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为了生存 永不放弃——记广西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书记吴天来

2014年04月29日15:44   来源:广西日报

原标题:为了生存 永不放弃

为了改变命运,他领着村民劈山开路,千金散尽不言悔;为了建设美好家园,他带着村民干事创业,甘为群众老黄牛。他,就是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党总支书记吴天来,一个皮肤黝黑、个子不高的普通农民汉子。

“只要有人带头,一定能把村子建好。”

陇雅村“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神仙莫奈何”。1995年春,一群清华大学的学生到陇雅村考察后,得出这样的结论:“陇雅环境恶劣,根本不是人类生存的地方,这种地方的农户如果不搞易地安置,永远走不出贫困。”

“陇雅虽然贫穷,但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要和乡亲们一起,为了生存,永不放弃。” 不服输的吴天来,立下了坚定誓言。

吴天来深知,陇雅人要发展,必须修通路、水、电。当时国家财政还比较紧张,单靠等政府出钱修路、通水通电,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只要有人带头,一定能把村子建好。”吴天来挺身而出。

1996年,当上村干的吴天来,第一件事,就是领着村民劈山修路。

大石山上修路,要多难有多难。腊月寒冬,在石山上打炮眼,吴天来总是累得满头大汗,那双抡大锤、握钢钎的手,裂着一道道大口子,血泡连着血泡。糊成一片,伤口从来没见愈合过。

一次为了抢工期,工地一下放了15炮,可有3炮迟迟没响。点炮人要去查看。吴天来一把抓住他,用力把他拽到身后,坚决地说:“我去!”小跑着冲向炮点。

有一年冬天,放炮后,路被封死了,下不来也上不去。吴天来他们被挡在半山腰上,没有吃的,没有办法生火取暖,只能忍饥挨冻,在又黑又冷的山上过夜。妻子杜美荣见丈夫夜不回家,急忙打着手电上山找他。大冷天的,好不容易爬到半山的妻子,听到他们说话,才稍稍放心。贤惠的妻子见他们在山上没有吃的,又没有火取暖,想给他们送,又上不去,急得直哭。吴天来听着妻子的哭声,想着妻子一直默默支持他,为了他担惊受怕,受苦受累,禁不住也流下了眼泪。为了宽妻子的心,他反复说自己没事、不要紧,劝妻子回家。可妻子说啥也不回,硬要在山上等他。为了度过漫漫长夜,夫妻俩开始唱起了山歌,回忆着他俩在一起的日子。两个人就这样,一唱一和,用质朴深情的歌声,驱走了那个寒冷的冬夜。这件事,在当地传为美谈。爽朗的吴天来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深情地说,自己唱了几十年山歌,就那晚唱得最好。有人问吴天来,路是大家的,你为什么那么卖力?他说,千军万马上战场,带头的必须冲上去,死了也要冲上去。

经过几年艰苦奋战,陇雅村进村有水泥路,进屯有环屯路。

陇雅村修路之前,凌云县农村初级电气化已经通过验收,全县97%的村通了电,陇雅还是那不通电的3%之一。看到别村用上了电,自己村却还点着蜡烛、煤油灯,吴天来焦急万分。那时,他虽然还没有当村干,却想方设法动员村民拉电线。

拉电时,很多家庭出不起250元钱的集资款,吴天来垫付了费用,和大家一起,上陡坡、测线路、背电线、抬电杆,没日没夜苦干了41天,架起了90多公里的电线。陇雅村42个屯都通电了,还辐射了周边100多个屯,2560多人告别了煤油灯。通电那天,村民们杀鸡宰鸭,狂欢了一夜!

以前,陇雅滴水贵如油。为了水,村民没有少遭罪。村民每天早上五时多就要出门,起早贪黑,到很远的地方挑水。吴天来一边领着大伙修路,一边大搞水柜建设。

1997年的一天,修水柜时,吴天来老觉得没劲,一开始村民们还以为他是太累了。哪想到,他的左腋窝下长了一个大包,大伙知道后,逼他进医院检查,医生在他身上切下了一个近半斤重的肿瘤。手术后,吴天来感觉好像不痛了,就偷偷从医院溜出来,联系车辆拉水泥,自己也不管不顾地坐上车。回村路上,他疼得差点晕了过去,水泥车司机硬是把他送回医院。医生狠狠地训斥了他。老母亲也伤心了:“你不要命了,是不是?”

在吴天来和村民们的努力下,陇雅村建成了总蓄水量达3.6万立方米的大小水柜240个,100%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2008年、2009年百色市遭遇大旱,西北部部分山区群众饮水困难,大山上的许多群众不得不靠外界送水维持生活。同处大石山上的陇雅村,不仅没让政府送一滴水,还将本村的水送给周边村屯,帮助没水的群众解决燃眉之急。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陇雅村穷到什么程度呢?人均有粮不足100公斤,年纯收入只有两三百元,村民要吃猪肉得等过年。

从1983年到1994年,吴天来通过采矿,开代销店,收购中草药材,成为了“先富起来的人”的能人。“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吴天来不停地探索全村的致富路。

从2002年开始,吴天来腾出10余亩地开始种桑养蚕,养殖猪花。成功后,他无偿地把技术传授给村民,扶持110多户群众发展桑蚕和养猪。目前,陇雅村种桑3000多亩,年养蚕2500张,产值达200多万元。村民养猪,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

