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第三届全国基层党建典型案例征集>>网上展示>>服务型党组织

郑州二七区:“三强一创”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2014年12月17日10:3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准确把握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主动顺应党建工作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全区深入开展“三强一创”活动,切实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用实际行动奏响了一曲“真情服务群众、真心赢得民心”的二七最强音。

一、背景

二七区辖区总面积156.2平方公里,辖1乡1镇13个街道,102个社区,53个行政村。基层党组织795个,党员21697名。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管理领域深刻变革,群众服务需求日益增多,做好群众工作任务日益繁重,迫切要求基层党组织顺应群众期盼,把服务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加快工作重心转移,实现工作方式转型。二七区委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保证,突出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鲜明主题,不断强化党组织服务职能,创新服务举措,提高服务质量,推动了为民服务在基层落实、在基层行动、在基层见效。但与十八大的最新要求相比,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相比,还存在着部分党组织和党员服务意识淡化、能力不强、基础薄弱等问题。

(一)服务意识“淡化”。处于服务群众第一线的村、社区党组织,作为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在履行好自身职责的同时,还承担着大量行政性事务,造成负担任务过重、疲于应付,服务群众意识和精力明显不足。据统计目前二七区一个社区所承担的日常工作有127项,加上一些临时性的任务竟高达380多项。在市场经济冲击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下,有的党员政治观念淡薄,私心日重,忽视党员义务的履行,特别是一些下岗、失业或内退职工中的党员存在着抱怨情绪和失落感,个别党员因工作无着、生活困难,游离于党组织边缘,缺乏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导致其党性观念、理想信念、党纪意识滑坡,责任意识不强,缺乏自我约束,党员宗旨意识淡化。

(二)服务能力“不强”。随着市场化、城市化、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需要服务的内容愈加广泛、需求愈加深入,迫切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进一步转变服务职能,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载体。当前各基层党组织往往单项活动开展多,真正系统性、整体性的活动较少,满足于过去长时间以来的扶贫帮困、矛盾纠纷调解等一般性事务,对服务对象需要的信息、技术、创业、精神文化、健康、学习需求等服务缺少必要的载体。村(社区)基层干部待遇偏低缺乏吸引力,以及大量优秀年轻高素质人才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致使基层党务工作者和党员队伍学历偏低、年龄老化、整体素质不高、服务能力不强。加上部分基层干部工作作风漂浮,效率低下,致使企业和群众各种困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回应和解决。

(三)服务基础“薄弱”。二七区作为郑州市的老城区,城市规划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社区服务资源有限。全区102个社区综合用房仍有25个不达标。由于党建工作存在“条块分割”现象,受“单位建党”体制的约束,基层党组织很难有效整合辖区各类服务资源。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绝大多数社区随着旧城改造中门面房、沿街门店的拆除已没有其他收入,党建工作和党员活动经费仅依靠区、乡下拨转移经费支持,很难应付日渐增加的各类服务费用支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级党组织服务功能的发挥,严重制约着全区发展最优软环境的打造。以社区为例,目前上级拨付的费用仅有办公和党建工作专项经费2项,加在一起尚不到部分社区年支出的10%,基层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全面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二七区委在巩固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区情实际,经过长期实践、反复研究,从2012年10月开始,在全区创新开展了以“强宗旨、强队伍、强基础,争创服务型党组织”为主要内容的“三强一创”活动,激励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为民服务中充分展示新作为、新形象、新业绩,在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二、做法

(一)提升意识,让为民服务的“内在基因”日趋巩固

一是强化党性宗旨观念教育。牢固树立“大党建大服务”的理念,深入开展 “学党章、强党性”活动,大力实施宗旨观念教育,分层次举办党章知识竞赛、“党性之问”大讨论、“学习焦裕禄精神、服务基层群众”座谈交流会460余场次,开设“指尖上的微党课”、“家庭党校”,依托二七纪念塔、纪念馆等红色资源组织万名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有效激发广大党员“践行党章、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分领域制定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标准,利用网络媒体、短信平台、墙体喷绘等载体,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浓厚氛围。

二是坚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区委常委会把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列为固定议题,每月听取不少于两个单位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存在问题。区委书记蔡红、区长陈红民等常委带头分包15个乡镇(街道),区县处级干部联系服务155个村(社区),每月定期下访调研;乡镇(街道)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下派到村(社区)兼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区直单位科级领导坚持每月不少于“三分之一”时间到派驻联系点调研指导工作;7600多名在职党员在业余休息时间到居住地村(社区)志愿服务,帮助办理实事好事12417件。

