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鸣
2014年08月12日08:4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打没打通,是评判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打通“最后一公里”,不仅涉及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更关系到干群之间的感情融和。
与群众面对面,才能听真话察真相换真心。不与群众面对面,就很难知晓真实细节,听取意见就容易变味失真。我接待过一位信访户,2008年以来,他多次上访反映征地拆迁补偿不到位问题,相关部门的调查结论是已足额补偿,但他本人不认同,坚持上访。在与他面对面交流后,我让有关部门再次调查,结论却是他的部分诉求合理。为何两次调查结论相悖?原因就在于调查的广度和深度不同。第一次调查相关部门仅听取了部分村社干部的意见,就带着主观臆断草率下结论;第二次调查则面对面走访了信访户的邻居和相关工程人员,更大范围了解情况。这件事,暴露出少数干部在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时,做工作不深不细不实,服务群众“挂在嘴上”、工作落实“浮在面上”,久而久之,也导致一些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不理解、心中有误解。“最后一公里”打不通,表面看是距离,实质却是隔阂。要消除隔阂,必须使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化、常态化,让干部经常性到群众中去倾听心声、了解期盼、增进感情。
干部沉下去,民意才能拢起来。最近,我到一个镇蹲点调研,老百姓要求恢复该镇高中的呼声很高。这个镇中学曾是覆盖周边11个乡镇近5000名初中生的唯一高中,2012年教育资源整合后,不再招收高中生,这些乡镇的初中毕业生只能到90多公里外的县城读高中。许多群众反映,取消镇高中既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又带来交通不便和安全隐患。在我看来,当初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作决策时就忽视了群众意愿和需求。这个案例告诫我们,出台政策,真的需要从群众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果违背群众意愿“拍脑袋”,工作就会被动。干部沉下去,是一种感情,是一种方法。
“神经末梢”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才能“零距离”。村(社)干部和群众打交道最多,是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神经末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村(社)办公条件明显改善,但有的地方却不同程度地沾染了“机关病”。比如,有的村(社)的便民服务中心,半人高的柜台将办事群众和工作人员隔开,干群“近在咫尺、心隔天涯”。还有少数村(社)办公室越来越大,设施越来越豪华,办事效率却越来越低,“等客上门”现象严重。有的基层干部,身在基层却脱离群众,上班到岗“点卯”,有事无事都待在办公室坐足钟点,“社区干部不开会、村干部不下队、乡干部回家睡”。打通“最后一公里”既要“路通”,更要“心通”。只有“路通”,身下基层,“最后一公里”才能打通;只有“心通”,心系基层,联系服务群众才能“零距离”。
(作者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委书记)
《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12日 17 版)
相关专题 |
· 党建周刊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