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帅
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是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任务之一。基层党员干部如何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入基层、明确工作重点和完善工作制度。
提高思想认识。基层党员干部,尤其基层党组织“第一把手”,要增强搞好活动的信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组织“第一把手”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全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基层党员干部要汇聚正能量,提高思想认识,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意识到“最后一公里”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直接。把自己摆进去,就是要以普通基层党员的身份参加。基层党员干部要把参与这次活动当作是一次提升自己、净化自己的大好机会,满腔热情地投身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因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基层党员干部忘记了这一点,就是丢了根、忘了本。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造福群众。
要深入基层。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一线,了解群众急之所急、需之所需、盼之所盼。基层是党和群众联系的最后一个环节,党的政策需要深入基层去落实完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基层工作联系群众更紧密、更直接,服务群众更靠前、更贴近,是上级政策措施的具体落脚点,被形象地比喻为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一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教育实践活动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同时,要深入基层一线去接地气、知民情、找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在深入基层一线的过程中,不但要“身入”更要“心入”,带着问题下去、带着责任下去、带着感情下去,基层干部与群众连成一体,时时刻刻把群众装在里心,持之以恒地践行群众路线,确保“最后一公里”畅通。
要明确工作重点。基层党员干部要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明确工作重点,坚持以解决“四风”问题为契机,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同时,要坚持问题排查不到位不放过,问题解决不到位不放过,坚持开门搞活动,以问题整改开局亮相,以问题整改注入动力,以问题整改交出答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确保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让人民群众满意。
要完善工作制度。基层党员干部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同样需要制度建设来加以保证。落实联系群众制度,按照规定、结合实际,定期深入基层,零距离接触群众,点对点深入群众,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手把手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健全民意表达机制,及时收集社情民意,使广大群众的呼声能在第一时间反映到决策层。落实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明确责任单位迅速加以解决。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把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将基层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纳入有效监督之下。强化考核评价机制,将每个单位和基层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情况,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并在评优评先、选人用人上优先考虑,营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让群众满意。
相关专题 |
· “我看基层干部”征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