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建立干部日常管理台账体系的思考

赵建英 崔建周 朱美珍

2014年10月14日15:0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执政的首要问题在于精心培养、科学选拔、严格管理执政骨干队伍。在新的历史时期,党面临着“四大风险”、“四大考验”,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更需要加强对干部的管理、选拔和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必须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我省近期所暴露出的一系列极其严重的腐败案件表明,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用人失察、把关不严、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干部不主动的问题。要实现山西政治生态的根本修复,就必须坚决刷新吏治,有效防止带病提拔、违规用人,真正培养选拔出一批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以抓常、抓细、抓长、抓严为着力点,进一步实现干部考察的系统化、动态化、日常化,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干部,从细节处考察干部,多角度了解干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要求的重要途径,是从严治吏、刷新吏治的重要途径。

一、用人之道识人为先,必须把准确识别、全面考察干部作为选用干部的基础

选人用人是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用人之道,在核名实而已。名实既核,则忠佞与优劣俱见。”注重培养选拔干部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体现,准确识别干部是选好用好干部的基础,全面考察干部则是准确识别干部的关键。

近年来组织部门在干部考察了解方面做了多方面探索,但从当前干部考察的实际运行效果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考察渠道单一、层次较少,难以准确识别干部。当前的干部考察主要为任职前考察和年终考核。任职前考察属于“临时抱佛脚”式的定向考察,目的性强、时间短且主要依据干部档案进行考核,而一些干部档案存在不清、不实、不真问题。再加上“任职”一般属于“腾位子”,这就导致考察中进行个别谈话和征求意见时容易听到“好话”,而不容易听到负面的评价。因此之故任职考察成为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不得不走的“程序”,很难起到在较短时间内全面准确了解干部的作用。年终考核大都是为考核而考核,考核条目单一化、考核方式程式化、填报内容随意化,存在内部年度平衡、轮流坐庄、严肃性不够等问题,容易走过场、走形式。(2)考核考察指标不够精细,大都属于正面指标、宏观指标,缺乏针对干部行为的“负面清单”和“微观行为”的考察。目前关于干部考核评价和考察工作的相关规定较为笼统,指标不够精细,尤其较难对干部的负面行为、日常行为有充分的了解和记录。(3)考核考察信息来源单一。任职考察主要依靠组织人事部门的考察组进行,考察组考察时间有限、接触人员有限、了解信息的渠道单一,往往无法得到一个干部的全面形象,很难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综合研判。年终考核以本单位、本地区为主,主要方式为个人撰写总结、组织听取报告、翻阅工作档案、填写各类表格,采集到的信息更为有限。(4)评价评议主体单一。目前的考察主要是听取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相关人员的评议,既没有充分关注到社会公众、服务对象的看法,也缺乏对纪检监察、审计、信访、社情民意通道以及干部培训等部门信息的全面运用,也会因其他因素而导致干部选用过程中主观故意回避某些信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当前干部考察存在不准、不实的问题。尤其是不能深入了解、全面掌握干部日常的道德品行、精神状态、工作情况、生活情趣、群众反映等,从而也就影响了组织对选用对象的综合分析。比如,今年以来被组织审查的一些干部在网络舆情中早有反映,但结果证明,这些网络舆情并没有在干部选用中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识人之途贵在日常,加强对干部的日常考察是识别干部的重要抓手

任何个体都是多面的,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准确识别干部是选拔干部中最基础的也是最难的环节。识别干部,既不能单纯凭借主观印象给予评判,也不能仅仅依靠某次工作表现就下结论,还不能完全依赖某些群体的毁誉,更不能听凭个人的自我推荐,而必须系统地、全方位地综合运用“望闻问切”多种手段来了解干部。正如白居易的诗中写到:“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事实证明,了解识别干部只有“见微”才能“知著”,只有放在干部成长的全过程中考察干部才能选准用好干部。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加强对干部的日常了解来做到真正熟悉干部,切实了解干部,才能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过程中的权力运行,强化显规则、破除潜规则。

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是有效避免选人用人方面不正之风的最根本、最长远的途径。要准确识别干部,不但要依靠主观努力去“抓”,更应依赖于科学制度的“管”。从当前存在的问题来看,加强干部考察相关制度建设的主旨在于,把考察关口前移、考察内容细化、考察方式多样化、考察过程日常化,从而进一步实现干部考察的全方位、立体式、近距离、日常化。为了强化干部日常考察,可探索建立干部日常管理考察台账体系。建立台账体系可以把干部工作生活中的日常表现以台账的形式记录在案,从而把节点性考察与全时段考察结合起来,把自上而下的组织考察与自下而上的群众评议结合起来,把党委组织部门的考察与其他部门的评价结合起来,将考察“工作圈”的表现与考察“生活圈”、“朋友圈”的表现结合起来,从而真实完整、动态及时、多侧面地反映一定时期内的干部综合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干部的全面了解,进而提高干部考察的真实性、准确性。

