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需要,就是研究方向
1983年,赵亚夫与同事来到茅山老区句容白兔镇解塘村,推广现代农业。“这在当时要承担一定风险,很多人不理解、不支持。”镇江市农科院研究员糜林说。但对赵亚夫来说,“农民的需要,就是农业科技人员的研究方向。”【详情】
让农民理解,先要了解农民
30年来,从句容到丹阳,再到四川绵竹……赵亚夫的技术和理念“万山红遍”。“我知道农民要什么,知道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想事情,会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引着他们前进,因此,我获得了他们的信任。” 赵亚夫说。【详情】
短评:赵亚夫既平凡又不平凡,既可敬又可学。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目标,但只有那些对理想和目标坚持付出的人,才能获得成功,实现人生价值。就像赵亚夫说的那样,“人既然下了这个决心,就一定要做出点事情来,不可虚度了生命。【详情】
1982年,是赵亚夫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他来到日本进修。 第一次看到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景象,他被深深震撼了:“人家山上、塘里都是清清的泉水,我们却是黄泥水;他们森林茂密,我们却是荒山秃岭……” “泥土是我的本色,我要扎根田地,让农民收获满屋财富!”赵亚夫说这就是他当时的愿望。 为了完成这个愿望,已经41岁的赵亚夫,捧起日语教程从头学起;原本学稻麦的他,学起了草莓、无花果、葡萄等水果栽培技术,他不舍昼夜地在果蔬花田间流连,在温室大棚中探究……【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