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叶如陵:活到老 学到老

2014年06月11日17:0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人物小传】 叶如陵,男,1940年7月生人,汉族,1964年7月参加工作,1981年8月入党,大学本科学历。1970年初从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随卫生部医疗队到西藏支援西藏医疗卫生事业,期间任西藏卫生厅干部保健处处长兼西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2000年退休回京后,居住在朝阳区香河园街道西坝河西里社区,现为西坝河西里社区党委委员。2007年,成立叶如陵团队工作室,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201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成为创先争优活动中的表率。

学习藏语,只为加强医患沟通

1964年,叶如陵从南京医学院毕业。在北京工作六年之后,于1970年元月响应敬爱的周总理号召,参加中央医疗队去西藏,开始了他支援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人生旅途。出到西藏,交流成为困扰医疗队的一个难题。由于语言的不互通,患者的病情、医生的诊断和建议都无法及时准确的向对方表达,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叶如陵意识到,要在西藏做好医疗卫生事业,语言难关一定要攻克,于是他开始了学习藏语的生涯。对于当时29岁的他来说,学习新的语言已经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但叶如陵一直认为“在那个年代,像我这样的大学生,北京有很多,而西藏太少,西藏需要我们。”凭着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在大家的相互学习和鼓励下,叶如陵渐渐地能够用藏语和患者交流,从而帮助他们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了。

转攻专业,只为救助更多藏胞

叶如陵在校时所学专业是整形内科,那个时代的西藏,与外界的交通还靠公路,但事故频发,但当年轻的叶如陵发现很多受伤司机因伤势过重而逝去,他决心转行脑外科,因为“西藏当时几乎没有一个脑外科医生”。刚开始时他是完全自学,后来被领导派到上海进修一年。学成后的叶如陵一回到西藏就着手成立了脑外科小组,开创了西藏脑外科事业。“在高原,很多病症和海拔低的地区情况不同。”为了让西藏的人民享受更好的医疗,他带领着其他医生开始了对高原医学的研究。他也在这研究的过程中刻苦学习,总结经验,逐渐积累。30年多年的援藏生活,叶如陵和同事们共同奋斗,在拉萨建立了到目前为止仍然是西藏高原上唯一的一所三级甲等医院。他个人也成长为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待遇,是卫生系统全国先进工作者。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给他颁发荣誉证书,表彰他长期援藏的献身精神和对西藏建设做出的贡献。

自学电脑,只为形象健康讲堂

2000年10月,叶如陵退休回到了阔别31年的北京,谢绝了医院的高薪返聘,扎根社区,担当一名普通党员志愿者,随时随地义务和无偿的给社区居民看病,将自己的一技之长发挥在服务居民的志愿活动中,回报社区和居民。为了让更多的居民了解基本的保健知识,叶如陵在社区的支持下,开办了健康保健知识课堂,居民们需要什么医疗知识,他就为大家讲解什么。为了让居民们学习得更形象,年逾古稀的叶老学会了电脑文档制作、多媒体制作、幻灯片制作等技术,几年来,在社区讲课几百场,积累幻灯片上千张,听课群众近万人,有效地普及和传播了医疗健康知识。每次听到居民破解困惑后舒心地感叹,他都觉得获得了无限的快乐。2006年,叶如陵还被聘为朝阳区红十字会卫生救护培训中心首席讲师,为了扎扎实实的做好讲解和培训,他对自己的电脑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边讲边学边进步,为朝阳区红十字会培训了一批优秀的急救员。

多方涉猎,只为做好居民的“保健医”

秉承着西藏的奉献精神和“扎根社区、服务群众”的志愿服务理念,在朝阳区红十字会和社区党委的支持下,成立了“叶如陵团队工作室”,建立了“爱心小屋”。为了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叶如陵学会了为大家建立健康档案。在遇到对社区居民有帮助的医疗讲座、电视节目的时候,叶老总是会虚心的学习和听讲,然后再给居民朋友们讲。“工作室”的定性是医院的沿伸,是舒缓、抚慰居民心理疾患的场所。叶老特别注重从“老年医学”的角度去学习帮助他人的技巧,然后看待居民的疾病。大家从“爱心小屋”出来,心情舒畅了,也知道注意什么了。如今,在工作室的志愿者越来越多,大学生、单位职工、医院护士,叶如陵不仅仅自己学,还帮助这些年轻的志愿者学习,地方不大的“爱心小屋”成为了大家掌握知识、鼓舞社会的基地。

储备知识,只为做好称职的志愿者

除了在社区为大家看病外当好大家的“保健医”外,叶如陵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志愿者。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再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等等,叶如陵的身影活跃在这些一个个盛会上。作为较为年长的志愿者,叶如陵没有要求任何特殊待遇,相反,在每一次志愿活动之前,他都会搜集相关材料,提前打好基本功,为志愿者工作做好准备,在奉献和付出中,收获实现人生价值的幸福和帮助他人的快乐。如今,叶如陵已经有了五、六套不同颜色、不同工作性质的志愿者服装,在古稀之年,他依然坚持不断学习积累知识,做到对社会有用,对身边的百姓有用。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秉承着“老西藏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团结、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和“志愿精神(友爱、互助、进步、奉献)”,叶老表示他将尽己所能,发挥余热,继续扎根社区,永远做居民身边的“保健医”,在学习教育中树好榜样,在创先争优中做好表率,在志愿服务中当好先锋。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乔业琼、秦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