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第三届全国基层党建典型案例征集>>网上展示>>高校党的建设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立交桥”党建模式创新与实践

2014年12月17日10:3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与起因

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党员人数也不断增加,这一方面使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是组织生活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效果不够明显,需进一步提高内涵建设;二是部分学生党员思想有些松懈,存在“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的现象,需进一步规范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三是基层党组织地位不够突出,需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这些日益突出的现象和问题,已造成高校基层党组织功能弱化、党员队伍素质下降等问题,映射出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也从客观实践上要求我们,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加强。如何针对学生党建工作的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党支部的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成为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2011年10月,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决定,以经济工作理念谋划基层党建工作,将项目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引入基层党建工作,在全省高校分类确定一批基层党建工作项目,支持高校具有亮点和推广价值的项目,推出和打造一批具有高校特色的基层党建工作品牌。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积极响应,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及时申报了《建立“立交桥”党建模式,创新学生党支部建设》党建项目,并于2012年2月获批江西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重点项目。

二、做法与经过

立交桥是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在宏观结构上主要由基础部分(桥基、桥墩)、连接部分(桥台、引桥)和支撑部分(桥梁、桥面)组成,在微观建造上桥面又设有行车行道、人行道和安全护栏。立交桥上下分层、立体互通的特点为保障人车有序通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发挥着重要作用。考虑到立交桥这一特点,农学院党委在“立交桥”党建项目中,参“立交桥”之形、会“立交桥”之意,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长远发展。

(一)参“立交桥”之形、会“立交桥”之意

1、“立交桥”党建工作之形。刘少奇同志在《论党》中指出:“党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是依据党所处的内外环境和党的政治任务来决定的,必须具有一定限度的灵活性”。参照“立交桥”形状,为了加强党员组织管理和适应新形势党建工作需要,在基层机构设置方面,农学院党委下设教工党总支、研究生党总支、本科生党总支,上下联动、层次分明;在支部设置方面,将研究生和本科生党支部进行双向建设,纵横交错、立体互通,其中,研究生党支部纵向建在学科点,横向设立党小组。本科生党支部纵向以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为依托设立学生成长型党支部和学生特色型党支部,横向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设置党小组。

2、“立交桥”党建工作之意。为加强大学生党员素质教育培养,“立交桥”党建工作将对进步学生的思想引领作为“桥基”,对骨干学生的素质认证作为“桥墩”,切实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在长效机制方面,将对支部工作的项目管理作为“桥台”,对先进典型的宣传示范作为“引桥”,不断巩固基层党建工作成果;在平台构筑方面,将对活动场所的载体建设作为“桥梁”,对内部管理的制度规范作为“桥面”,有序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特色。

(二)“立交桥”党建工作实践

1、创新支部设置,促进师生党员交叉互动。根据实际情况,将研究生党支部纵向建在学科点上,横向在不同学历层次上建党小组;本科生党支部纵向以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为依托建立党支部,成立学生成长型党支部和学生特色型党支部,横向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团队精神为目标设置党小组。在学生特色型党支部中,设置了楼栋管理、社团服务、素质培训、个性发展、学习示范、青年骨干、就业帮扶和班级联系等8个党小组。

2、丰富支部活动,建立党建项目管理机制。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推动科学发展为核心,以服务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加强和改进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目的,开展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党建项目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组织,根据各党支部的申报书,从项目背景、项目设计与基本思路、实施计划和工作措施等具体内容进行审核,对同意立项的党支部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并与相应的党支部签订“立项活动”项目管理协议书,在申报规定时间期限内进行结题考核。

3、开展“三色”管理,进行青年骨干素质认证。将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中共预备党员、中共正式党员分三个层次进行管理,分三个级别进行素质认证,即分别采取绿、黄、红三种颜色的素质培养证书对青年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学习成绩和社会活动情况等项目进行认证,并根据认证结果评定出“★”至“★★★★★”等五个星级。其中,入党积极分子接受“我的青春我作主”——青苗素质培养认证,中共预备党员接受“我的成长我负责” ——金穗素质培养认证,中共正式党员接受“我的岗位我示范” ——红星素质培养认证。“三色”素质认证星级评定结果将作为认证对象组织发展、党内评优的重要依据,并纳入档案进行统一管理。

