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关键问题

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副书记 刘树枝

2014年08月08日10:5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总体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贯彻落实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有的党员放松政治理论学习,精神上缺“钙”,导致政治上变质、精神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又如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流于形式,批评上级放“礼炮”,批评同级放“哑炮”,批评自己放“空炮”,没有收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治治病”的效果。再如,有的地方搞“一把手”政治,大权独揽,缺少民主与监督;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奉行“一团和气”,遇到问题绕着走,不敢批评,不敢担当。

新形势下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关键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正确处理好“集中统一”与从实际出发的关系

当前,有些问题应当引起重视,主要表现在有的地方、有的部门表面上服从中央,但在实际工作中对党的决定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党的决策部署没有得到真正有效落实;有的党员对中央的理论、政策表面上拥护,但是思想认识上没有到位,没有真心服从,有时会不分场合、不加分析地发表个人观点,传播一些“小道消息”,还有的甚至通过互联网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党员的党性观念和组织纪律性亟待加强。因此,必须处理好集中统一与从实际出发的关系。

首先要强调集中统一,特别是要强调中央权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既是一项基本原则,也是一条党的纪律。这四个服从最重要的是全党服从中央,维护中央权威。我们决不能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始终严守政治纪律,自觉维护党的权威。

同时,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鼓励地方敢于改革创新。在强调集中统一、维护中央权威的前提下,应当重视调动和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大政方针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各级党组织紧密联系本地本部门本系统实际,统筹谋划,大胆改革创新,积极推进相关工作,还要宽容失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央的决策部署真正落实到位。

正确处理好“集体领导”与“个人作用”的关系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坚持集体领导与反对个人专断作了全面阐释。当前领导班子绝大多数能够坚持民主集中制,但在少数领导班子中,却存在家长制、“一言堂”的情况,存在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现象,对这些问题必须予以纠正。

要注重坚持集体领导。必须强调班子成员之间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一把手”要带头发扬民主,熟悉民主集中制的规矩,懂得民主集中制的方法,鼓励班子成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要善于集中大家的意见,集思广益,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民主决策。班子成员要各负其责、顾全大局,放下“思想包袱”,积极“参政议政”,勇于当面发表不同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

重视发挥个人作用。坚持集体领导并不是否认个人的作用,在讨论中发生了分歧,既要认真考虑个人的意见,又不可议而不决,耽误工作。对于议决的事项,班子成员必须按照分工,认真抓好落实,切实提升集体领导的质量和效能。

正确处理好“一把手”主见与主观的关系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政治家不要主意太多,太多了就会让人无所适从”,说的就是领导干部思想主观的问题。作为“一把手”,要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能够说自己的话,但是又不能太主观。有些领导干部总认为自己比群众高明,常常表现出“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朝令夕改,追求形式,今天想这么个点子,明天出那么个主意,今天制定这个制度,明天研究那个机制,总是在点子上兜圈子,很少在落实上下功夫,导致知行“两张皮”,让人无所适从。

好的领导干部,要通过对新事情、新事物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为解决问题指出正确的方向。

要发扬民主,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为正确决策打下扎实基础。要敢于决断,在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及时作出部署,有敢于决断的果敢作风,特别是在遇到复杂局面时要保持思路清晰,指挥若定,遇到危险局面时能做到从容不迫,化险为夷。要敢于担当,主要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对决策要主动承担责任,决策制定后要全力抓好贯彻落实,办实事、求实效,力争取得最大成绩。

正确处理好群众监督与接受监督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想接受监督的人,不能自觉接受监督的人,觉得接受党和人民监督很不舒服的人,不具备当领导干部的起码素质。”

目前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根子主要是脱离群众,失去了群众的监督。由于领导干部所处地位的特殊性,往往容易使一些人滋生淡化群众监督、不愿接受群众监督甚至逃避群众监督的问题。如高高在上,听不进不同意见和建议,总以为自己说的做的是正确的,把接受监督看成降格丢面子,害怕失去威信,心理不平衡;抱抵触情绪,认为监督是找茬子、挑毛病,对群众和同事的意见十分反感。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不仅是领导干部的一种胸襟气度,更是必备的基本政治修养。

在新的形势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正确认识群众监督。要把群众监督当做一种警戒、一面镜子,看做一种爱护、一种帮助,养成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习惯,经常对照检查,从中发现自己有什么不足和缺点,及时加以改进和纠正。特别要学会倾听不同意见,用决策的民主性保障科学性。

其次,要养成在“聚光灯”下工作和生活的习惯。党员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同事,还应当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最终回馈到人民、造福于人民。

再次,要健全完善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建议制定出台关于群众监督的制度法规,明确监督人的权利、义务及应负的法律责任,明确对监督人打击报复应追究的纪律和刑事责任等,使群众监督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建立健全公开办事制度,特别是对群众关心的重大事项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及时公开到位,为群众监督创造制度条件,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正确处理好讲真话与听真话的关系

自古以来,讲真话不仅需要勇气,有时还要冒着撤职、罢官甚至杀头的危险。有的领导干部经常抱怨听不到真话,或者感到听真话很难。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同志曾经讲过“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的故事,以此告诫领导干部,一定要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原则,欢迎和鼓励别人讲真话。其实,讲真话与听真话是相辅相成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领导干部要让群众讲真话,自己必须喜欢听真话,这样群众和基层干部才能敢于讲真话。

真话有好听的话,也有难听的话,有时还有牢骚和骂人的话。领导干部要保证听真话,必须处以公心,在自己负责的领域内,培育讲真话的人和讲真话的市场,善于听真话,敢于听真话,有胸怀听真话。要纠正一部分领导干部中缺乏民主精神,听不得批评意见,甚至压制批评的家长作风。对于任何党员提出的批评和意见,只要是正确的,都应该采纳和接受。如果确有错误,只能实事求是地指出来,不应查所谓动机和背景。

讲真话不仅需要个人良知、勇气和能力,更需要氛围。各级组织部门要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鼓励和支持基层干部群众本着对党的事业和国家前途负责的精神,讲真话,说实情。要改变谁讲真话谁吃亏,报喜不报忧等不正常现象,真正形成不让投机钻营的人得利,也不让说真话、干实事的老实人吃亏的社会氛围。要完善调查研究的方式,改变在调研过程中先确定调研路线和座谈人员,调研内容先教会的弄虚作假行为,鼓励干部深入实际,挖掘真话。要落实行政问责制,加大对说假话的惩处力度,健全干部考核任用机制,破除潜规则。

《今日浙江》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