为了让村民“月月有收入、季季有收获”,吴天来带领村民种植十大功劳、金银花、田七等中草药2300多亩。2012年,吴天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广种植九大仙草之一的铁皮石斛。目前陇雅村已建成2500平方米的组培室,栽培种植60亩,产值达300多万元。2013年,陇雅村全村人均收入超过6000元,陇堆屯已突破万元,创造了大石山区的致富“神话”。

路通了,灯亮了,水有了,村民也都富起来了,按理说吴天来的经商事业应该更红火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他由原来的“大老板”变成了“穷光蛋”:老伴几年都没买过新衣服,当时在县城念中学的女儿每餐只吃一毛钱的素菜。

吴天来的女儿吴金玲至今还记得,她读初中时,曾欠下20元伙食费和35元校服费,不得不急匆匆地赶回家要钱。那时,正是村里修公路最困难的时候,父亲掏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只摸出了5元钱。

十几年来,为了拉电、修路、建水柜……吴天来累计投入了70多万元,“老本”都用光了:机耕路改造垫资4.8万元;陇东公路勘测费用1.4万元、启动资金6万元;修水柜5.2万元……他从家里往外拿钱的账单能列出一长串,很大一部分现在都还没有收回来。

因为一天到晚忙着村里的事,吴天来再也腾不出时间去挖矿、采中药、办代销,原来红红火火的生意渐渐荒废了;因为拖欠工钱,代销店里的货物,都抵押了出去,只剩下空空如也的货架……工程进入关键时刻,没有伙食费,吴天来把家中1400多公斤口粮和50多公斤腊肉拿到工地作伙食。

吴天来家的代销店,原来每年仅化肥销量就不下200吨,现在却没办法再搞了。原因很简单:公路修到了家门口,村民们上县城,花三两元车费就能把货带回家,再也不用到代销店里买农资了。有人诙谐地说:“你这样干何苦?自己断了自家的‘财路’!”

吴天来却回答说,花这点钱,干这点事,操这点心是应该的。自己生活苦点、累点没有什么,只要把事情做成就行!只要全村人能过上好日子,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村民就是我的家人!”

吴天来是村党总支部书记,但是村里人从不叫他“吴支书”,而是亲切地叫他“六叔”。那是因为吴天来在家里排行第六,村民习惯把他当成自家人。吴天来就是一个把村里人当作自家人,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的人。他把全村331户1363人都装在心里。“村民就是我的家人!”

吴天来说:“我这个人见不得别人受穷,更见不得穷困人受人欺负。”村民有难处,只要吴天来知道了,哪怕跟自己不沾亲带故,吴天来不但几千几千的送钱过去,还亲力亲为一帮到底。李启香、罗朋、罗正常、韦仕高……吴天来无偿资助过的村民数不胜数。

陇凤坳的杨幺伯身体不好,儿子儿媳有智障,最担心自己去世后,儿子儿媳没法给他料理后事。一天,吴天来正在小商店里卖货,突然听到有人说:“陇凤的杨幺伯昨天就死了,现在还硬在床铺上!”吴天来急了:“你咋这时候才来讲?人死了,让活着的人跟死了的人一起睡一个夜晚,怎么得了?”他立即带上大米、茶油、酒,香、纸钱去杨幺伯家,忙前忙后,发动村民捐款,买来棺材,妥善地安葬了杨幺伯。

加尤镇伟八村陇蛮屯龙昌利、龙昌朋两兄弟,父亲死了,家里很穷,房子破烂不堪,刚考上高中的龙昌朋也被迫辍学。寒冬时节,龙昌利的奶奶买不起炭,只能用玉米秆生火取暖。吴天来拿出6.8万元帮龙家修房子、建水塘,送龙昌朋重返学校,还掏了3万多元送龙昌利去学开钩机,帮龙昌利介绍对象、成了家。“他就像我爸爸一样。”龙昌利兄弟说。

在吴天来的带动下,陇雅村的群众也逐渐变得“高尚”起来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凡是需要大家出工出力的,村民都积极参与;遇到占地建设村寨道路的,哪怕拆房子,群众都毫无怨言地把房子拆了,把地让出来。

2012年,吴天来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得知他要去北京开会,全体村民高兴得像过年。他启程时,村民们像办喜事一样,放着鞭炮,拉着他的手,一直送他坐上车。村民李天元说:“十八大召开的那天,我们都挤在他家里看电视,听着总书记的报告,想着我们的村支书就坐在北京的大会堂里,心里有说不出的骄傲和自豪!”

“凌云遍地花盛开,陇雅支书吴天来,带领群众奔富路,小康路上多风采。”这是陇雅村村民传唱的一首山歌,充分表达了村民对吴天来的深厚感情。

陇雅村陇堆屯村口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八个大字:“为了生存,永不放弃”。每次走过这块碑,吴天来总会停下来,扪心自问:我想的和村里人一样吗?对得起村里人的期盼?我说过要办的事情,办成了吗?我还要为村里人再做些什么?他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永不懈怠的共产党员,做村民永远的贴心人,做村民心中永远的大山脊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