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探索的热土上,每年都有果实累累。短短两个页码,我们只能采撷各地丰硕成果之一粟,希望我们的关注能为非公党建工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借鉴。
浙江:青春党建
“青春党建”率先在青年高度集聚的“两新”组织中开展,通过探索建立“青春支部(小组)”、“网络e支部”,依托党群活动中心拓展“青春阵地”等,实现对青年党员的有效联系、教育与服务。同时,实施“青年菁英计划”,通过建立青年菁英培养激励机制,建立青年关爱基金、创业基金等,为青年党员成长成才创造条件。首次提出“青春党建”概念并率先开展的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已组建起以青年党员为对象的“青春支部”和跨支部的“青春党小组”160多个。
天津:楼宇“大党委”
在环球金融中心等高端非公企业聚集的楼宇构建楼宇“大党委”,打破单位、行业、地域界限,建立楼宇“大党委”,由所在街道工委副书记任党委书记、1名退休领导干部任副书记、物业公司党组织负责人任委员、2名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任兼职委员,有效发挥商务楼宇党组织作用。
浙江余杭:红领职业通
借鉴现代管理学中的职业化管理理念,将“党务工作”作为非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中的一个特殊“职业岗位”,探索建设职业化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设置“初、中、高”三个等级,建设逐级晋升的职业通道;以“培训+考试+评审”的方式共同作用认证结果;以“年检+考核”双轨并行方式加强资质认证后的队伍管理;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发放党务工作补贴,并给予优秀者区管领导干部的报考资格与列入区管后备干部培养序列等待遇。
福建晋江:“二带十”凝聚共同体
将全市划分为10个片区,每个片区选派3名“红色导师”进驻2家产业集群核心企业挂职开展党建工作,并辐射带动周边10家以上中小微企业。通过机制共建、组织共抓、活动共办、文化共塑、难题共解、资源共享,有效解决中小微支部规模小、资源少、影响力弱的问题,建立起抱团发展、连片升级的工作模式,在全市形成了10个非公党建典型示范圈。这一做法实现了提升党建工作与培养锻炼干部、促进企业发展多重效应的叠加与融合,对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区域化网格化管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四川成都:党建联盟
采取一定区域、行业范围内非公企业按照组织指导、部门参与、企业自治的原则组建社会组织的方式,把体制内与体制外的非公企业党建力量关联起来,通过民主管理、自主运行,紧贴企业和员工需求提供服务,实现企业发展与党建工作“双提升”,探索出了以“党建联盟”为第三方主体推进非公企业党建的新路径。
北京西城: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工作室
每年拨出一定资金为工作室提供经费保障,并为其配备专职党务工作者。工作室具体负责日常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工作,开展非公企业组建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根据区域内不同非公企业的特点,协助一些具备条件、有需求的企业制订党组织组建方案,指导企业建立党组织,协助企业开展党建项目专题研究。工作室的设立使企业得到更为及时、具体、针对性强的党建工作指导,推动党的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双向互动、健康发展。
山西:企业财务制度保障党建经费
规定非公企业党组织每年年初编制党组织工作经费年度预算,列入企业财务计划。这一做法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党建工作经费难以保证的问题,为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保障。
湖北江夏:“1+5+N”区域化党建
在开发区通过资源配置共享使用,实现了开发区从“单个”向“集群”、从“分散”到“集中”、从“垂直管理”到“区域化管理”的非公企业大党建格局,有效解决了非公企业党员无“家”和党组织学习无场所、活动无条件、经费无保障的问题,片区党员职工活动中心使用率明显提升,各企业党组织开展学习和活动的次数明显增多。
山东临淄:活动经费竞标
通过竞标的方式,将党建活动经费拨给思路好、经费少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实现经费的最优配置,发挥经费的最大效益,有效提升了非公企业党建活动质量。
提名样本
辽宁 “扩面提质工程”
吉林长春 以街道为主体构建区域化非公党建格局
江苏盐城 党建绩效模型化
山东青岛 片区化工作模式破“小微”难题
陕西西安未央 打造商圈党组织品牌效应
浙江台州 “6+X”创意党组织生活
湖北宜昌伍家岗 “微理念”化解城郊党建难题
广东广州天河 发放“党员组织生活包”
浙江宁波 “三百工程”
江苏连云港连云 “虚拟党群工作站”
福建泉州洛江 搭建台资企业党建“网格联盟”
吉林通化 实施“派驻工作法”推进覆盖
甘肃静宁 “五式”联动
重庆北部新区 “四同步工作法”
安徽芜湖弋江 四举措破解党员发展难
山东兖州 开放式党组织活动
重庆江北 建设工地“红心驿站”
宁夏 客运行业“挂牌评星”
重庆江津:凝聚力工作室
(浙江《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