,积极与文化、广电、气象、农技、高校等部门合作,整个各方资源,实现了在开展党员教育的同时,可以同时向党员群众提供文化娱乐活动、农技服务、气象信息、全程代理办事、图书借阅、资料下载、企业用工、农产品供求信息等服务,拓宽党员宣教范围,拓展服务群众领域。

四、启示

扎实做好各种资源整合,既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正确政绩观,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资源,避免重复投资、资源浪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作用,构建“远教搭台、部门唱戏、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推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借地”、“借智”、“借势”,实质上都是在借力使力、以小带大,远教部门不能感慨于自身条件所限而固步自封,要创新工作思路,把自己当作一个杠杆,去撬动部门以外的社会力量,调度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远教工作中来,这样远教工作才能借得东风来好扬帆,奋力前行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让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大海里。几年来,在独立开展工作的同时,安徽省滁州市电教远教工作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及信息资源优势,拓宽思路、勇于探索,强化各方合作,发挥综合效应,取得了较好效果。一个“借”,绝非字面上那么简单,它体现的是开拓、是进取、是创新。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秦华、权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