4、组建“一团一队”,不断深化党员服务水平。以学生党员为主体,组建大学生党员宣讲团、大学生党员素质拓展培训队。宣讲团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育工作,促进“152N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体系”建设(“1”指一个核心:即就业核心竞争力;“5”指农科毕业生就业的五大版块:即升学、企业就业、公务员和行政事业单位、国家政府项目、自主创业;“2”指学生应具备的两种素质:即基本素质和五大版块的特定素质;“N”指提高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N种方法和途径)。拓展队以公司企业化运作,为在校大学生开展分层次、多样化的拓展活动,并根据学生年级特点,针对大一新生,通过“破冰之旅”加强新生入学教育;针对大二、大三学生,通过“融冰之旅”加强学生素质教育;针对大四毕业生,通过“暖春之旅”加强就业主题教育。通过“一团一队”的运作,有效解决大学生在职业规划和心理素质中碰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5、实施“先导工程”,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育人表率作用,率先在一本专业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成立“学生支部导师团”,通过吸收责任心强、乐于从事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教工党员,在学生党支部的各个党小组中担任支部导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党员开展活动,针对学生党员在专业兴趣培养、学生社团成长、职业发展规划、素质拓展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六个方面进行系统指导。通过导师专心、专业的咨询辅导,解决大学生在健康成长成材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惑,努力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材,从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形成师生党员互动的“立体”模式。

6、加强阵地建设,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了使党员活动有阵地,支部生活有场所,在办公楼创建 “党员之家”,在学生宿舍创建“我帮你”党员工作室。其中,“党员之家”设立“铭记第二生日、强化党员意识”月度党员政治生日提示牌;“我帮你”党员工作室目前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语过天晴”职业规划工作室;二是“我帮你”心理辅导工作站。借助工作室这个平台,组织学生党员对“特殊学生群体”进行学习、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帮扶。此外,为了在学生党员中开展实践能力培养和社会认知教育,还在校内实验基地划出“党员示范实验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三、主要成效

“立交桥”党建模式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在“立交桥”党建工作框架内,党建工作内容不断丰富,党建工作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不断推新,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基层组织活力迸发

通过党支部合理有效的设置,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师生党员和党支部的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双“PM-CES”(即双“金字塔”教育和管理体系)工作品牌。“立交桥”党建模式实践两年来,农学院党委荣获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农学院植保系党支部荣获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农学院“党员之家”获批第四批江西省高校示范性党员活动室,师生党员先后发表党建工作论文16篇,论文获奖、课题立项共计11项,师生党员个人获得省级及以上表彰15人次。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电视台先后在《赣鄱高校党旗红》和高校党建电视专题片对“立交桥”党建工作进行了采访报道。

(二)素质培养成效明显

农学院先后有800余名大学生骨干参与了“三色”素质认证。通过素质认证,促进了大学生素质培养,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大学生骨干,朱江燕同学荣获2012年度“全省优秀共青团员”,侯玲同学在校期间发表SCI论文3篇、参与专利2项。近两年来,农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和升学率稳中有升,一是就业层次有所提升,每年初次就业率都保持在94%左右;二是升学率有所提升,每年升学率都保持在25%左右,2014届毕业生升学率为25.57%,其中农学1001班升学率高达43.48%。

(三)创新实践特色突出

教育部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来,2013年农学院在校大学生申报了包括“大学生素质拓展俱乐部的市场运营”、“学生‘开心农场’高产有机香菜种植与营销”等18个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评审获批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6项、校级项目3项,目前大部分项目已经顺利结项。韦国辉同学以在校大学生身份,注资200万元成立“江西凌砺企业管理资讯有限公司”,为全省大学生创办第一家户外活动、企业策划公司。

四、启示体会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一个重大而又永恒的课题,“立交桥”党建模式虽然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没有完全解决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继续加强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探索。

1、科学设置,是做好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支部和党小组设置的数量和结构关系到党组织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有效发挥,机构冗肿势必会造成人浮于事的情况,不利于党组织战斗力的发挥;机构单一又会影响党建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高校基层组织设置要突破传统思维束缚,结合工作实际与时俱进、坚持创新。为了科学设置组织机构,实现支部联动、形成合力的格局,从而有力推进党建工作的开展,“立交桥”党建模式确定了“分类设置,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将研究生党支部和本科生党支部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上设立党支部,成立党小组,对党组织机构的科学设置为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全员参与,是做好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高校党建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影响力和发挥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立交桥模式”党建工作实施过程中,坚持始终把师生党员全员参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党员当运动员、基层组织当裁判员”的理念,所有的党内活动都围绕师生党员来开展,充分尊重师生党员意愿、广泛贴近师生党员需求,有效地激发了师生党员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基层党组织活力。

3、创新载体,是做好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关键。没有载体,再好的思路和想法都只是空谈;只有有效的载体,才能将好的思路和想法转化为师生党员的实际行动。在“立交桥”党建工作实施过程中,十分注重对活动载体的设置和安排,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和制度,如:针对学生困难,开展 “一团一队”活动;针对党员管理,组织“三色”素质认证;针对素质教育,实施“先导工程”;针对互帮互助,设立“党员之家”和“我帮你”党员工作室等,为做好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发挥了重要平台作用。

(责编:秦华、权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