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7日10:4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克拉玛依区现有6个街道58个社区,社区党总支7个,党支部51个。2008年以来,我区实施了以“一管三带一联四满意”党员主题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区“红细胞”工程。即由社区党组织将所有居住在社区的党员以楼栋或单元为单位,组织成立片区党员活动支部和党员活动小组,在社区中亮明身份,管好自己,带好家庭,带好邻居,带好楼道,有能力的帮联一户困难家庭,延伸八小时以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做到让党满意、让单位满意、让群众满意、让自己满意,使社区居民党员都能够像血液里的红细胞一样,为文明和谐家园建设始终送来新鲜的“氧气”,为社区各项事业注入活力、增添力量,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一、背景起因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克拉玛依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居住在各社区的广大党员干部在8小时以内是“单位人”,在各项职责和制度管理下,立足岗位发挥先进作用。然而在8小时以外,又成为了“社会人”,党员的先进性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同时,随着社区居民群众需求的增长,和谐社区建设的要求与有限的社区建设力量之间的矛盾凸显。传统的党建工作思维模式和以往工作的惯性不能适应和满足快速发展的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鉴于上述情况,2008年以来克拉玛依区在街道社区实施了以在职党员回社区参加“一管三带一联四满意”党员主题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区“红细胞”工程,让居住在社区的全体党员成为文明和谐家园建设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二、主要做法
建立组织体系,实现全面覆盖。一是健全党员活动楼组。坚持把党员活动楼组建在楼道单元和楼栋、楼群,并推选身体健康、热心社区事业、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的党员担任党员活动楼组长,同时做到与社区楼栋单元长相结合,推行党员活动楼组长和楼栋单元长“一肩挑”,比例达到了80%以上。在党员较多的楼组,还设立副组长和委员。二是建立片区党员活动支部。结合社区楼寓自治理事会片区管理,以居住相邻的100—150户为标准将社区划分为若干个片区,一个片区建立一个党员活动支部,并从本片区的党员活动楼组长中推荐产生活动党支部书记和委员,与楼宇自治理事会的成员实行交叉“任职”,共同推动片区管理工作。三是成立居民党员代表委员会。每个党员活动片区推荐产生1名党员代表,和社区党组织书记、思想政治工作委员组成社区居民党员代表委员会。居民党员代表委员会的主任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副主任从片区支部书记或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中产生1-2名。通过党员活动楼组、片区党员活动支部和党员代表委员会的建立,并与楼栋(单元)长、楼寓自治理事会、居委会横向衔接、纵向到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全覆盖的组织体系,增强了党员活动的组织统筹和协调能力。
健全工作制度,明确目标要求。一是制定全区党员干部回社区报到制度,专门印发了文件,要求党员干部在8小时外积极参与社区“红细胞”工程,全面开展“一管三带一联四满意”菜单式服务岗位认领践诺活动。二是推广运用党员积分制。对党员在社区“红细胞”工程承诺践诺,服务居民群众、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及发挥作用情况进行如实记录和累计加分,在评选优秀党员时从积分为优秀等次的党员当中产生,并向上级党组织或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推优;不合格等次的党员,由其所在党组织进行谈话教育和限期改正,做到党员分类精细化管理,促进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建立考核机制。将党员和干部回社区报到参与“红细胞”工程“一管三带一联四满意”主题实践活动纳入全区绩效管理考核和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考核范围,每名党员在社区的表现情况,将影响自己和所在的单位的评先评优。四是建立督查反馈制度。每季度定期对社区“红细胞”工程进行督查,及时反馈整改意见;每年年底对各单位党员干部参与 “一管三带一联四满意”活动情况以及社区组织开展“一管三带一联四满意”活动情况分别进行考核通报。
深化服务内涵,发挥党员作用。为使各类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红细胞”工程的工作意见》,对“一管三带一联四满意”活动的内涵进行了深入阐述。细化党员“管好自己、带好家庭、带好邻居、带好楼道、联好户,实现‘四满意’”等方面的具体标准26条,在社区梳理出可供党员认领的服务岗位633个。同时明确了党员活动楼组要组织开展党员亮身份、作承诺、认岗位等6条具体职责,对片区活动党支部的功能进行了定位,并充分发挥党员代表委员会统揽全区协调服务的作用,加强对片区党员活动党支部、党员活动楼组的管理。经过几年探索实践,我区共建立社区片区党员活动支部854个,党员活动楼组4935个,2.5万名居民党员在社区亮出党员身份,1.7万名居民党员认领社区服务岗位,全区党员回社区报到践诺率达到100%。广大党员结合社区“五百”活动,积极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在民情信息、民生救助、便民服务、政策宣传、纠纷调解、治安联防、环境监督、活动组织等方面切实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受到了社区居民群众的好评。
三、取得成效
克拉玛依区扎实开展“红细胞”工程,实施了在职党员八小时内由单位管理,八小时外接受居住地社区党组织管理的“双重管理”,为在职党员进社区搭建平台,让在职党员在亲民做好事中凝聚民心,在为民办实事中聚合民力,在服务社区建设中创先争优。