三、制度之力在于执行,要以科学完善、执行有力的干部日常管理台账体系来实现从严治吏

以对全国其他省市的相关经验分析为基础,结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我们对干部日常管理台账体系的基本构成和运行方式提出了初步设想。领导干部日常管理考核台账体系可分为基本信息、工作实绩、品德作风、舆论评价和推荐情况五个部分:(1)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干部的教育培训经历、工作履历、配偶子女亲属、家庭财产、计划生育等基本情况。这一内容要由相关培训单位按照培训情况如实填报,干部本人定期填报,相关部门核实。(2)工作实绩。主要包括干部的基本工作成绩、具体工作表现、遵守工作岗位纪律情况、工作关系处理、领导协调能力、奖励处分以及在关键时刻、急难险重任务中的表现等内容。这部分内容由被考察对象所在的组织人事部门填报并由本人所在的党委(党组)加以备注确认。(3)品德作风。主要围绕理论学习、理想信念、政治定力、担当意识、执行民主集中制、廉洁自律以及职业道德(服务对象评价)、家庭美德(知情人提供)、社会公德(比如银行、保险、物业等部门提供的信用记录)等方面的情况。这部分内容由被考察对象所在的组织人事与纪检部门共同搜集填报并由本人及所在的党委(党组)加以备注确认。(4)舆论评价。主要包括针对领导干部个人的网络舆情、来信来访、巡查暗访、上级同级下级评价、纪检监察机关鉴定情况等内容。这一部分由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宣传、信访等部门提供并交由上级相关部门核实后提供。(5)推荐情况。主要包括推荐人(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个人推荐、群众推荐等情况)、推荐职位、推荐理由、推荐方式(书面、口头等)。这部分内容由组织部门核实填写。

客观地说,上述台账中的一些信息目前已经有所采集,但相关信息分散在不同部门,零散化呈现,同时采集、运用的制度刚性不足,缺乏充分的汇总研判。所以,要进一步增加制度刚性,使碎片化信息充分整合、严肃运用。1、分级建立、分类管理、逐步推进。台账管理要归口组织部门。各级组织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建立台账,按照干部类别细化考核考察内容、方式。可以先在省管干部中进行探索,积累经验后逐步在全省范围内推进,最终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考察方式、考察内容、操作流程和工作措施。2、明确信息填报责任,确保采集及时准确。要明确信息采集、填报、更新的责任主体和责任追究办法,确保台账内容完整准确、更新及时。台账要建立纸质版和电子版两套系统,纸质版台账内容一经确认不得任意涂改,如有变动需特殊标识,并签字确认。电子版台账内容要设立管理权限,除相关工作人员之外任何人不能随意登陆、调阅、填报、更改。既要通过组织部门自行收集、相关信息共享(比如审计信息、不动产登记信息、出入境信息、信访信息等)、有关单位报送、个人申报填报等形式定期搜集所需的信息并及时更新台账,还要对一些随机性信息快速跟进、实时更新。比如网络舆情中反映出的个别问题,即便组织部门不一定对这些问题全部进行查实,也要登记在案以备核查。3、强化组织部门职能,健全日常考察干部机制。了解考察干部是组织部门的职能,是组工干部的职责。组织部门要当好领导的“千里眼”、“顺风耳”,就必须全方位接触干部,近距离了解干部,多渠道观察干部。第一,组织部门要切实体现“干部之家”的定位,坚持迎进来开门办公、热情服务,通过规范接待程序、柔化接待方式,鼓励支持干部群众主动汇报思想、反映情况。第二,组织干部要沉下来、走出去主动了解干部,既要敢于接触被考察对象,也要与干部日常生活中的“知情人”多层次接触,并要如实做好考察“日记”。第三,要严肃组工干部纪律、提高组工干部素质,确保组工干部有原则、有底线、有能力,既要确保能对干部情况进行日常的跟踪、诊断以了解到干部的日常真实情况,又要自省自律,敢于担当。组工干部不能只做统计员、记录员,必须在干部选拔中敢于讲真话,反映真实情况,不能夹带“私货”、不能掺杂“私情”。同时各级党委应相信、依靠、大力支持组织部门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在选人用人中的职能作用。4、全方位搜集干部日常信息。要通过多种形式,健全多条渠道,做好日常性的信息搜集工作。(1)实行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既可以通过个人定期汇报的形式来了解干部的情况,也可以采取约谈的形式,也即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部门可定期听取干部对工作生活情况的汇报和陈述,并就其自报的主要情况进行抽样检查,以辨别真伪。(2)实行定期考察与不定期考察相结合,定期考察可以采取个人自述、填表申报、民主测评的方式进行;不定期考察主要通过自行申报、听取群众反映、明察暗访以及由相关职能部门、金融机构和干部所在单位提供信息等方式进行。(3)构建多元的评价机制,尽可能地把上下、内外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听取上级的意见,也要听取下级的看法;既要听取本单位、本部门意见,也要听取服务对象、关联单位的意见;既可以由组织人事部门成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通过听汇报、查资料、现场调查等形式考察,也要听取普通民众、邻居同学、离退休干部的评价。5、严肃台账运用。要把台账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各级组织部门应根据台账定期进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情况综合研判分析并形成文字报告上报同级、上级党委,各级党委、党组要将其作为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任免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干部综合研判报告,要把素质高、能力强、德才兼备的干部放到更加重要的岗位,充分调动、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树立起干部选用的良好导向;对于存在问题的干部,则要主动通过诫勉谈话、廉政谈话、内部通报乃至及时惩处等形式来减少干部队伍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防止“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必须要求信息提供者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台账,对不认真如实填报的则要运用台账的检查、通报措施,以维护台账运用的严肃性。

王儒林书记指出:“要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把‘严’字落实到干部工作的全过程,对干部从严考核、从严选用、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既要解决‘乱作为’问题,又要解决‘不作为’问题,做到干净干事、为官有为。”贯彻“严”字当头的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干部选任工作中的领导把关作用,全面考察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可以提高干部考察质量,切实降低带病提拔率。针对各级领导干部,围绕德、能、勤、绩、廉等内容建立日常管理考察台账体系,可以实现全方位反映干部工作思想实际、全过程展现干部成长历程,有利于党委、组织部门更好更全面地了解、考察干部,从而为干部的管理、考察、选拔提供基本依据,有助于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从而夯实弊绝风清的制度保证。

(作者单位: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山西《前进》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