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荒山绿梦三十年——记山西大同县林业局局长赵德清

2014年10月27日08:44   来源:山西日报

原标题:荒山绿梦三十年

大同县林业局局长赵德清

中专毕业,学的畜牧,却改变了雁北千百年来荒山绿化树种单一的结构,成功打造了山西省第一个樟子松示范造林工程;

出生贫寒,吃苦好受,30年来热衷栽树造林,在林业技术员、林业站长、副乡长、乡长、林业局长的各个位子上参与、组织造林60多万亩;

眷恋故土,爱岗敬业,为改变家乡赤地荒凉面貌,多次放弃提拔机会,“荒山不绿心不死”,让全县林地面积突破百万亩;

追求执著,信念坚定,“对当官没瘾、对种树成瘾”,坚持工作日“早六时出,晚八时归”、节假日带队巡查的工作法,让造林护林工作制度常态化……

这就是见证了大同县荒山变绿海,并亲身参与造林绿化30年艰难历程,当地人称为“树愣子”“树爹”“一根筋”的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大同县林业局局长赵德清。

与造林结缘,一干就是30多年,让赤地披绿是他一辈子的事业

8月17日,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正式揭碑开园。巍巍火山群,阵阵松涛声。绿海茫茫中已不见忙碌的植树人,参观游览的领导、专家、学者中,不少人把手伸向了一个个头瘦小、皮肤黝黑、显得沧桑、脸上却始终露着微笑的人。

“了不起,种了这么多的树。”

“好看,那一片是老虎山,那一片是落鹰山,那是采凉山。”

“你这双长满老茧的手,可是为大同县绿化做出了大贡献呀!”

望远镜在人群中传递,赞叹声不绝于耳。

“领导支持的好!上级帮助的多!”不会寒暄的赵德清有些腼腆。但正是他把过去多年治理不成功的荒山建成示范林,把寸草不生的火山群建成了集中连片的生态旅游景区。

“大同县风大沙多,十年九旱,土地贫瘠,生态脆弱,建国初全县的森林面积只有7000亩,森林覆盖率仅为0.3%,几乎是山山‘和尚头’,处处‘鸡爪沟’。”讲解员讲解的是过去,手指比划的却是现实:林地面积101.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1.8%。在过去与现在的这个过程中,赵德清经历、参与了一个飞跃的过程。

1981年,赵德清从雁北农校畜牧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大同县林业局。专业不对口,林业站技术员这样一个小舞台却让他既兴奋又胆怯。雁北地区高寒干旱、风沙肆虐、土地盐碱沙化,“种树比养娃还难”。年年栽树不见树、代代造林难成林的局面让多少林业干部将植树视为畏途。老同志对他的劝告是“干干就转行吧”。

可他就是不信这个“邪”。当时,北方地区在小背阴栽植樟子松没有成功先例。而他就一根筋在自家田里育树苗、荒坡荒沟搞移植实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小伙子,一个让村人看得眼馋的国家干部,做的事连本村人都看不起。

但他分析土壤、记录气温、总结树种习性,经过反复实验最终让樟子松在小阴坡种植获得成功;并取得了北方地区造林的重要科研成果,也让雁北地区彻底改变了当时适地树种为小叶杨(俗称小老树)的单一历史。

1984年,赵德清被任命为麻峪口乡分管造林工作的副乡长。3万亩“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任务让这个刚上任的“乡官”满心欢喜,而乡党委的一些主要领导却捏着一把汗:“这是国家级的项目,搞好了是职责,搞不好上级领导也要挨批评。”他也清楚,这个项目的主战场是落鹰山,县水泥厂就在附近,满山石头、处处沙沟。“全县的荒山几乎都是这种情况。只要辛苦到,不愁种不好。”

他开始走村串户发动村民种树,又研究当地群众植树成活率低、管护不到位的问题。他白天抓动员培训村民,挖多大坑、用多少水、苗栽多深,夜晚绘图纸规划植树品种、行距、规模,组织村干部开会。一股闯劲,一干就是七年,使这一项目树木的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赢得了全国林业系统造林现场会在落鹰山的召开。

赵德清种树出了名,全县的绿化工作就数他干得最出色。即使当了乡长,分管造林绿化依旧亲自抓。“生态脆弱是全县的实际,改变不了荒山赤地面貌,干部的工作就没做好。”

