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强强
“万丈高台,起于垒土”;“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两句至理名言从正反方面阐述了基层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那么,基层的工作靠谁去做?靠的就是基层干部,特别是我们的乡(街道)村(居)(下同)干部们。他们岗位平凡业绩显,角色虽小贡献大。
基层干部是紧固国家机器的“螺丝钉”。我们的国家就象一部庞大的机器,每天在匀速高效地运转;而保障这部机器运转不停,除了各个系统不出问题外,还有不容忽视的,就是有成千上万个耐用的螺丝钉在紧固着。无论机器怎么晃动、怎么颠簸,它永远都不会走样、变形。这不正像我们的基层干部吗?他们分部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好像把一张巨型地毯按压在地表上,让它纹丝不动,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内地的基层干部,每天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带领一方群众致富,建设美好家园;而边疆地区的基层干部,还要协助边防战士担当守土戍边的重任。这些人奉献的,不仅仅是血汗,甚至是自己宝贵的生命。如前几天刚发生的新疆莎县暴恐案,不光有群众被害,也有我们的基层干部。正是他们领导边疆人民与藏独、疆独、台独、暴恐分子等作殊死不懈的斗争,还参与打击走私、偷渡等不法行为,当起了海、陆、空国门第二卫士。
基层干部是维护社会和谐的“稳压器”。除边疆地区情况特殊,基层干部要参与处理敌我矛盾;平时,基层干部调处最多的还是人民内部矛盾。内部矛盾虽不大,但小问题如果不及时化解,就有可能衍生出新问题、大事情;原本是小纠纷,如不认真慎重调解,有可能演变成群体性事件,那样就产生了社会负面影响。有的地方有过惨痛的教训,这与当地基层干部失职分不开。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随着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矛盾也会层出不穷。如何及时有效地化解它,消除不稳定因素,对维护稳定至关重要。小基层,大社会。各种纠纷错综复杂,细到婆媳吵嘴、邻里打架,小到合同纠纷、分配不公,大到宗族矛盾、换届选举等,这些都需要基层干部去处理。群众之间一旦有纠纷,第一个要找的就是基层干部,第一时间到现场的,定是他们。因为乡村干部,家就住在农村,吃住和群众在一起,自身就与群众融为一体;同走一条路,同饮一井水,同说一种话(方言);群众知道干部家门怎么开,干部也知道群众家在什么方位。基层干部一到场,通过他们的工作,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们试想一下,有着十三亿人的中国,每天要发生多少事?而这么多的事,都是经过广大基层干部之手,一件一件地化解和调处。如果这么多事都激发到社会层面,那国家岂不就乱成“一锅粥”。因此他们是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的“第一道防护网”,是维护社会和谐的“稳压器”。
基层干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针头线”。基层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充当“针头线”。因为他们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员、落实者和执行人,他们是沟通政府和群众的桥梁纽带,也是党政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代言人”。2006年以前,基层工作主要是为国家服务,“要粮催税收上缴、防汛抗旱加计生”;2006年之后,重心下移,主要是做好抓发展、保稳定、促和谐工作,不管是基层党建、组织纪检、治安维稳,还是计生民政、招商引资、农林渔副、征地拆迁等不同工作都会做。对上“千条线”,要完成诸多领导和部门交办的各种各样事情,丝毫不敢懈怠;对下是“万根针”,面对千家万户的诉求和错综复杂的矛盾,点滴不敢放松。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城乡发生巨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层干部就是带领群众投身改革开放,推动整个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针头线”。
基层干部是服务人民群众的“老黄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这是对基层干部“老黄牛”形象的贴切比喻。基层干部责权利反差大,一是权力小、责任大。管不了几号人、多少物;但 “一票否决”工作是有增无减,稍不注意就背处分、掉帽子。二是工资少、事务多,同等职务与市级机关比,待遇少了上千;同等工龄与吃香行业比,没有人家的零头多。但他们工作最辛苦,工作起来不分白天黑夜,不分节假日,年假没休过;什么“5+2”和“白+黑”是常态,有事都是连轴转,经常是“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没有补助和加班费,从无怨言,默默奉献。三是条件差、进步慢,工作环境不能与县城比,子女就学、就业难,老人就医难;干部自身晋升难。乡镇干部,大多数是干了一生办事员,副科级别一小批,正科级别少又稀;村居干部更是干了一生,到老还养不活自己,他们的养老保险还不如能繁母猪上得早。尽管党和政府已在不断改善基层干部工资福利待遇,但毕竟这支队伍庞大,很难一下子提高;而基层干部已经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在以更加务实的作风,任劳任怨地为民服务,继续辛勤耕耘在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总之,基层干部很渺小,岗位很平凡。但是他们都拥有一颗爱国爱党的赤胆红心,他们在群众中做表率,在工作中当模范,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他们虽身在基层,却是“位卑未敢忘忧国”。
相关专题 |
· “我看基层干部”征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