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暖心更贴心,小微社会组织的春天

王幸芳

2014年11月05日13:1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有这么一种社会组织,有人称之为“小微社会组织”。它们大部分并不规范,甚至没有正式注册过,但它们却活跃在社区的最前线;它们横向看规模并不大,但却因扎根民间而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从官方培育到民间自发,从衣食住行等的基本需求到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当这样的社会组织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当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地参与其中时,我们的社区不仅能够最大化地整合出它们已经拥有的资源,发挥出优势,也能在被扩大的服务的内容和规模中,让更多的居民享受现代社区的服务体系,提高生活品质。

以下,让我们聚焦杭州活跃在居民家门口的社会组织中的几个样本,一同来感受它们带给居民生活的便利和温暖。

红色电波党员工作室:传递邻里温情

“骆大妈你好,最近身体好吗?我是社区‘红色电波’党员工作室的志愿者王金美,你要是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说,党员工作室一定尽力帮忙。”在望江街道大通桥社区的一间办公室里,每天都会响起这样的问候声。

和杭州的许多老社区一样,独居、空巢老人众多的现象在大通桥社区也较为突出。该社区党委下面共有29个支部、664名党员,支部规模和党员人数在整个望江街道排第一。“人多力量大,何不发挥党员众多的优势,利用其一技之长服务社区的独居、空巢老人呢?”在社区党委的支持和推动下,“红色电波”党员工作室便这样诞生了。工作室成立后,很快组建起一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并配备了专门的服务电话。

“目前工作室的服务对象为社区80岁以上的独居、空巢老人,志愿者每天通过电话问候和上门服务,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据大通桥社区党委书记汤才赓介绍,党员工作室根据志愿者的特长和独居、空巢老人的需求,为老人们量身定制了一份服务“菜单”。目前,该“菜单”上已有上门陪聊,洗衣服,代为购物,上门量血压,简单的水管、小家电修理,上门缝补、拍照、翻棉被等28项服务内容,且还在不断增加中。工作室每天都会有一位党员志愿者值班。

通过不断的探索,“红色电波”党员工作室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居家养老的新模式,即每日的亲切电话问候——力所能及的帮助——培育儿女对老人的赡养责任——邻里间的相互照顾——辖区单位共同参与的社会力量。据悉,从2012年12月成立至今,“红色电波”党员工作室已为独居、空巢老人服务近1000次。今后,“红色电波”党员工作室的服务范围将覆盖到社区的残疾人,为他们提供服务和帮助。

爱家志愿者俱乐部:做生活的热心人

西湖区文新街道竞舟社区,从2003年起成立社区爱家志愿者俱乐部。近11年来,俱乐部的志愿者已经有了10支队伍,共100多人。邬孝英,是爱家志愿者俱乐部的一名“全职”志愿者,也是俱乐部三队的小队长。在退休前,她是一名寻常主妇,不同的是,她很关心小区里的事,平日里走进走出,楼道的门有没有关好、自行车有没有锁好、楼道内通道干净与否,她都要留意看一下。

除了一些居民安全和楼道卫生之类的日常志愿服务,由邬大姐带领的俱乐部三队有2项主要工作内容,一项是主动上门关心社区退休老人,另一项是积极推进社区的公益事业,带头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在邬大姐心中,有一本小区退休老人的谱,哪家老人情况如何,她都一清二楚。

社区里有一位大伯患老年痴呆,经常忘带钥匙走错门,但老人家却把邬大姐的家记得清清楚楚。每次忘带钥匙或找不到家,大伯就会上邬大姐家,而邬大姐就会帮老人联系家人,送他回家。有时候大伯出门了,邬大姐不放心,还会专门抽时间跟着他。

邬大姐还积极鼓励身体好的退休居民参加老年电大的学习,“我觉得人即使年纪大了心也不能老,一样要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邬大姐说。“前不久,她发现社区的退休居民缺一处专门聊天的场所,就主动来社区建议,社区因此而腾出场地成立了‘企退人员之家’,邬大姐又主动提出她来当聊天室的义务管理员,每天坚持开门关门,还做好场地清洁整理。”竞舟社区工作人员说。邬大姐已经连续好几年得到社区优秀志愿者表彰。

