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先锋足印)

姜丽萍:与大飞机梦同行

记者 余建斌

2014年07月15日08:1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姜丽萍(左一)在现场解决难题。
  赵逢庆摄

开栏的话:

平凡岗位,总有一种人愿意坚韧奉献;危急关头,总有一种人选择挺身迎难。年龄不同,工作各异,但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是党员就要勇当先锋,是党员就该耀出光芒,是党员就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今天起,本刊推出“先锋足印”专栏,沿着一串串深深的足印,记录基层共产党员工作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常其实并不寻常的点点滴滴,感受他们一路行来的所思所悟,敬请关注。

微卷的齐耳短发,碎花格子的红色短袖衬衫,和姜丽萍打个照面,觉得她是个爱美的知识女性。一聊起来,她一口略带江南口音的普通话,语速极快又有条理,一大堆的飞机制造专业术语向你扑来,你才会把中国第一位飞机制造厂女总工程师、国产大客机行政指挥、央企优秀党员等“头衔”,跟眼前的她联系起来,才敢相信这副看似柔弱的肩膀,扛着的是中国的大飞机梦。

“问题到她手上,不会过夜的”

今年4月底,国产喷气式新支线客机ARJ21实现首次3万公里环球飞行。6月18日,首架要交付航空公司的ARJ21飞机也在上海完成第一次飞行。在姜丽萍眼里,ARJ21飞机不仅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支线客机,也是她的“孩子”。

199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习飞机设计毕业留校后,姜丽萍通过人才引进来到当时的国内民机的“重镇”——上海飞机制造厂。

姜丽萍是厂里的第一个研究生。“我的性格就是喜欢弄新的东西,重复就让人待不住。”她说,“不过,如果这个活我不会,我就说‘不会’,但我还会说,‘让我先想一想’。”

1999年,姜丽萍有机会去空客英国公司当设计员。最初8个月,没人跟她多聊天,只给活干,工作量很轻。老外同事有时会说,“你们中国人特别喜欢呆在国外。”“我要回去的。”姜丽萍每次都这么回答。

她要求多干活,虽然外国同事告诉她,画一根线就去喝个咖啡。没活干时,她就自己看资料,学一切能学到的东西。凭借这份用功,姜丽萍在空客慢慢变成了“免检”技术员,只要是姜丽萍提交的现场问题分析报告,专家挑不出任何瑕疵,“这个小姑娘不得了,问题到她手上,不会过夜的。”

中国最年轻的飞机项目女总师

一边是丰厚的薪酬和稳定的生活,另一边是组织的召唤,姜丽萍和丈夫2002年决定回国,投身国家航空大发展的事业。在4个回国单位选项中,姜丽萍“回归”的上海飞机制造厂待遇最差,工资才开1000多元。别人都不理解为什么她会选这个穷地方。

“对那里有感情,喜欢那里的人和事业。以后会慢慢好起来。”她说。

“想让你当总师。”急需人才的上飞愿意破格使用人才。

“我当不了总师。”但姜丽萍的推辞没被接受,36岁成了上飞的总工程师。女性总工程师,当时在国内绝无仅有。之后的2004年,她又被任命为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总工程师,这也创下了年龄最小的项目女总师纪录。

从某个角度看,航空制造比航天制造难度更大,它不追求一次性飞行成功,而是要求次次飞行成功。有人说,总师系统领军人物,是飞机制造的“灵魂”,要求具备高超的技能、过人的胆量,更要有驾驭应对复杂多变的协调能力。近12年的总师生涯,无疑是对姜丽萍最简单也是最厚实的注释。

中国商飞2008年正式成立,要实现的,是“让中国的大飞机早日翱翔蓝天”的梦想。根据中国商飞的最新计划,2008年启动的国产大客机项目C919力争在2015年底首飞。从ARJ21到C919,是制造体系上的飞跃,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挑战不可同日而语。“有人说那时我还是淑女,现在就是悍妇了。”她笑着说,自己也会因为压力大,脾气有时候会比较急,“需要改”。

C919的制造,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5条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生产线安装过程中,姜丽萍每天都要去看一眼现场。如果出差一周没去,她回来就算半夜了都要去看,“看一眼就安心,看不到很难受”。

“是党员就要闪光,是支部就要成为灯塔”

作为总师,40多岁的姜丽萍还在不停地学习、吸收新知识,“总师没有新方法,别人怎么会有突破?”现在,作为中国商飞上飞公司党委委员,她无比重视组织交给的这份职责,“是党员就要闪光,是支部就要成为灯塔,这是中国商飞对党员和党组织的要求。”

姜丽萍希望不仅自己闪光,也希望更多的优秀人才群体闪光,把航空事业照射得更亮。让她开心的是,她的团队的工作量是最大的,但跳槽的人最少。“被你骂成这样,一个都还没跑,你真有一套。”有人揶揄。

姜丽萍不是没有打退堂鼓的时候,2008年前后,ARJ21快首飞了,她觉得自己以后能不能不干这么操心的活了。但放弃的念头一闪而过,随后的想法占了上风:别人能退,总师不能退,退了就是动摇军心,党性强不强,就看这种关键时候。

“当然,偶尔也会后悔。”姜丽萍说,从回国开始,她就告别了每天准点下班的生活,像陀螺一样不停地转。“不过,做的既是工作又是事业。”她觉得这种幸福很难得。

姜丽萍的儿子很崇拜妈妈,喜欢妈妈的工作,在剑桥求学的他,选择了和母亲一样的专业,经常说他和妈妈是一个星球上的人,而爸爸是外星人。

“他会说,‘做飞机设计制造,谁不崇拜你?’”说起儿子,姜丽萍跟说起她的飞机一样,眼中透着柔情。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15日 17 版)

(责编:乔业琼、秦华)
相关专题
· 党建周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