三是树立注重服务正确导向。推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实施网格化管理,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权力下放,承接政府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引导各级干部围着基层转、围着群众转、围着问题转。在科级干部公开选拔履历业绩评价环节,更加注重向直接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一线干部倾斜,对乡镇街道干部、驻矿监管干部、优秀网格长、驻村第一书记等人员予以加分。对长期在乡镇街道等一线工作和埋头苦干、有突出政绩的14名干部进行了提拔,树立了重服务、重实绩、重基层的鲜明导向。

(二)建强队伍,让为民服务的“骨干力量”不断壮大

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抓好党组织换届工作,鼓励年轻党员干部、大学生村(社区)干部和高校毕业生积极参与选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大力实施“千人素质提升”计划,采取举办素质讲坛、外出观摩学习等形式,分层次培训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村(社区)“三委”干部、非公党组织负责人3000余人次,不断丰富为民服务的本领本事。研究制定《村组干部行为规范》,创新推行村(社区)干部千分制绩效考核工作,对连续3年以上被评为优秀等次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可破格录用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提拔为乡镇街道副科级干部,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二是强化党员队伍建设。推行发展党员工作资格认证,对负责党员发展工作的485名党务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和闭卷考试,得分85分以上者方可获得从事发展党员工作资格,提高发展党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责任意识;实施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服务群众“积分制”管理,积分达到30分以上方可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对象,严把党员入口关;坚持党员轮训制度,办好二七党建网在线学习专栏等,提升广大党员的自身素质和服务能力;制定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办法,着力疏通党员出口,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

三是强化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双报到双服务”活动,促使在职党员“八小时之内努力工作在单位,八小时之外志愿服务在社区”,积极带动驻区公共单位、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在职党员、沿街门店商户和党员群众参与,累计组建560支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在助老济困、清洁家园、治安联防等40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建立乡镇(街道)志愿服务工作站和村(社区)365志愿服务工作室,印发志愿者公益积分手册、党员志愿者海报等3万份。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制管理和递进式奖惩,根据服务的时间和效果确定积分并给予赠阅报纸、免费健康体检等奖励,并将积分情况作为优秀党员评选和机关在职党员德的考察的一项重要依据,有效实现了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制度化。

(三)夯实基础,让为民服务的“万涓细流”汇聚成河

一是建强基础阵地,搭设服务平台。高标准改造区行政服务中心,规范提升15个乡镇(街道)为民服务大厅,持续开展社区党建阵地达标提升活动,投资650余万元建立155个标准化的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在全区1138个楼院(片区)设立党员服务点,推行“一门进来一口服务”、上门代办、错时服务等举措,搭建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楼院(片区)四级服务平台。完善二七门户网服务功能,延长“电子政务”网上办公时间,实现24小时在线服务。创设社区惠艺乐老年大学、四点半课堂、爱心超市、“一刻钟为民服务圈”等服务载体,鼓励党员带头兴办蔬菜店、早餐店、理发店等便民设施,积极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

二是优化基础组织,健全服务网络。以乡镇(街道)党组织为核心,按照“一公里一网格”的原则,将155个村(社区)划分为696个片区(楼院),建立网格党支部或党小组,构建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片区四级党建体系,实现为民服务网络的“全覆盖、无缝隙”。抽调795名机关干部组成137支群众工作队联乡驻村帮助工作,选派967名乡镇(街道)干部下沉网格解决问题,配齐696名网格党支部书记和党小组长一线服务群众,让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至每一个楼院、村组。整合网格下沉干部、党员骨干、入党积极分子、楼栋长等人力资源,深入开展组团式服务,真正实现力量下沉、上下联动。

三是加大基础投入,强化服务保障。将农村三委班子成员补贴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拿出500多万元解决现任村三委班子成员的待遇保障。提高村(社区)办公经费拨付标准,建立逐年递增机制。推行村(社区)万元党建经费计划,乡镇(街道)按不少于1倍进行配套。对新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每个给予1500元的组建经费。加大党费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广泛用于党建示范点创建、困难党员救助和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等。同时,通过建立共建联系点等形式,引导社会资源和资金投向村(社区)。

