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杨衍忠:生命的绝唱

江仲俞 张志勇

2014年06月17日10:42   来源:江西日报

原标题:生命的绝唱

  杨衍忠生前伏案工作。 袁赣湘摄

  一位老人最后的13天

  2014年5月7日。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在家人陪同下,来到赣州市肺科医院。这是老病号,医生都认得他:省地矿局赣南队77岁高级工程师杨衍忠。

  医生为他作检查:体温37.8℃,体重37公斤。呼吸困难,生命体征极不平稳。

  住院第8日,老杨忽然要妻子胡香娇为他拿来纸和笔,手虽然在颤抖,但眼神异常坚定,几行颤颤巍巍的字,让老伴有些始料不及——

  “我身体很不理想,我拟编的《江西南部地质、物化探找矿文稿》已基本完成。我要将这600万字、几百张图无偿献给大队、献给国家、献给党。这次可能是我为地矿事业奉献最后的力量。”

  写完已是中午12时,老杨交给老伴,要她马上送给赣南队队长郑继忠。老伴离开医院不多久,就接到了老杨的电话,问她送到队长手上没有,老伴说,队长不在家。13时许,老杨又打来电话,询问结果。老伴安慰他说:“别急啊,等你病好了,你亲手送给郑队长,不更好吗?”

  老杨不依不饶,13时30分,又给老伴打电话,一定要她完成任务。

  第二天,已经收到老杨遗嘱的郑继忠带着工会的同志来到医院慰问老杨。来人一走,老杨松了一口气:“这下我没有遗憾了。”

  老伴安慰他:“你胡说些什么!你整理的这些东西,大部分是初稿,还要等你病好了定稿呢!”

  但老杨似乎没听清老伴的话,进食越来越少,话越来越少,更没有留下第二份遗嘱。5月20日,他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一名党员的庄严承诺

  5月26日,省地矿局党委作出《关于开展向杨衍忠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6月5日,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举行简朴、隆重的《文稿》捐赠仪式,向杨老家属颁发捐赠证书。

  时光倒回到49年前。1965年,28岁的杨衍忠,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我愿意用100%的时间去为党工作,只要能力上所能及的我就要全心全意去做。但是,我只恨自己能力太小了。去年12月28日,我向党递交了申请,作为今后努力的方向,自今以后,无论干什么事情,说什么话,考虑什么问题,都要以一个党员的高标准去严格要求,都要以党的事业为重,决不能有私心杂念,决不能考虑自己!加入党,并不是为了个人的得失和高人一等,要永远跟党走,使自己永远进步,明确方向,一辈子诚诚恳恳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这是我一生的唯一任务。”

  半个世纪后,已是77岁的杨衍忠,仍然没有忘记当年的承诺:“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我就要用生命回报党、回报地矿事业,我再也不能去野外找矿了,但我可以为后人做一块‘铺路石’,为党和国家的地矿事业奉献一生……”

  杨衍忠的家很简陋,两室一厅,只简单地粉饰了一下墙面,装了一下地板,家用电器还是儿女买给他的电视机,坐的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木椅,客厅里的壁柜、卧室里的大衣柜,堆的全是资料。资料越堆越多,床铺下、木沙发下,几乎每个角落,都是一沓沓地质资料、地质图纸和笔记本。他的房间俨然成了一间地质资料室。

  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杨老退休后20载的坚守、编写9套近600万字《文稿》的生活轨迹。翻开他泛黄的档案简历,我们似乎能感受到他的一腔赤诚——

  “要为党和国家的地矿事业奉献一生。”从参加工作的那天起,杨衍忠就下定了这个决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在野外从事找矿工作时,先后承担过《南岭地区地质找矿成矿预测大普查》、《江南地轴多金属成矿预测》等多个国家级、省级找矿重大项目。1994年,经杨衍忠优选三次的两项物化探异常查证,均取得显著找矿成果:安远园岭寨中型以上钼矿的发现及大龙——淘金湾25条金矿脉的发现,为1995年跨世纪重点勘查项目的立项和散金矿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依据。

