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正确把握批评之“道”

江苏省滨海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周岚

2014年07月27日13:3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在干部队伍中有一种不好的现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锋芒钝化、风气淡化、力度弱化,怕字当头不批评、一团和气伪批评、圆滑世故轻批评,党的作风建设存在走弯路、开倒车的风险。批评是送给别人的“清醒剂”,自我批评是留给自己的“预防针”,领导干部要正确把握批评之“道”,主动带头,大胆使用批评这个武器,真正体现领导之爱、同志之爱,营造互相提醒、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

一、率先垂范,锻造真批评的品格

“优点不说跑不掉,缺点不挑看不明。”有缺点不可怕,怕的是看不到、看不全,在错误的路上越滑越远。作为主政一方的领导干部,批评观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影响队伍的纯洁和先进。一是对待批评要认真。领导干部要坚持认真精神,强化危机意识,开展真诚而不虚伪、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以豁达之心揭短亮丑,以进取之态治病救人,把队伍引向自知、自省、自净的境界。二是自我批评要较真。领导干部要有“身先士卒以率人”的自觉和“身正不怕影子斜”的自信,摒弃怕丢面子、留人口实的思想顾虑,丢掉讳疾忌医、掩耳盗铃的鸵鸟战术,查找差距“照镜子”,剖析问题“动刀子”,触及实质、触及根本,不遮不掩、不藏不漏。三是互相批评要求真。在集体“排毒”、帮人“治病”的过程中,领导干部要克服“只照别人、不照自己”的“手电筒”作风,也要避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老好人”现象,坦率讲问题、真诚提意见,在批评别人时将心比心、就事论事,从别人批评中省察自己、受到警醒。

二、实事求是,锻造敢批评的襟怀

“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敢批评是领导干部襟怀坦诚、坦荡的表现,是一种责任和境界,也是一项要求和考验。批评,重在敢说、难在敢听、贵在敢晒。敢说需要勇气。心中无杂念,批评就不难。领导干部要敢于敲当面锣、打对面鼓,勇于正面交锋、当面批评,不走神、不散光、不跑偏。讲问题动真碰硬、指名道姓,提意见掏心见胆、实话实说,点要害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团结和带领其他人跟上来、照着做,吐实言、帮同志。敢听考验底气。最需要批评的人往往最听不进批评。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旷达闻过则喜、从善如流的胸襟,涵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雅量,听得进忠告、容得下批评,诚心欢迎批评、虚心接受批评,在诤言诤语中净化灵魂,在即知即改上树立标杆。敢晒衡量正气。公开晾晒的背后是充沛的正气。批评与自我批评,不仅仅是关起门开会,还需要敞开门纳谏。领导干部要以坚强党性为根本,以正派形象为支撑,使“面对面”听取意见、“背靠背”查找问题、“实打实”走访调研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畅通渠道挑毛病,广泛征集真声音,搭建平台“晒”不足,让作风之弊纤毫毕现,让行为之垢无所藏身。

三、开诚布公,锻造巧批评的能力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使用技巧的不同所产生的效应有着天壤之别。一要讲究批评艺术。批评是一种带有辣味的沟通方式,也是一门耐人回味的心灵艺术。领导干部要坚持言之确凿、恰到好处的原则,注重因人而异、对症下药的方法,多一点平时指点、少一些公开责难,多一点个别交流、少一些集中攻击,在诚心实意中交换看法,在潜移默化中增进感情,在和风细雨中提醒帮助。二要把握批评节奏。凡事都有度,有张有弛才能事倍功半。在批评与自我批评时,领导干部要抓好时间节点,分清主次本末,掌握分寸方式,既要严格要求又不求全责备,既不随意小题大做,也不刻意避重就轻,要因人、因时、因事制宜,将严肃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使批评说着在理、听着顺气、改着带劲。三要注重批评效果。见人见事见思想,正己正人正能量。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屏蔽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一面之词,消除无中生有、颠倒黑白的一家之言,用善意的批评拯救人,用真诚的语言感化人,用理性的劝告引导人,互照镜子、互正衣冠,互相砥砺、互促成长。

四、动真碰硬,锻造勤批评的作风

“揭短短变长,护短长变短。”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样需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一要优化制度保障。制度是最好的“疫苗”。领导干部要带头调整和完善批评制度设计,建立保障批评者畅所欲言的机制,推进民主生活会、意见座谈会规范化,自我加压,在批评中总结反思,在反思中整改提升,在提升中焕发活力,让相互批评不再有“后顾之忧”。二要深化作风养成。不拘小节,必失大节。领导干部要有高度的警觉性,树立正确的小节观,从小处着眼、从小事抓起,由表面看内在,由现象看本质,对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早教育、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隐患”,“小错误”酿成“大祸害”。三要强化氛围营造。良好的环境是批评和自我批评能够得到继承和发扬的必备条件。领导干部要带头讲真理不讲情面、讲党性不讲关系、讲原则不讲私情,激发“忠言逆耳、良药苦口”的思想共鸣,营造“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宽松环境,形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良好氛围,批出干劲、评出动力,达到为民、务实、清廉的境界。

《党课》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