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高中平

2014年04月01日10:2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的十八大报告作出了“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部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全面加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效地发挥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行社区发展面临的困惑及对策

(一)社区发展面临的困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这就表明,社区不是政权机关,不是政府派出机构。 但现实是社区承担的职能过多。一是社区居委会事实上扮演着政府下属行政机构的角色,社区居委会职能的行政化倾向,限制了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的发挥;二是驻区单位(院所、学校、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参与共驻共建社区意识淡薄,加之没有充分的政策法规依据,服务社区较少;三是社区大量的工作都是政府交办的工作,产生了服务职能缺位的问题,使居民对社区缺少认同感、归属感;四是在社区队伍建设上,存在着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创新能力不足、工作疲于应付等现象。

(二)建立新型社区采取的对策。目前现行社区既存在着职能泛化的现象,又存在着工作上的各自为政现象。一方面各级组织和部门都把工作推进、落实到基层;另一方面各个地方力图走出社区工作的新路子,创出社区工作的新特色。于是,社区自治组织的职能逐渐淡化,附加职能越来越多。这种发展进程中的异态短期内难以克服,只能在不断的探索创新过程中使之逐步走上规范。从体制上看,应将基层政府的行政机构与社区机构区分开来,将行政管理事务与社会管理事务区分开来。从管理上看,社区自治应包括三个方面内容:首先,社区必须成为社区管理和建设的权力主体;其次,社区必须有相对独立的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再次,社区必须建立横向的居民参与网络。从工作上看,应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规范政府行为。

二、加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措施

社区党组织作为服务居民和自主管理的核心,党建的内容主要是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和制度建设。一方面要消除党建盲区和空白点;另一方面要突出“为民”为宗旨,“富民”为中心,“安民”为保证,“乐民”为动力,“便民”为重点的工作重心。同时,要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建立和完善社区党建的工作协调机制;注意转变领导方式、组织方式和活动方式,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影响力、渗透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实现服务架构网格化。按照“便于管理、界定清晰、规模适度、全面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以自然居住小区或相对集中的楼栋为单位,将社区党组织管理与服务区域划分若干个单元网格。网格划分不留空白,不交叉重叠。在组织设置上,在各社区党组织下设党支部组织架构的基础上,将两新组织党员以单元网格为单位理顺党员关系,调整或新建单元网格党支部,努力构建“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单元网格党支部”四级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的党建工作体系,做到层层有格,按格定责,事在格中。

实现服务队伍多元化。着力打造结构优、能力强、作风好的服务队伍,以社区党组织换届为契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工作站事业编制专职干部,改善班子结构,提升整体素质。发挥在职党员优势,组织在职党员根据岗位职责、专业特长到居住地社区亮明身份、认领岗位,开展政策宣讲、法律咨询、助贫扶困等经常性的服务。组建网格服务队,推行党支部书记、志愿服务力量和社会参与力量相结合服务队伍模式。

实现服务阵地标准化。按照科学规划、重点突出、分步推进的思路,抓好社区服务阵地建设。建立区级固定投入保障机制,每年从财政列支经费,用于改造社区党组织办公和党员活动场所。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统一建立党员学习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党建宣传栏、党务公开栏等设施。建立全覆盖的党员服务中心(站),健全来访接待、首问责任、预约办理等制度。建立“便民、就业、家政、养老、卫生、文化”等六大服务平台,明确服务流程,依托街道服务大厅和社区工作站,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实现服务保障常态化。围绕以人为本、务求实效、群众满意的要求,建立科学长效、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把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创建党建示范社区(标兵)、党建达标社区的主要内容,设置服务思路、服务体系、服务内容、服务阵地、服务队伍等5项具体要求,每项要求都明确一定的分值,采取党组织自评、党员和群众测评、上级党组织考评的办法进行考核,所得成绩作为评选先进的重要参考指标。推行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制度,每年年底,召开党建工作专项述职会议,对社区党组织书记抓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可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班子年度考核总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个人年度考核总成绩,把抓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软指标变成硬杠杠,在社区形成主动进位、推进服务型党组织的新局面。

三、现行社区党组织工作现状及成效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政社不分、社区工作的繁杂与无序等现状。在积极探索政社分离运行新模式的基础上,一方面继续加大社区阵地建设投入和资金扶持力度,另一方面不断强化提升社区党组织及队伍建设。同时,社区自身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街道的关心指导下也得到长足发展。

(一)阵地建设全面提升。在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西区所辖社区已基本完成办公场所及办公设施的配套更新,达到标准化社区水平。各社区均建有办事大厅、劳动保障站、卫生服务站、警务室、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健身室、市民学校、文化活动室、小区休闲广场、宣传栏,做到了有制度、有设备、有人员、有活动内容。社区党组织活动室、家庭小党校等都订阅了党报党刊、设置了学习园地、心得体会栏。社区活动阵地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已成为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党的重要会议精神的有效载体,成为了党员群众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

(二)党建工作特色凸显。建设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一方面要提高社区负责人的综合能力,一方面必须加紧提升队伍整体素质。近年来,在社区“两委”班子人员少的情况下,市、区政府为社区居委会补充了公益岗位协管员、见习大学生,公共服务岗位工作人员等,有效地缓解和充实了社区工作力量。从目前的情况看,全区所辖社区“两委”班子建设总的形势是好的,每个社区在推进“一居一品”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医财西和学院巷的党建型社区、冷湖路和中华巷的文化体育型社区、海晏路和尕寺巷民族团结型社区。各社区自身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为促进西区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党建模式创品牌。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各类新型经济组织(企业、经营户)、社会组织不断增加,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如何把各级党组织团结起来,发挥好广大党员的作用,是各级基层党组织需要破解的难题。2010年底,虎台街道党工委联合所辖五个社区开创了“1+5+N”党建新模式,全面推进党建、综治、民族团结、计生、民政、就业、安全生产、信访、司法、人民调解等工作。同时,积极发挥广大党员的技能、特长,建成了行业特色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和客座教授队伍,为驻区党员群众开展党课、生活常识讲堂、高考志愿填报、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活动,初步实现了资源共享、共建互动、服务群众的目标。

(作者单位:西宁市城西区虎台街道办事处)

青海《党的生活》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高巍、权娟)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