  退休不“褪色”,斗志更旺盛。退休后,杨衍忠开始新的“长征”。“我参加工作以来,花了很长时间收集齐全了南岭山脉6个省的地质、水文、矿产、物化探资料,并且把当年冶金、核工业、有色和多个地质队及省地矿局科研所等部门近80年的地质资料收集起来,是几代找矿人的智慧结晶。如果不能把这些资料编撰成一套完整的文稿,用以指导后人进行地质找矿就是浪费。作为一名老党员,作为一名物化探高级工程师,我有责任把收集到的珍贵资料做进一步的研究整理,给后人提供一些找矿信息。”杨衍忠毅然决定,退休后要把这几十年来收集的地质、矿产、物化探资料重新整理汇编,编撰一整套《江西南部地质、物化探找矿文稿》。

  回忆起父亲,杨衍忠的女儿杨燕萍感慨万千:“记得填报大学志愿时,父亲执意要我填报长春地质学院,当时我很不理解。现在想想,原来他是想让我继承他的事业,为党和国家的地矿事业作贡献啊!”

  “父亲跟我们儿女交流不多,在家三言两语,在外打电话言简意赅。”杨燕萍说:“清楚地记得有那么几次父亲主动打电话给我,是在我大学快毕业、参加工作、入党时,尤其是在我准备入党的时候,父亲特别兴奋,连说了好几声‘好!好!好!’,一再叮嘱我要认真写好思想汇报,填好入党申请书,今后做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共产党员。”

  一位红军后代的传承坚守

  “这几天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史,更进一步了解党的历史,党经过无数次的艰苦奋斗,证明党的光荣正确与伟大。今天胜利的得来是不容易的,无数革命先烈为革命牺牲流血。我们青年一代,应该学习革命先烈的高贵品质,继承党的事业,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工作。”

  杨衍忠很勤奋,劳动之余或学了什么,总会记下一两句体会。在地质队,没有人知道他母亲是红军,但红军精神在他身上却得到了传承。

  “在使用仪器设备中,要十分的爱护与小心,决不损坏了仪器设备和丢失任何零件。在使用工具、材料当中,要特别注意节约用料,节新利旧,能用半个的,决不去用一根!

  在平时用纸张、用电、用水等各方面,也要尽量注意节约。在个人生活与经济开支方面(包括教育家庭在内)也要紧缩开支,没有被单,棉絮也可以;没有绒衣,绒裤,多穿一两件旧衣服也可以,没有新裤子,穿老的,补了的也可以,没有好蚊帐,用旧的,烂的补一补也可以。”

  “回想起过去的苦,想到今日的甜,没有任何理由不搞好工作。我应该永远听党的话,把工作搞好,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党,对得起先烈们,对得起自己的家庭。”

  “杨博士”、“活地图”,是同事们给杨衍忠起的外号,因为他知识水平高,记忆力强,笔头快。如果说这是客观因素,那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则体现在了他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搞物探找矿的都知道,别人不走的路,他们要走:在地图上标一条线,就必须顺着这条线去走,即使野兽都不敢走的路,他们都必须走过去。

  今年66岁的同事唐俊告诉记者:“从1956年参加工作到1994年退休,难以想象杨衍忠是怎样走过来的。我曾跟他工作过一段时间,有一次为了完成一条线的物探作业,我们一组三个人早晨五点钟起床,一直工作到天黑,晚上九点多钟才回到住地。当时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背了几十个矿样,我尽管比杨老小十多岁,但感觉特别累,但杨老不仅时时处处工作在前,而且回来后及时收集当地的地质、物探、水文、矿产等方面的资料,为打开工作局面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

  说起往事,唐俊仍记忆犹新:“杨老被单位请回来工作后,1996年四、五月份,我们到赣县桃江居龙滩大坝选址现场工作时,杨老患了严重的痔疮,经常大量出血,上卫生间往往要几十分钟。为了完成任务,他就穿上他妻子用棉布做的五六层的‘尿布’坚持工作,这种工作状态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工作时是如此,在家编写文稿时也是如此。

  “两盏青灯,一副愁肠”。生前的杨衍忠的相貌,像极了郑板桥的自描画,他身材瘦弱,身高不到1米6,体重只有八九十斤,脸上的颧骨很高,脸色暗红,一双眼睛又大又暴且布满血丝。可他一手拿放大镜,一手握圆珠笔,笔与眼神都坚定地停留在纸上,几乎到了痴情和忘我的境界。