(四)健全机制,让为民服务的“成效水平”日新日高

一是健全承诺践诺机制,增强服务动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按照内容具体化、事项数字化、目标时限化的要求,结合岗位实际,科学确定承诺事项,并通过党务政务公开栏、电子显示屏、微博等载体广泛进行公示。对承诺事项实行台账式管理,建立限时办结、登记销号、警示督办等制度,增强服务的内生动力,每年承诺办理服务事项2万多件。

二是健全完善民情诉求机制,架起党群连心桥。健全民情档案,推行民情恳谈会、社区议事会,建立网格人员早晚“双巡查”制度,通过每天走访、电话约访、记录民情日记等形式,及时掌握收集社情民意。同时,在二七党建网、《魅力二七》等平台上开辟专栏,开通“三强一创”活动手机报和微博,建立红色QQ群、飞信群、微信我在线等,畅通信息交流沟通渠道。分级建立群众服务诉求台账,实行挂牌销号制,限期答复,切实做到零距离了解群众诉求、全方位发现解决问题。

三是健全保障中心机制,突出服务重点。坚持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分包项目(企业),建立科级干部首席项目(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推行项目党建 “五同步”模式,成立16个重大项目临时党组织,组建120多支党员突击队、先锋队,广泛开展“项目一线党旗红”、“拆迁攻坚先锋行”等活动,做到“党建跟着项目走、组织围着项目建、干部盯着项目干”,以先锋力量促进新型城镇化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是健全服务评价机制,群众拥有最终发言权。在接待窗口安装满意度评价器,建立健全服务事项反馈单和民生服务档案,开通书记信箱、区长热线,设立24小时投诉电话,举办 “二七区2012-2013年政风行风在线访谈”活动,主动接受群众评价监督。采取专项述职、实地查看、电话随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基层党组织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同党组织书记、分管副职的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相挂钩。

三、成效

通过“三强一创”活动开展,突出以服务强组织、以服务促提升、以服务树品牌,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转化成促进科学发展强大动力,进一步保障改善了民生,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为二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一是加强了基层组织。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各级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不断优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方式不断改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创先争优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成果,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广大干部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意识,提升了服务本领。目前,全区已有30个党组织和100名党员荣获“十佳百优”服务型党组织和服务型党员。

二是推动了科学发展。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不断转变和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理念和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4年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8.5亿元,同比增长7.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5.14亿元,同比增长1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556元,同比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完成11328元,同比增长11%。

三是密切了党群关系。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变管理为服务、寓管理于服务,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大办为民实事好事,以真心换取真情、用服务赢得支持,受到了群众的普遍赞扬。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建立了朋友关系,越来越多的基层党组织成为党员遇到困难和问题的第一去处。

四是促进了社会和谐。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各级党组织把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作为重要职责,建立健全了信访工作机制、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维稳防控机制等,切实解决了一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使“平安二七”建设落到了实处,形成了保稳定、谋发展、促和谐的良好格局。近年来,二七每年刑事发案率仅为万分之五,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了98%。

五是惠及了人民群众。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老百姓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做深、做细、做实、做好,使广大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全区交通、医疗、卫生等工作成效。目前,全区社会环境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四、体会

近年来,二七区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党建工作的鲜明主题,通过深入开展“三强一创”活动,在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带给我们的启示和体会是:

一是服务型党组织创建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一定要立足于群众的现实需求,从客观实际出发,了解群众需求,适应群众需求,这样服务群众才能有的放矢,才能被群众接受和欢迎。

二是服务型党组织创建要与发展大局相融合。创建服务型党组织要与全区发展大局高度对接、深度融合,切实找准结合点、着力点和关键点,用党的组织资源统领、整合各方面资源,破解发展难题,真正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三是服务型党组织创建要明确党员干部主体。干部要在为民服务上先行一步,党员要在服务群众中率先垂范。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主体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带头转变作风,当好服务群众的表率;广大党员要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作为,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宗旨,在服务群众中树立形象,在服务群众中提升能力。

四是服务型党组织创建要强化服务阵地建设。活动场所是组织党员群众开展活动的基本条件,是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要不断加大投入,建好阵地,完善功能,为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提供坚强的硬件支撑和保障。

五是服务型党组织创建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的最终落脚点是让群众满意,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让群众得到真真正正的实惠。

(责编:秦华、权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