1999年,赵德清担任县林业局局长。当时干部的概念中林业局是个“小局”,乡长没当成乡书记,“当个林业局长,平调没重用,干啥都没用”的评价,却让他把这个局长干得出类拔萃。时至今日,他一干就是15年。

这15年来,他组织钻研总结的《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综合配套技术》和“细整地、选壮苗、深开口、浇透水”等“358”造林规范流程,得到了多个市县的推广。

这15年中,大同县的造林面积增加了6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8.9%增加到31.8%。

与荒山为伴,30多年足迹遍布全县的沟沟壑壑,“出地”是他最大的乐趣

1982年秋,大同县在海拔2000米的采凉山上展开植树造林攻坚战。当技术员不久的赵德清刚从林业培训班学习回来,就主动请缨背着行李上了山。住在一间废弃的破窑洞里,没门、没窗、没水、没电。山上风大,夜里更冷,睡觉连衣服都不敢脱。吃的是土豆煮白菜,喝的是河沟里的渗沙水。山上石头多,一双鞋穿不了20天,就磨得露出了脚趾头,局长给他送去两双鞋,并送了一台小收音机。就这样,他每天一身泥,一身土,整整干了一个秋天,地冻了才下山。“下山时,我头发长得像野人,衣服烂得像乞丐。回到单位,人们几乎认不得我了。”

工作的第一次重要经历,让这个村里长大的“学生牌”干部没敢叫苦,却让他有了乐与荒山为伴的倔犟劲。“绿化一座山,就是征服一座山;与其与荒山拧眉,不如与其添绿。”他的笔记记载着自己的心声,也鼓舞着他和同事们的士气。

奋战落鹰山期间,赵德清担任总负责,月月磨烂两、三双鞋。山上忙植树,一个月才回一次家,到了紧要关头,两三个月不能回家是常有的事。1988年春天,他的体重一下减了15公斤多。妻子担心他的身体,背着孩子走了几小时山路上山,见他又黑又瘦、灰头土脸、胡子拉茬,忍不住哭起来。他一边劝妻子,一边上前抱孩子,谁知孩子见了他,吓得“哇”一声哭了,躲在妈妈身后不敢露头。他对孩子说,“你看那满山遍野的小松树,绿油油的多好看。”可妻子摇了摇头,放下随身带的两瓶肉酱,背起孩子向山下走去。

回想起那段经历,赵德清说:“望着老婆孩子远去的背影,心里十分难受,忍不住流下了泪。我很想多陪陪亲人,但山上离不开我。因为我知道绿化落鹰山是我的责任,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

担任局长以后,植树护树成了他的本职工作。每天早晨六点到单位碰头开会,局领导七点多各带一班人上山,晚上八点才回家,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而且几乎所有节假日休息天的上下午,都要到林地巡查,这已成了大同县林业局15年来不成文的规矩。“赵局长好出地,他的辛苦谁都能看到,所以大家谁也没有怨言。”县林业局副局长温占全说,“跟着好受(干活)的领导,你也懒惰不了。”

出地在当地农村是到地里干活的意思。赵德清喜欢把这个词挂在嘴边,一是习惯,二是形象。“到了地里,不干活。走马观花一点意义也没有。”种下的树活了没有、个别没有成活的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没有林地遭到破坏的迹象,哪的树有病了等等,对于他和县林业局的同志来说,出地的营生是天天都做不完的。

全县100多万亩的有林地,几百个山包、上千道沟壑,他熟悉每一处的情况。县里的干部们开玩笑说,全县每年林地里增加多少个坟头?哪个山区的兔子有多少?林业局长一准知道。

当了30多年的干部,15年的局长,啥时见到他都是鞋底带泥,裤腿挽起,干部说他的形象不像个领导;他的妻子说他,再好的衣裳,也穿不了一天,不是土,就是泥,要么就给你刮破个口子。司机说他,下了车就出地,他的鞋子费得厉害,他坐的车轮胎也费得厉害,其他领导车的后备箱放的是公文包、差旅箱,咱这车放的是铁锹。

也有人问他,整天往荒山野岭跑,是有金子还是有银子?还能让你当个林业部长不成?他说是不放心。“坐在办公室,春夏怕栽的树不活,秋冬又怕树着火,一年四季操不完的心,不如出地踏实些。”