一是社区党建工作水平明显提升。通过“一管三带一联四满意”活动的深入开展,扩大了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了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党员在社区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社区各项活动,履行党员义务,真正做到党员为人民服务不分时间和地域。截至目前,共引导在职党员与所在社区共建立了75个联系户,定期为他们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帮助,75户贫困户、87个孤寡老人、80个贫困儿童建立了“一对一”帮扶对子;组建了矛盾纠纷调解队62支,调处各类纠纷821余件、帮教刑释解教人员183名,社区群众对在职党员工作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在职党员在社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日益得到体现。
二是为民服务工作不断深入。“红细胞”工程的开展,党员的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社区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对在职党员自身能够办到,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政策、法律等咨询类问题,扶贫助学、义务维修等帮扶类服务,治安巡逻、矛盾仲裁等管理类服务,由党员随时了解,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对在职党员自身办不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尤其是绿化亮化、场所设施、噪声扰民、医疗卫生等问题,及时向单位反映,由单位协调解决。对社区普遍存在、需要多个部门或党委政府解决的共性问题,由在职党员单位出面,协调推进解决。2014年以来,全区在职党员走访慰问社区居民3369人次,亲授党课321节,开展宣传咨询2696人次,帮助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183件,成为社情民意的知情人、社区建设的热心人、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三是党员教育管理管理工作持续强化。通过开展“红细胞”工程,广大党员深入社区服务群众,在实践中形成了处处彰显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同时,加强条块衔接,破解管理难题。实行双向监督,在职党员承诺服务内容在社区内公示,向单位报备。实行双向反馈,社区每年底以适当方式向单位反馈在职党员社区表现情况;各单位定期与社区沟通,及时了解在职党员社区表现情况,并作为评先选优、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实行双向激励,对表现突出的在职党员,社区加大表彰力度,单位也适时适当给予表彰表扬,使在职党员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的管理和居民群众的监督,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居民群众得实惠、社区工作上水平。积极营造争当先进,向先进看齐的良好氛围。
四、探讨
社区“红细胞”工程是目前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通过社区“红细胞”工程的实施,加大了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力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也给克拉玛依区广大党员干部带来很多新的思考。
一是推进社区“红细胞”工程建设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不断加强各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对“红细胞”工程的组织和推动,实践证明,在推进社区“红细胞”工程过程中,街道党工委书记和社区党组织书记要作为推进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不断健全组织、形成机制、承担责任,促进工作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推进。
二是推进社区“红细胞”工程建设要完善机制,强化监督。社区“红细胞”工程的有序推进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并强化对各项机制的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克拉玛依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社区代表委员会、社区党小组及社区各类自治组织和民间团体已形成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良好运行机制。同时,建立和完善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制度,通过健全社区组织网、认岗承诺制、纪实积分制、双向反馈制,积极引导党员“回家”报到,发挥了党员的个性特长,激发了党员的服务活力,持续深入推进了社区“红细胞”工程的建设。
三是推进社区“红细胞”工程建设要不断增强内涵,注重实效。社区“红细胞”工程是建立保持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有效载体,在推进的过程中要不断的丰富其内涵,注重实效,使“红细胞”工程成为推动克拉玛依区文明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同时,在推进过程中,克拉玛依区坚持做好总结工作,使社区“红细胞”工程有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工作成果,确保党员的经常性教育、联系基层、服务群众和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关专题 |
· 第三届全国基层党建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