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03日08:3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扫一扫”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
投稿请发 rmrbdylt@126.com
一笔扶贫款从市到县被侵吞40%,从县到乡又被克扣40%;一张小农机具秧盘的国家补贴2毛5分,农技站就克扣1毛8分,站长还要贪3分……近年来,腐败现象正向一些人心中的“清水衙门”蔓延。
人们一贯认为有“油水”的部门才是腐败的多发区,也是反腐的着重点,而像卫生、农业、渔业等所谓的“清水衙门”本应是腐败低概率的部门。可如今,这些“清水衙门”被查出多起贪污案件,着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清水衙门”缘何成为腐败多发地?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主观上,有些党员干部缺乏党性修养,缺少自律,将权力私有化。而权力监督的疏漏也是重要因素,这些部门往往被认为不是反腐的重点区域,群众、媒体等大众监督也鲜有触及,客观上纵容了腐败的发生。
有权力的地方就容易滋生腐败。一方面,党员干部需要加强党性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自己手中的权力,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另一方面,既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让敢碰触底线的党员干部没有可乘之机,又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充分发动群众,把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之弦绷得更紧一些。(河北邢台 刘晓云)
《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03日 18 版)
相关专题 |
· 党建周刊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