与树为友,痴人绿梦30年,爱情、亲情、友情、人情都没大过他对树的痴情

2014年,赵德清获得了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的称号;此前的2013年,大同县也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县。

对于赵德清来说,这两项荣誉来的艰辛,来的不易。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是辛苦和付出的结果,更是对自己感情割舍的一种认可。

为了栽树,在妻子师慧林的眼里,他是一个“狠心”的丈夫。“在麻峪口乡工作的12年间,他最多一个月回一趟家;当了局长后,家不管,老婆不管,孩子不管,人家自个儿倒也承认是个‘三不管’男人。家成了他的旅馆,晚上回到家,倒在沙发上就睡,吃饭时再叫醒。”最让妻子不能接受的是,2008年,妻子乳腺被查出了问题,医院怀疑是肿瘤。他一句栽树忙走不开,拖妻弟和妹妹替他陪着去北京做手术。检查结果是良性,他又一句好人自有好报,就把妻子安顿了。”

而说起这事,赵德清却说:“我一听,当时就吓蒙了。心里头好一阵发酸,抱住头就哭,心里念叨着老婆啊,你可不能离开我,我欠你太多了,但愿你能闯过这一关,我退休后一定好好侍候你。”在他看来,妻子的贤惠和通情达理,成就了他事业上的成功和执着。他也常说自己亏欠老婆和孩子的太多了。

知子莫如父。赵德清的心在事业上,给吃给喝就是见不着面,老父亲没说过儿子一个不字。“把公家的事做好”让他记住了父亲的教导。可有一年,父亲病重,又正赶上植树的大忙季节,他两头为难。乡党委书记知道后亲自把老人送到市里的医院。他见到父亲后,老人大骂:你是谁的儿子?养儿子有啥用。

对于自己家人的不上心,他是真的愧疚。而对于领导和朋友需要“网开一面”的不尽心,更让人觉得他不通情理。

1993年,有个在外县当领导的人回村上坟,不小心引燃了山火,过火面积有十多亩。他当时就下处罚通知书,要罚2000元。事主也承认错误,只是觉得罚得太多,就希望赵德清手下留情少罚点。县里的不少领导也给他打电话说情,可不管说情的人是谁,他一概顶住不松口,最后对方只好交了罚款;一次他有个同学上坟烧了25株小树,看到是他带人查处,就准备开车离开。可他板下脸当场就扣下他同学的车,罚款500元,最后还逼着他拉来树苗进行补栽。

类似的事情,在他身上发生的次数连他都记不清有多少次。但他知道他得罪了不少人。近些年来,看着一山一山的树长高成材,对于护林的认真,他越发地认死理不讲世故。

2012年夏天,有人在林地挖砂吸铁,东一处西一处,破坏的林地乱七八糟,可就是抓不住人。他就一连几个黑夜在地里蹲点守候,最终抓住了采砂人员。而主谋嫌疑人自称是“社会人”,还亲自到他的办公室给他送钱,让他给一条“出路”,被他拒绝后放下了狠话。后来这个人被行政拘留了一段日子,出来后,隔三差五就去赵德清的家,一家老小怕得不行。埋怨他为保住几棵不值钱的树跟这种人结仇,连家人的安危都不顾。而他却说,我护林,他犯法,没必要怕他。

他对于树的痴情,一般人是想象不到的。“老赵睡觉爱说梦话。梦到有人偷树,他能把一家人都吓醒;梦到一片树活了,第二天早上起来,他脸上都挂着笑容。他说他跟孙子亲,可我看他还是跟树最亲。”妻子认为他已到了痴迷的地步。

而回想起这些诸多 “不近人情”和“不可思议”,赵德清觉得是有得有失,而且是这辈子改不掉了。

如今,已将到退休年龄的他,对于种树的热情丝毫没减弱。“全县尚有10万亩荒山宜林地,国家的政策好,省、市、县的扶持力度大,机遇不等人呀。人生在世,各有所爱。我就爱上了树。种树是个苦差事,既要靠科技,更要靠辛苦和责任。我出生在农民家庭,觉得人一辈子能做成点事,做好点事,上对得起组织,下对得起父老乡亲,也就知足了。”(贺 锴 赵志成)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常雪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