目前,社区爱家志愿者俱乐部已经拥有10支志愿者服务队,总人数达到100余人,志愿者队伍中年龄最大的68岁,最小的10岁。

春之韵艺术团:开启文娱生活的“第二春”

在转塘,“春之韵”艺术团可是有一定的知名度的。这是一支以演绎转塘民歌为主,致力于传承上泗地区民俗文化的曲艺队。

“每次艺术团活动,大家用熟悉的上泗方言唱上一嗓子,用儿时熟悉的竹马跳上一段,这原生态的歌舞不由得就会让人怦然心动。感觉特别自豪!”正是因为年轻时与上泗民俗文化结下不解之缘的王洪根,自转塘街道文化站退休后就倾尽身心地投入了其中,转塘“春之韵”艺术团由此诞生。现在的王洪根不仅是“春之韵”艺术团团长,更是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

“儿时,上泗地区茶山上、农田里经常听到有人在唱的,现在的年青人都很难听得到了。以前是没时间,现在退休了,还有艺术团的老师手把手教。生活充实了,烦恼少了,家庭也和睦许多。”53岁的魏菊花为自己能成为艺术团的一份子由衷感到幸运。“在这里,要的就是原汁原味,我们不用担心普通话不标准而羞于开口。老人之间有相同生活经历,在这里,不但唱唱跳跳开心,说说心里话也有了对象。有个什么事,相互间也会照应着。”此时,在一边的何福生老人意味深长地说道。

自艺术团成立至今,已有队员近140人,队员几乎全都来自街道各村社,艺术团设置了合唱、舞蹈、腰鼓、曲艺等表演队伍,建立起了完善的组织、财务、学员制度,以巡、展演等形式为当地群众表演已近60场。老人们表演的上泗婚俗和演唱的《里桐坞情歌》等节目不仅登上了浙江电视台农村频道流动大舞台,也为年轻人用传统的上泗婚俗礼仪举办婚礼,真正将文化融进了生活。而上泗民歌、竹马表演也被列为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麦田圈:驱散失独家庭的孤独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大多生于上世纪50~60年代,赶上80年代独生子女政策严格执行的年代,人到中年却遭遇独子夭折,又因政策、身体等原因无法生育二胎。在他们步入老年生活的时候更是“独自凄凉无人问”,他们的情感依赖和养老保障也成了一个越发凸显的社会问题。

有的失独者说,我们老百姓活着就是为了孩子,没有孩子,就什么都没有了。为了缓解这些特殊家庭老人们的孤独,清波街道注册成立“麦田圈”社会组织,“麦田”给这些生活遭受重大灾难的人们描绘出一幅“希望”的画面。“圈”象征着社会大家庭,影射了社会的关爱和各种保障支持系统。“麦田圈”不仅包含了精神层面的关怀,也让失独家庭从物质层面感受到社会的爱。

清波街道“麦田圈”社会组织公益项目正式启动以来,项目组人员、家庭联络员和志愿者已经陆续到7户失独家庭和20余户独生子女伤残家庭中进行了调查慰问,其中还包括了居住在清波地区以外的家庭,并逐步了解了这些家庭的基本生活情况。通过近半年的电话交流、上门慰问、服务代办、医疗指导、谈心等服务,部分家庭成员心理状态有了明显改善,并愿意主动和家庭联络员交流和求助。其中,1位失独老人在家庭联络员的帮助下成功解决了就医矛盾问题,有1户失独家庭在志愿者帮助下修理了电脑并学习了网上购物,另外有8位服务对象还多次主动联系了麦田圈专业社工进行交流。“麦田圈”已经赢得了服务家庭的好感,并逐渐打开了他们的心扉。

不过,这些仅仅只是个开端。“麦田圈”的理解是,要真正走进他们的心,还需要更多社会的关心和专业心理人员的参与。加快形成社会力量,这也是“麦田圈”下一步要构建起的公益平台。

《杭州》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