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他是命运的弃儿。20多年前,就被鉴定为丧失劳动能力,怀揣一张六级残疾军人证从部队复员回乡。
他却成为与命运抗争的强者。20多年来,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不为延伸生命的长度,只为拓展生命的宽度,成就生命的高度。从选择到偏远的乡村法庭当一名法官开始,他就把根深深扎下,从此兴趣以寄、精力以寄、心血以寄甚至性命以寄,在忠于职守、敬业奉献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获得省、市、县荣誉30多项,4次荣立三等功,带领的法庭被评为全省优秀法庭,他连续10年创造并保持的案件调解率、撤诉率达82%以上,案件审结率100%、执结率100%,案件无一例发回重审、无一例改判、无一例差错、无一例缠诉、无一例投诉的业绩,堪称业内奇迹。
他就是铅山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永平人民法庭庭长王勇。
择业:和命运较劲,跟自己较真
1990年底,还是福建前线某部侦察连侦察兵的王勇,因积劳成疾,患上严重的双下肺支气管扩张,要住院切除一边肺。虽然在父亲的坚持下,医院采取了保守治疗,然而,半年后王勇出院时,医生还是特别叮嘱:“动刀是免了,但基本上不能劳动了,更不能劳累,否则寿命不长的。”
1991年7月,王勇拖着六级伤残的病体转业回到铅山。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他可以在县城家中领薪休养,衣食无忧。谁知王勇却告诉家人:“部队培养了我,我才20多岁,不能这么年轻就白拿国家工资。”不顾家人的苦苦劝阻,他对外隐瞒了伤残事实,选择到工作繁忙的法院工作,选择从条件艰苦的边远法庭干起。
决心好下,横亘在事业道路上的障碍却要一个一个去跨越。王勇只有卫校的中专学历,法律知识欠缺;基层条件艰苦,等待他的紫溪法庭是“没有房子、没有车子、没有票子”的“三无”法庭;偏僻山乡文化落后、社情复杂、民风彪悍,法官往往“走破脚皮、磨破嘴皮、气破肚皮”却无功而返。
但在曾经的军人王勇的字典里,没有“认输”二字,他要和命运较较劲、跟自己较较真。于是, 白天挤时间看书,晚上熬夜学习,他用七八年时间愣是“啃”下了法律专科和本科的文凭,不仅当上了独当一面的法庭庭长,而且因业务纯熟成为全县法庭庭长中唯一的审判委员会委员;他承担起基建的重任,上班当法官,下班监工程,硬是一砖一瓦地盖出了一个设施齐全的紫溪法庭。调往永平法庭后,又将曾经的危房法庭建成了功能完备的现代法庭;他怀着“一定要让这一片土地充满安宁与祥和”的志向,走村入户宣传法律,从一事一案中为法律树威,一步一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以致附近十里八乡的人们都知道,“有纠纷,找王庭”……
勤业:与时间赛跑,为工作拼命
虽然王勇有意“忘记”自己是个病人,基层法庭工作的艰苦辛劳却在不断加重他的病情。但他从来舍不得把时间“浪费”在看病上,疼得受不了,就从县医院开出针剂,带回法庭,请乡村医生给自己注射。于是,在永平法庭,王庭长一边打点滴、一边开庭,便成了人们“司空见惯”的场景,法庭的工作人员甚至因此练就了娴熟的换瓶、拔针技术。
一次,王勇接手主审了一例赡养老人纠纷案。在原告陈某(母)起诉过程中,被告张某(子)态度强硬,拒不履行赡养义务。开庭当天,王勇提前到达办公室,恰遇旧伤复发,肺部疼痛难忍,便叫村医过来帮他输液。不久陈某和张某来到法庭,见状便提出等王勇输完液后再开庭。而王勇却说:“你们的事是大事,我打点滴是小事。我知道我的寿命不长,得抓紧有限的时间为你们把事办好。”张某被王勇深深地感动了,顿生羞愧之心,保证今后一定会尽心行孝;陈某闻听此言,当即撤诉。
王勇就是这样一刻不停地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地多审结一个案子、多化解一起纠纷。每天早上他6点钟左右就赶往法庭,为的是多做2小时工作;他常常选择双休日出差,为的是不挤占工作时间;外出办案买不到火车票时,他不惜拉下脸面,拿出平时从不示人的残疾军人证书,为的是早一点成行;他放弃公休假,为尽早结案可以两天内日夜兼程,横跨湘、闽、浙三省;他一忙起来就夜以继日、以庭为家,在妻子眼里他更像一个回家“充电”的“机器人”,儿子则管他叫“星期天爸爸”……
20多年来,王勇办理案件1220余件,案外化解各类纠纷900余起。有人说他“劳碌命”、“不要命”,也有同事不解地问:“这样干你不累吗?”他回答:“累,太累了!我觉得压力很大。但法律的信仰推动着我,组织的信任要求着我,群众的纠纷等待着我,我不能歇脚……”
敬业:要干就干最好,要争就争第一
基层法庭,处于乡土人情社会,法官所要担当的往往远超出其职责范围,不仅要当好“裁判员”,还要当好“消防员”,达到案结事了人和,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王勇将这种担当演绎到了极致。2010年5月,永平法庭辖区一村民刘某因其夫在帮邻居杜某建房时不幸坠亡,由于赔偿事宜商谈未果,刘某便将尸体放置在杜某新房内,双方矛盾一触即发。法庭受理案件后,王勇主动接手。他一面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登门做双方的思想工作,一面瞅准机会,瞒着家人偷偷从当月工资中取出2000元给刘某,告诉她这是杜某主动垫付的,让她先把死者安葬。调解时,双方知晓这一情况后,被王勇的良苦用心所感动,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
有同事送了王勇一个绰号——“中医法官”,意思是说他处理案子治标更治本,用高超的智慧形象地诠释着乡土法官的亲切形象。其实,在这“智慧”背后,是他对法官职业的无比热爱,是他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更体现了他心中始终固守的“司法为民”的高尚情怀。
为了一个执行案件,他可以连续四五百次地打电话劝导当事人,锲而不舍、穷追猛打、“比老赖还老赖”,因为“如果我们法院判决的案件都不能执行到位的话,司法的公信力何在?”从2002年担任庭长起,他率先提出三分之二审限工作法,要求自己的案子在三分之二的审限内完成,因为“可以减轻涉诉群众的负担”。他将法庭搬到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往返千里,进行“组团式”巡回审判,因为“要方便外出打工乡亲的诉讼”。他收入不算低,却常常囊中羞涩,从不为自己和家人乱花一分钱,却在遇上需要资助的当事人时慷慨解囊,因为“法官要有社会担当,要让人看到社会向善的一面”。他不收礼、不吃请、不应酬,凡是找他办事的一律不让进家门,因为“法官背后,只能是洁白朴素的人生”。他对荣誉、名利看得很淡,却十分看重在市中院组织的各法庭辖区群众满意度调查,“要干就干最好,要争就争第一,要认可就要赢得群众的认可”……(罗春英 詹 红 记者 余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