  穿的用的,他不在意。妻子胡香娇说:“老杨从来不注重穿着,一件棉袄穿了20多年,袖子破了还穿在身上。因为身患重度肺气肿,平时呼吸不畅,为避免穿衣脱衣时的麻烦,他的衣服几乎每件都剪掉了领子,全然不顾外在形象。1970年,我到他单位时,看到他的蚊帐因破洞太多贴满了胶布,连蚊帐本来的颜色都看不清了。”

  吃的,他不讲究。杨衍忠的二儿子杨华明说:“父亲对饭菜从不讲究,一日三餐经常简单地以馒头、包子、红薯等充饥。为了强迫自己吃东西以增强体力,他经常在饭菜中加不少的醋或酱油,让饭菜味道更重些。记得我读中学时,因为父亲病多,蒸药时与饭菜一起蒸,感觉吃饭就像‘吃药’一样。当时还不理解,现在才深深领悟到父亲的艰苦奋斗情怀。”

  写的,他立足自我。杨衍忠的三儿子杨卫民说:“父亲退休后专心在家写文稿,尽管病魔缠身,但他依旧执著坚守,拒绝了大队为他配备助手。他经常叫我和母亲买纸、买笔,20年来写坏了数百支圆珠笔、钢笔,用去了数百斤纸张。有时纸没有及时买来,挂历背面、药品说明书空白处等,就派上了用场。”

  老杨的女儿杨燕萍对记者说:“父亲生前有很多病,虽然去医院治疗有报销,但他总是以吃药为主,总是说能为国家省一点就省一点。这几年,父亲总是不愿意去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他说要是体检检查出什么其他大病来,肯定要在医院折腾好久,不仅要让家里人照顾,而且要花不少钱。”

  一名斗士的生命绝唱

  老杨打小身体不好,在瑞金读中学时,虽然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但因为得了肺病,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后来,因为他品学兼优,县里直接保送他参加了工作。进入地质队后,“有些时候感到胸口阵阵闷痛,更可怕的是有时竟吐出带血的痰……我真担心自己得了什么病。”有一个晚上,他在炼油灯下悄悄写道,“我想将自己的情况向领导讲一讲,但想起焦裕禄、彭加木等同志来,又使我打消了这个念头。”

  “爸爸进入昏迷后,叫他他不应。”大儿子杨忠明说,“我就凑近他耳朵说:‘爸,你快醒过来,那些文稿还等你去定稿呢。’听到这话,爸爸的眼睛突然睁开了,放着光。”

  杨衍忠编写的《文稿》长达600万字,外加地质草图和信息卡片,这需要何等意志去支撑一位耄耋老人完成他的心愿?这需要何等毅力去实现他的梦想?

  走进杨衍忠家,倾听杨衍忠家人的回忆,记者从他生前编写《文稿》的几个特点中,分明看到了他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崇高精神境界。

  资料多。杨衍忠家里空间本来就不大,还被他的《文稿》和资料塞得满满的。对此,妻子胡香娇颇有微词,抱怨家里连放一件衣服的地方都没有。而杨衍忠说,这些地质资料比他的生命还重要。家人说,杨衍忠生前很少出门,一心扑在文稿上,即使过年过节家人出门吃饭也不参与,儿女回来了他打个招呼继续写文稿,单位领导、同事前来看望慰问他,同样打个招呼继续写文稿。这,尽管显得有点不近人情,但对地矿事业的忘我和痴情分明可鉴。

  药多。在杨衍忠房间的桌子上,堆满了药盒。妻子胡香娇形象地说:“老杨生前身上十个孔,有七个都坏了。”原来,生前杨衍忠眼睛花了,鼻子、嘴巴因肺气肿呼吸不畅,痔疮经常发作……大儿子杨忠明说:“今年以来,父亲的身体已经很弱了,吃什么都索然无味,为了有力气写资料,他让母亲做馒头,蘸着酱油和醋逼着自己吃。直到他入院的那一刻,他还在伏案整理文稿。在医院,医生给他做了全面检查,发现他还有肝硬化,这种病疼起来要命,可他从来没跟我们提起过哪里疼,硬是自己咬牙扛下来。”

  床一头高一头低。由于身患重度肺气肿,杨衍忠把床“特制”成高差20厘米,只有这样他喘气才会顺当。一台呼吸机就放置在床边,以便不时之需。写文稿时,他一直喘着粗气,不停地咳嗽吐痰,写十几分钟,就斜靠在床上稍加休息,披衣再战!

