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第三届全国基层党建典型案例征集>>网上展示>>组织设置方式创新

贵阳市白云区:以“帐篷精神”为载体大力推进园区党建

2014年12月17日10:5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产业园区是承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园区党建是促进园区建设的组织保证。贵阳市白云区结合实际,以“强机制,强管理,强服务”为重点,大力发掘和深入打造园区党建“帐篷精神”,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不断提升园区党建工作水平,切实服务和推动园区建设发展。

一、背景起因

白云区是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基地和全省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白云铝及铝加工园区是贵阳市十大工业园区之一,省级一类工业园区培育区,总体规划面积861.47公顷,用地范围涉及两个镇六个村。在全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奋力后发赶超的大背景下,作为白云区“工业强区”战略目标的实现载体,白云铝及铝加工园区承接着振兴白云工业的发展重任。如何激发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助推园区快速发展,成为白云区探索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白云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市、区党代会精神,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创新,通过组建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帐篷干部”入驻园区项目,构筑推动园区建设快速发展的“帐篷精神”,以“帐篷精神”为载体大力推进园区党建,实现了园区党建与经济发展“共赢”。

二、主要做法

(一)强机制,构建区域化园区党建工作格局。按照“项目建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做到哪里”和 “将支部建在项目上、建在工地上、建在班组上”的原则,对有条件组建党支部的项目,由党建指导员就地指导项目成立党组织,不具备条件的,成立党小组,积极构建“1+1+N”(“1+1”即园区党委和园区机关党支部,“N”即区域内单建或联建的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体系,对园区30个企业(项目)实现了全覆盖。同时,研究制定了以加强园区党的建设实施意见为主,以园区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园区“大党委”运行机制、园区“帐篷干部”管理考核办法、园区党建督查工作为辅的“1+4”园区党建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园区党建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明确每年从区管党费中安排10万元用于园区党建工作,对新建的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每个给予不少于2000元的启动资金;筹集资金,建设了1500平米党员活动中心,设置党员文化沙龙,购置图书、配置电脑网络和体育设施,打造寓教于乐、交流洽谈、具有时代气息的党员干部经常性教育阵地。

(二)强管理,建强专业化园区党员干部队伍。对园区的所有建设项目实行项目专员“一对一”服务制,选派优秀干部入驻项目蹲点服务,对重点项目成立服务队实行24小时服务。项目专员是党员的,同时担任党建指导员;项目专员不是党员的,再选派熟悉党务工作的党员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项目专员和党建指导员自带行李,住到项目建设现场的帐篷或施工板房中,驻点指导项目建党的组织,帮助解决项目建设、生产管理、地方和企业纠纷等各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成为名符其实的“帐篷干部”。同时,加强园区干部队伍建设,从职能部门中挑选熟悉园区情况的干部充实园区领导班子和中层队伍。完善园区党员经常性教育培训联动机制,针对园区项目建设服务需求,与税务、建设、规划、工商、质检、环保等职能部门开展队伍联建,设立“周末课堂”,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为党员干部、党务工作者及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培训税务、产业政策、企业技术改造、新拆迁条例等知识,不断增强园区干部服务项目、服务企业的能力。至目前,共举办各种培训班24期,培训园区干部700余人次。

(三)强服务,形成常态化服务园区发展合力。通过在在建项目建设工地上搭建帐篷设置办公点,在已建项目设置“党员项目专员办公室”,在企业厂房和车间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搭建平台让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推项目、促发展的主体作用。以项目专员和党建指导员为纽带,建立联动审批制、“一图一表一状”(作战图、时间表、军令状)推进制,每天下午定时召开碰头会,及时处理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问题日日清、不过夜。全体干部变被动为主动,每天在项目建设现场面对面问诊、面对面谈心、面对面问效,创造性地提出“大雨小干,小雨大干,雨停加班加点干,党员干部带头干”的行动口号,以工地为家、与工人为伍,吃在工地、住在工地,做到了矛盾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同时,将园区党建与构建“和谐园区”相结合,进一步拓展深化园区党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作用。以市场化方式,帮助失地农民建设标准化厂房,打造“农民创业园”。在困难最大和矛盾最突出的征地拆迁中,广泛征求群众和各方面意见建议150条,逐一梳理和研究解决,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配合,实现了拆迁工作的“零上访”。

三、工作成效

白云区以充分发扬“帐篷精神”为园区党建活动载体,有力地激发了园区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在推进园区建设中创先争优,收到明显的效果。

(一)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帐篷精神”成为推动发展的生产力。以推动园区发展的“帐篷精神”,把党建工作有机地融入到企业发展之中,与企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有效解决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现象。“帐篷精神”所阐释的“扎根一线、并肩作战、主动服务、创一流业绩”的深刻内涵,极大地激发了入驻园区企业主的创业热情,调动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卓有成效的党建工作为园区快速建设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2012年,白云工业园区提前一年实现“八通一平”,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12.91亿元,同比增长2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13亿元,同比增长91.8%;顺利实现10个项目点火投产,3条道路全面通车的工作目标。2013年1—7月,园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31.20亿元,为全年目标任务的59.64%;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63亿元,为全年目标任务的59.38%。其中: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2.97亿元,基础上建设投资完成12.66亿元。

(二)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帐篷精神”成为推动跨越的正能量。“帐篷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园区全体干部切实转变作风,甘于吃苦、甘于奉献,服务基层、服务项目、服务群众,实现了行政提速、服务提质、执行提效、形象提升,园区党委和所属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赢得了地方群众的理解,得到了入驻企业的赞誉。“帐篷干部”成为了党员干部激情跨越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示范带动效应明显,“帐篷精神”成为党建创新的催化剂。“帐篷精神”是白云区结合区情实际进行的一项党建创新,在有力推动园区党建的同时,也为其他领域党建创新提供了有意的借鉴。在“帐篷精神”影响和带动下,白云区在重点项目建设中,广泛组织开展“项目一线党旗红”、“流动党旗”评比等活动,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进步。

四、几点体会

白云区以充分发扬“帐篷精神”为活动载体,激活了党群干群的血肉联系,与广大干部群众一道构筑“精神高地”,汇聚多方力量奋力冲出“经济洼地”。“帐篷精神”的实践告诉我们:

(一)精神是动力。构筑“精神高地”,才能冲出“经济洼地”。充分发挥精神对园区建设的能动促进作用,必然要求充分挖掘和总结改革、发展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努力构筑 “精神高地”,这样才能推进本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干部是关键。“当正确的政策方针制定之后,干部是关键。”党建要成为园区快速发展的“发动擎”,就必须建强园区党建队伍,为园区建设造就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党员干部队伍,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落实力和执行力。

(三)作风是前提。有好的作风,才能创造出好的业绩。“帐篷精神”是白云区在新形势下推进园区建设发展过程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通过“帐篷精神”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深入一线服务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发展、服务基层群众的过程中,进一步转变了作风,提升了能力,推动了工作。

(四)机制是保障。党建工作要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变“被动”为“主动”,走向良性发展轨道,就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合理设计机制发挥的路径,确保党建稳步发展,保持长久活力。

(责编:秦华、权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