  妻子胡香娇给记者讲述了杨衍忠生前写文稿的一个细节——杨衍忠的房间与妻子和孙女的房间对门,打开门窗可通风透气,有助于杨衍忠呼吸。因为担心影响妻子和孙女休息,妻子和孙女睡觉前,他就让她们把门关上,他自己强忍着病痛写文稿,等她们睡着后,他再把她们房间的门轻轻推开。

  坚韧不拔,令人崇敬;顽强拼搏,令人动容。

  省地矿局党委在《关于开展向杨衍忠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中指出,杨衍忠的事迹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境界,集中展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追求,集中呈现了地质工作者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价值追求。

  一名科技工作者的无我境界

  600万字的找矿文稿,字字句句都是老杨的心血,是一名科技工作者的绝唱。地矿专家说,这些文稿,估计可提供几百处找矿信息,可能给党和国家带来巨大财富,可谓“无价之宝”。

  对待这些文稿的态度,老杨“道是无情却有情”。“当初很多人不了解我爸爸为什么这样做。我们也不理解。”大儿子杨忠明说,“凭他的技术,入股哪个矿,都会有丰厚的回报。也有很多挖矿的老板找我爸爸入股,或要购买他的资料,都被他拒绝了。不少人说‘你家守着个金矿不挖,可惜啊’。”

  老三杨卫民的妻子三年前患上重症,全家人倾力救助,医疗费花去了几十万元,至今,全家还欠了10多万元。老伴对老杨说:“你真是傻,卖点资料给矿老板,赚点钱好还债啊。”老杨两眼一瞪,对妻子说:“你这思想要不得!”

  老伴回忆:“我与老杨结婚50多年,头30年,他一般都不在家,很少回家过年,四个儿女出生时,他都不在身边。直到1991年,我才和孩子们搬到赣州来,和他住在一起。他常常对我说‘我对地矿事业的贡献,有你的一份功劳’。”

  同事梁启光说:“我今年80岁了,与杨衍忠同事18年,有一件事我现在仍然印象深刻。那是我和老杨在全南找矿时,大队登记簿上没有看到钴源归还的记录,老杨二话不说,只身进入钴源库找出了钴源。要知道,钴可是一种放射性强的元素,人接触后受伤害的可能性大。事实上,找出钴源后的一年多,老杨的右手明显不如以前好使了。”

  同事张祖林说:“退休后,尽管老杨忘我地投入到文稿编写工作中,但每逢节假日,他都会给我们这些老同事打电话以示问候,他总是说,大家都健康,我就高兴。记得前几年禽流感发生时,他又特意打来电话,叫我们不要逛禽类市场,虽然我们也知道这回事,但他的提醒让我们十分感动。这件事虽小,但足见老杨的爱心。”

  同事的妻子霍培兰说:“我丈夫王海忠是杨老的徒弟,前些年因肝硬化去世了。记得我丈夫去世的那个晚上,我家亲戚朋友都不在身边,后事料理一时不知所措。这时,我半夜打电话给杨老,杨老从床上爬起来,叫上儿子,马上就赶往赣县医院,帮忙料理后事,直到第二天中午才离开。当我一再表示感谢时,杨老却说,这是应该的,谁家有困难都要帮,你一个女人处理这些事情,多难啊。我现在真心地想替我丈夫说一声,做杨老的徒弟,真是一生的幸事!”

  邻居杨淑宽说:“杨老可是救了我一家两条命啊!——我们一家是从河北搬到江西来的,开始时人生地不熟。16年前的一天,我丈夫患有心脏病突然倒地不起,杨老听说后马上拿出速效救心丸喂到我丈夫嘴里,并叫他儿子把我丈夫送到医院,及时抢救了过来。5年前的一天,我突发急病,杨老同样及时伸出援手,让我‘捡’回了一条命。现在,我80岁了,我丈夫79岁了,生活中常常念着杨老的好。”

  …………

  巍巍青山,默默矗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带着对党和国家的无限热爱,带着对地矿事业的无限深情,带着对家人同事的无限眷恋,杨衍忠走了。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有人说,地矿人挖的是有形的矿,而他们本身就是一座座“精神之矿”。杨衍忠在留给我们一套地矿资料《文稿》的同时,更为我们留下了一座“精神富矿”,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国梦、江西梦的征程上奋勇前进。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